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行血清学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分析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2016-07-11姜萍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姜萍萍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行血清学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分析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姜萍萍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MDS行血清学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分析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0 例MDS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对其血清学指标及骨髓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上述指标和生存期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4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F水平、假pelger核、淋巴样小细胞为MDS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MDS患者病死率44.58%,平均生存期(12.65±3.24)个月,且SF水平、β2-MG、LDH、多核红细胞、假pelger核等均为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学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分析对MDS患者预后具有极高的判断价值。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学;骨髓形态学;预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因髓系细胞成熟障碍和骨髓衰竭而造成的髓系肿瘤,当前临床主要采用预后评分系统(IPSS)予以预后判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240例MDS患者临床资料,深入探讨MDS行血清学指标联合骨髓形态学分析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0例MDS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男女比例135∶105,年龄18~85岁,平均(60.54±20.14)岁。参照IPSS预后分组:低危组,中危Ⅰ组共123例,中危Ⅱ组,高危组共117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40例为对照组,男女比例138∶102,年龄18~86岁,平均(61.27±20.2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于患者治疗前检查其血清学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维生素B12、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乳酸脱氢酶(LDH);SF经ROCH Cobas 8000仪器测定,方法:电化学发光法;β2-MG经Acroset仪器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LDH经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20仪器测定,方法:由乳酸脱氢酶检测;血常规经XE-2000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试剂盒为连续监测法进行测定。骨髓涂片使用铁染色、瑞氏-姬姆萨染色,且骨髓涂片均由同一位观察员完成。

1.3 观察判定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维生素B12、β2-MG、LDH、SF)水平;观察异常发育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情况及其所占比例及病态细胞形态和所占比例。发育异常细胞判定标准参考WHO标准进行判定[1]:发育异常细胞占细胞比例超过10%即判定为细胞发育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对比:研究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预后相关指标的多因素分析:分析LDH、β2-MG、SF、假pelger核等影响因素及IPSS积分系统,结果表明:SF水平、假pelger核、淋巴样小细胞属MDS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2.3 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240例MDS患者共死亡107(44.58%)例,生存期为5~35个月,平均(12.65±3.24)个月,结果显示:SF水平、β2-MG、LDH、假pelger核等均为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见表3。

3 讨 论

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生存期为9~29个月,而本研究结果显示:MDS患者的生存期为5~35个月,平均(12.65±3.24)个月,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2]。大量研究已证实,MDS患者LDH活性和其生存期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β2-MG、LDH、血常规等方面[3]。国外相关研究表明MDS患者LDH水平的提高和染色体出现异常同时存在,而且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性更高于,因此将其和IPSS联合应用将更有利于预后评估[4]。研究结果发现:β2-MG水平和MDS疾病的预后有关,这与谭丽芳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合[5]。本研究结果显示SF水平和MDS疾病的预后有关,且其还是该疾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分析为这可能和释放增加及异常SF的合成有关,由于病态造血而产生许多异常的红细胞,加之外周血红细胞的降低,从而造成铁利用出现障碍及铁代谢出现异常。本研究分析大量骨髓的发育异常具体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假pelger核、多核红细胞、3系病态造血、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等相关因素对MDS患者生存期具有直接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骨髓多系、单系发育异常的造血细胞具有完全不一致的预后,而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骨髓3系与MDS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系,这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6]。

表1 两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外周血及血清学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MCV LDH  维生素B12  β2-MG研究组(n=240) 99.69±11.57 352.77±369.67 1058.61±645.58 4.67±2.60对照组(n=240) 91.21±11.51* 168.56±10.824* 386.34±166.22* 1.54±0.33*

表2 预后相关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表3 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MDS患者行β2-MG、LDH、SF水平联合假pelger核、多核红细胞、淋巴样小细胞、病态造血形态学分析对其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玉娜.16例MDS患者CD34抗原表达与骨髓形态学同步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3(10):142-143.

[2] 陈小红.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2(8):142-143.

[3] 陈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同亚型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3,14(6)16:741-742.

[4] 李见.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5):174-175.

[5] 谭丽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4 (15):178-179.

[6] 李雯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评价指标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2,13(16):178-179.

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