APP下载

浅析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2016-07-11王慧君辽宁省营口市妇儿医院辽宁营口115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

王慧君(辽宁省营口市妇儿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浅析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王慧君
(辽宁省营口市妇儿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摘要】目的 于无痛人流术中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药物,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ASAⅠ~Ⅱ级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行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药物的设为观察组,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宫缩痛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HR指标较麻醉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SpO2指标下降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MAP、SpO2指标下降与麻醉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 min、15 min、30 min的宫缩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不仅安全有效,还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宫缩痛的情况,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无痛人流;宫缩痛

无痛人流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手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人流手术的术中,通常会引起低血压、心律失常、腹痛等不良反应,若处理不当,则会对孕妇的生育功能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无痛人流可以达到较小的手术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以及较好的康复效果。本文对120例无痛人流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ASAⅠ~Ⅱ级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术前常规检查均具有较好的身体状况。排除药物过敏及手术禁忌证的患者[2]。对照组组60例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25.8±4.2)岁,体质量46~69 kg,平均(54.6±7.8)kg。观察组组60例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27.3± 5.1)岁,体质量45~70 kg,平均(53.9±7.5)kg。两组组患者妊娠时间均<10周。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妊娠时间等一般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256,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15 μg/kg+丙泊酚(国药准字H19990282,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1.5 mg/kg的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13508,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 μg/kg+丙泊酚(国药准字H19990282,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1.5 mg/kg的静脉注射,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追加20~50 mg的丙泊酚。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HR)、血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②对患者苏醒后5、15、30 min时的宫缩痛进行VAS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疼痛度越高[3]。并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太原市卫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4020442)300 mg。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后第1天、1周、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x-±s)

3 讨 论

多种原因可导致心源性脑梗死,栓子塞于脑血管中,发生脑出血,以及脑组织供血不足等状况。该病起病急,发病快,并且脑梗死的面积较大,会导致神经功能的严重缺损[2]。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根据脑梗死的原因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使用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阻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纤溶酶原可以被它转化为纤溶酶,并且通过这种转化激活人体血液系统中的纤溶系统,可以实现机体的自我调节,并且同时可以激活血管ADP酶的活性,预防血栓的形成进行溶栓治疗[3]。尿激酶不良反应小,并且基本上没有并发症的相关报道[4]。从本试验可以看出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统计学差(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使用尿激酶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殿辉.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 : 513.

[2] 麻友兵,高英玲,陈飞,等.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9):1397-1398.

[3] 王连杰.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80-81.

[4] 谭向红.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34):90-91.

中图分类号:R614;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042-02

猜你喜欢

舒芬太尼丙泊酚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内镜下息肉摘除术120例麻醉效果评价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