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2016-07-10罗松洋培
罗松洋培
摘要 从牦牛的本品种选育、种间杂交、牦牛遗传资源状况分子评估及功能基因研究、种草养畜、设施畜牧业、疾病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以实现提高牦牛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本品种选育;犏牛生产;犊牛培育;种草养畜;设施畜牧业;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23.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5-072-02
Abstract Technical measures for enhancing the yak production performance were elabo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variety breeding, disease control, interspecies cross, facility animal husbandry, planting grass and raising livestock, molecular assessment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of yak genetic resources. Thus, the yak production economic benefits were enhanced.
Key words Variety breeding; Yak production; Calves breeding; Planting grass and raising livestock; Facility animal husbandry; Disease control
世界现有牦牛头数约1 500万头,而我国有牦牛1 400多万头,占世界现有牦牛总数的94%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青海省是全国牦牛最多的省份,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3 333.33万hm2可利用草场。青海省牦牛总数为470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数量的50%。青海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在海拔3 000~5 000 m的高寒稀氧地区繁衍生息。青海牦牛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州等“三江源”为中心辐射的周边高山草原,放牧区面积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0%。同时,青海的牧区广袤、牧民数量众多,广大牧民以养殖牦牛和藏羊等为生。牦牛养殖业是青海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为牧民提供赖以生存的肉、奶、皮、毛、燃料等重要的生活资料。近年来,环境气候变暖、草场退化、掠夺性生产等原因造成牦牛生产性能总体下降。基于此,笔者对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
1 牦牛的本品种选育
通过牦牛的本品种选育可以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肉、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提高。由于牦牛被纳入国家肉牛生产产业技术体系,所以牦牛以产肉性能的提高为主。
1.1 品种选育
通过牦牛复壮综合技术,采用导入野牦牛血液,实行犊牛全哺乳、半哺乳及冷季暖棚补饲越冬的培育管理方式,对野生牦牛的种质特性、利用模式及肥育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研究,发现野生牦牛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家养牦牛,并且随野血含量的增加表现出提高的趋势。
首次建立的母牦牛体况评分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牦母牛的营养水平,界定了母牦牛的围产期,提出了母牦牛在围产期和发情期的体况要求,测定了初情期母牦牛的体重指数,为牦牛的科学饲养提供了技术参考。调查发现,母牦牛产犊间隔过长和初产推迟是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的主要表现。采用围产期生殖激素调控、补饲及补饲+激素调控处理,使当年产犊的经产母牦牛的繁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98、19.86、47.98个百分点,使牦牛的产犊间隔分别缩短101.7、108.6和211.2 d[1]。
1.2 犊牛培育技术
对犊牛的培育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关键环节,主要采取犊牛全哺乳培育技术、犊牛提前断奶人工培育技术、犊牛补饲舍饲半舍饲技术、犊牛保温提高成活率技术等措施。通过犊牛培育各项技术的组装集成,可使6月龄犊牛体重达到90 kg,可以提高犊牛肉生产中牦牛的出栏率。
2 种间杂交
犏牛是普通黄牛与牦牛的第1代杂种,其杂种优势比较突出:体格较大,生长发育较快,成熟较早,饲料利用率较高,对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与牦牛一起放牧与饲养,耐粗饲,产奶量和产肉量大幅度提高,乳役利用年限长,母牛可连产,饲养1头犏母牛相当于饲养2~4头牦牛的经济效益,是牦牛生产中的重要补充方式。
提高牦牛生产力的研究从7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适合果洛大武、大通及类似地区的优良奶用、肉用品种父本,奶用以黑白花×牦牛,肉用以海福特×牦牛2个最优经济杂交组合,其群体产奶效益比牦牛提高了70.7%。由于采取经济杂交、类型选育、放牧管理、牛群结构、野牦牛血液、犊牛综合利用等配套综合技术措施,使0.5岁犊牛效益提高了1倍以上;屠宰1.5岁幼牛,群体经济效益提高了33.76%。该项杂交利用技术虽然在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方面有明显效果,但由于近年来牦牛的体格变小,在生产犏牛时难产率提高,轻者后代死亡,重者母子性命丢失,不适宜在青海省牦牛产区大面积推广;此外,该项技术的推广要求高、难度大、可操作性低、成本高,很难在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广大牧区推广实施。
青海省农区及半农半牧区饲养着大量黄牛及其杂交后代,多年来利用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等良种牛人工授精改良土种黄牛,每年生产很多杂种后代,利用这些杂种公牛(含荷斯坦牛或西门塔尔牛等良种牛血缘)与牦牛本交繁殖的犏牛,公、母牦牛的2.5岁体重分别为320和305 kg,分别比牦牛提高了168.6%和196.2%。母犏牛的平均产奶量为603.9 kg,为同胎次牦牛的2.43倍,母犏牛2.5岁时可初配,配种年龄比母牦牛提前1~2年。利用此技术方法繁殖犏牛的杂种优势低于给母牦牛人工授精所产犏牛,却显著高于土种黄牛与牦牛本交所产的土犏牛,并且节省人力和财力,母牛和犊牛死亡数较少,繁活率和适应性较高,可将农区黄牛改良与牧区犏牛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导入良种牛血液,又避开了人工授精繁殖杂种后代的各种弊端,技术简单,易于操作,便于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是目前适应青海省牦牛生产现状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3 牦牛遗传资源状况分子评估及功能基因研究
牦牛遗传资源状况的分子评估是开展牦牛育种的基础,将为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在分子水平上对青海省不同优良牦牛品种(群体)整体的遗传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全面揭示青海牦牛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分化和近交程度、各群体间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等问题,为青海省牦牛的本品种选育、品系培育、遗传资源保护和充分利用等提供基础材料和智力支持。同时,对牦牛部分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克隆和研究,开展与其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并进行牦牛功能基因的定位和表达调控研究,为开展牦牛分子育种和提高其生产性能等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解析牦牛无角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既为我国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依据,又为动物其他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提供重要参考。此外,用于牦牛无角新品种或品系的选育和杂交改良,指导牦牛的育种工作,还能提高牦牛的生长发育性能,同时减少有角牦牛对人类与牦牛群体自身的伤害,对于牦牛的规模化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种草养畜
高寒牧区冷季牧草枯黄,营养价值极低,牧草产草量远不能满足牦牛正常生产的需求,越冬只有依靠消耗在夏秋季节体内沉积的脂肪,以降低其生产性能为代价,牦牛整个生产过程处于营养盈亏系统的“亏系统”。从出生到成年,牦牛体重的变化处于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成年后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波浪式前进,也就是处于一个“夏肥、秋壮、冬瘦、春死亡”的循环中。若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只有在牦牛生产进入冷季后从饲养管理上采取“放牧+补饲”的饲养管理模式,通过补饲精料、营养舔块、矿物质营养舔块等营养调控手段将冷季掉膘和死亡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通过营养调控可使牦牛在度过漫长的冷季时少掉膘或不掉膘,在次年牧草返青期尽快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在青海省广大牧区尽可能推广实施人工草场牧草种植,做好牧草贮备工作,在枯草期给牦牛适当补饲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补充手段。在牧草加工方面,传统方式均为青干草的加工,与天然牧草相比,青干草虽然营养成分较枯黄期的营养成分有所提高,但仍损失了不少挥发性的营养成分。通过在高海拔地区的青贮试验发现,青贮草的营养成分均达到相应的营养标准,并且将牧草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在牦牛生产区推广牧草青贮不失为一项切实可行的牧草加工技术。
5 设施畜牧业
青藏高原有充足的太阳能资源,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含量低,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体表对寒冷的感觉不如低海拔地区明显,通过太阳光直接照射畜体可直接取暖。由于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迅速下降,牦牛对低温的应激处于最高界限。由此可见,若要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除了应当改良畜种,改善牦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加强疫病防治外,还应改善其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从提高牦牛福利待遇的角度出发,通过新型材料可进行热能平衡调节的保温畜舍的建设和瘦弱病畜个体保温服的使用,达到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目的。这不仅是牦牛产区,也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青藏高原牧区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6 疫病防控
在牦牛疫病防控方面,通过对牦牛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和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集成推广,可以大幅度降低牦牛的死亡率和失重,提高牦牛养殖业的总体效益。
①牦牛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技术。集成推广口蹄疫的免疫技术、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免疫技术、炭疽免疫技术和牛出血性败血症免疫技术;
②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集成推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技术、牦牛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牦牛内寄生虫防治技术。
通过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免疫诊断与防治新技术研究示范,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皮蝇蛆病免疫诊断与防治技术,根据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牦牛皮蝇蛆病乳汁或血清免疫诊断技术研究、牦牛用浇泼剂的研制和超微剂量试验、昆虫抑制素不相识Y14的防治试验、药物效力评价、超微剂量防治新技术的建立与示范区推广应用及效果考核等。
①首次建立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重组皮蝇素C(HC)蛋白的生产,产量达121 mg/L,纯化后的蛋白达到电泳纯,可作为牛皮蝇蛆病ELISA免疫诊断和监测的抗原;建立了用血清或乳汁进行牛皮蝇蛆病ELISA检测技术,阳性符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小于7%,为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②成功研制出伊维菌素浇泼剂,并首次在青海省采用超微量给药新技术(常规剂量的1/100)用于防治牦牛皮蝇蛆病,减虫率达100%,大群防治有效率达98%~100%[2]。伊维菌素浇泼剂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③首次使用昆虫抑制素Y14防治牦牛皮蝇蛆病,并取得显著效果,为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④“他汀类化合物在防治牛皮蝇蛆病药物中的应用”[3]和“一种利用毕赤酵母生产皮蝇素C的方法”[4]已申请国家专利,可在牦牛生产中转化推广。
⑤建立了牦牛皮蝇蛆病微剂量防治新技术,并在41万余头牦牛中示范推广,有效控制了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与流行,防治牛与未防治牛相比每头平均少减重或多增重7.61 kg,技术示范群幼年牛成活率比未实施群提高2.52个百分点, 仅此2项技术共增加收益2 770.33万元。此外,防治牛皮张完好率比未防治牛提高了7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7 小结
在整个牦牛生产系统中,各项生产技术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可实现牦牛总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和牦牛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君,李全,徐尚荣,等.牦牛体况评分与繁殖效率关系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5):4-5.
[2]蔡进忠,刘生财,彭毛,等.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3(2):13-14.
[3]张美慧,梁大伟,唐虹,等.他汀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4(2):138-146.
[4]王少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在我国病原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3(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