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双须滋肾汤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6-07-10张晓奇
张晓奇
[摘要] 目的 研究双须滋肾汤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生地黄30 g、女贞子24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骨皮30 g、杜仲12 g、猫须草30 g、麦芽20 g、天花粉15 g、山茱萸10 g[1]、知母10 g、泽兰10 g、蝉蜕10 g、西洋参4 g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肾炎康复片、糖脉康颗粒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3例;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12例,显效7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须滋肾汤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疗效显著,有较高的医药推广价值。
[关键词] 双须滋肾汤;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102-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目前医院上都是采取肾炎康复片、糖脉康颗粒进行降糖补肾,而中医一般采取生地黄30 g、女贞子24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骨皮30 g、杜仲12 g、猫须草30 g、麦芽20 g、天花粉15 g、山茱萸10 g[1]、知母10 g、泽兰10 g、蝉蜕10 g、西洋参4 g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笔者对该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该院的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双须滋肾汤中药治疗,研究双须滋肾汤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尿蛋白排出,轻度肾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5±31.5)岁;病情: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颈椎病7例,合并眼微血管病3例,合并胃炎4例,合并骨质疏松4例;病程:6个月~19年,平均(10.2±8.8)年。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54±32)岁;病情: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颈椎病2例,合并眼微血管病4例,合并胃炎6例,合并骨质疏松3例;病程:5个月~19年,平均(10.1±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以及疾病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0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双须滋肾汤中医治疗。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每日给予肾炎康复片15片,分3次服用;糖脉康颗粒3袋,分3次服用,1个疗程60 d,120天以后统计治疗结果。实验组25例患者每日给予双须滋肾汤:生地黄30 g、女贞子24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骨皮30 g、杜仲12 g、猫须草30 g、麦芽20 g、天花粉15 g、山茱萸10 g[1]、知母10 g、泽兰10 g、蝉蜕10 g、西洋参4 g、鬼箭羽10 g、爵床20 g。将4碗水煎成一碗半,渣水两碗煎至九分,将两者合并成一碗汤药,叮嘱患者1 d内分3次喝完,充分挥发药效,一个疗程60 d,120 d以后统计治疗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双须滋肾汤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两个疗程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显效:无临床症状发生,血糖、血压保持正常,尿蛋白微量或正常,肾功能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血糖、血压基本正常,尿蛋白微量或正常,肾功能好转;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血压、血糖、尿蛋白不正常,肾功能没有好转。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该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25例患者无效2例,占8%;有效10例,占40%;显效13例,占52%。对照组25例患者无效6例,占24%;有效12例,占48%;显效7例,占2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病例举例
2014年3月,张某,男,47岁。张某来该院就诊时告诉主治医生其3年来体倦乏力、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不好、四肢无力、小便不利,试过各种偏方,没有任何效果。主治医师为其做身体检查:血糖8.69 mmol/L,血肌酐148.2,尿素氮9.81,尿蛋白(+),尿糖(+),血压141/96 mmHg。诊断:糖尿病肾病高血。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湿浊蕴结;治宜滋补肾阴[2],活血逐浊;采用生地黄30 g、女贞子24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骨皮30 g、杜仲12 g、猫须草30 g、麦芽20 g、天花粉15 g、山茱萸10 g、知母10 g、泽兰10 g、蝉蜕10 g、西洋参4 g;此方调至2014年7月,血糖5.83 mmol/L,血肌酐121,尿素氮6.87,尿蛋白(-),尿糖(-),血压121/86 mmHg。张某体倦乏力、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不好、四肢无力、小便不利等症状消失,只是为感觉有些无力,在药方里加上泽兰15 g服用1个月痊愈。
2014年5月,刘某,男,53岁。刘某来该院就诊时告诉主治医生其5年来唇干舌燥、胸闷气短、身倦乏力、腰酸耳鸣、多食易饥,试过各种偏方,没有任何效果。主治医师为其做身体检查:血糖8.39 mmol/L,血肌酐145.2,尿素氮9.71,尿蛋白(+),尿糖(+),血压143/86 mmHg。诊断:糖尿病肾病高血。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湿浊蕴结;治宜滋补肾阴,活血逐浊;采用生地黄30 g、女贞子24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骨皮30 g、杜仲12 g、猫须草30 g、麦芽20 g、天花粉15 g、山茱萸10 g、知母10 g、泽兰10 g、蝉蜕10 g、西洋参4 g;此方调至2014年9月,血糖6.23 mmol/L,血肌酐128,尿素氮6.53,尿蛋白(-),尿糖(-),血压120/87 mmHg。刘某唇干舌燥、胸闷气短、身倦乏力、腰酸耳鸣、多食易饥等症状消失。
3 讨论
从糖尿病到糖尿病肾病,中医上称作肾脏虚馁,湿毒雍盛。医院里一般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办法以滋阴补肾、降糖为主,以活血解毒为辅,收效显著。猫须草是治肾炎的良药,玉米须有降糖的作用,西洋参即可补充患者元气,又可增加降糖的效果,生地黄、熟地黄、杜仲、女贞子、山茱萸都有补肾的功效[3]。另外,山茱萸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的排出量,天花粉、知母、地骨皮等药有降血糖的功效,蝉蜕有降蛋白的功效。纵观整个药方,全是降糖、补肾、降血糖、降蛋白的药材,对于治糖尿病肾病效用极大[4]。在该研究中,采用双须滋肾汤中医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双须滋肾汤中医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具有诊治疗有效率高优势,有较高的医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凤娟.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应用,2015,8(17):82-84.
[2] 常淑平.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7(36):816-819.
[3] 张宝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7):793-796.
[4] 许友明.双须滋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J].光明中医,2013,1(26):82-83.
(收稿日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