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城固县上元观镇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2016-07-10张爱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张爱辉

[摘 要]农户是农村的经济主体,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农户投资积极性,刺激农户投资。本文以城固县上元观镇180户的农户作为调查和分析对象,通过对农户借贷总体状况的分析,找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在基础上,提出优化城固县上元观镇农户借贷行为的相关建议,更好的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建立健全农户借贷融资的制度。

[关键词]农户融资;农户借贷行为;农户借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29 [中图分类号]A

1 引言

农户借贷有利于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户投资借款积极性。农户与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不但提高了农户的金融意识、投资意识和资本运作意识,为民间资本开辟直接融资和投资的渠道,而且促进当地地区性经济发展。在解决农户各种资金需求时,不但活跃当地金融市场,建立了和谐的借贷关系,而且还促进了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 韩城市西庄镇的农户融资情况的现状

上元观镇位于城固县城以南18公里、汉中市东南20公里处。地势相对平坦,气候也较温和宜人。西汉高速、十天高速,两条公路穿境而过。汉江从镇域北部穿过,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沙河、江子河、干沙河。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水利使之成为全县重点农垦区,域内优质稻米全市成熟最早、品质较好。复杂的山地地形特征及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温润的气候特征使得其农业的发展有独特的优势。是以粮油、烟草、畜牧、林业、劳务,五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农户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种植水稻,油菜和元胡这几种经济作物,其收入来源占农户总的年收入的80%以上,其它很大部分为外出务工收入;少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茶叶和蔬菜等农作物。

3 城固县上元观镇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

3.1 农户借贷来源及变化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180户农户中,有借贷款经历的有77户。调查中,只有31户农户有过信用社借贷的经历,其他别的途径的有8户,有38户农户认为缺钱会首先选择向亲戚朋友借,他们主要考虑到时效性、便利性和借款无利息。

调查中有38户农户认为自身在生产生活建设中有资金需求时会首先选择从亲戚朋友处获得资金帮助。同时,在调查中了解,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的经济状况良好,其借款用途呈现多样化,借贷行为逐年增多,借款额度也随之不断增加。

3.2 农户借款规模及趋势分析

从资金的借贷规模来看,最近几年发生的借款规模较大,这与城固县上元观镇地区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迅猛发展有关。其中,0.5万元以下的借款,其借款人数占借款总人数的25.5%;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占46.8%,在此阶段内借款人数最多,将近占到了借款总人数的一半,农户借款金额大多都在这个阶段内;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借款总人数的12.8%;5万元以上10万以下,占借款总人数的10.6%;10万元以上占4.3%,此阶段内借款人数最少。

调查了解,近年来借款人数呈上升趋势,借款人年龄趋于年轻化,借款规模也有所增长。主要由于借款除了用于建房、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生活社交外,还用于家庭建设性投资。

3.3 农户借款用途及还款手段分析

在当地,农业生产消费所需,如种子、农药、化肥和购买农具等开支基本上都能从粮食收入中得到,因此这一类的借贷相对较少,只占27.70%。而有72.30%的农户在进行非农业生产中才会有较大的资金借贷。在非生产借贷方面,子女教育和农户建房而产生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借贷行为多。为满足建房资金需要而发生的借贷是农户借贷的主要方面,占比40.40%。

4 城固县上元观镇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借贷目的对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在接受调查的180户农户中,几乎所有的农户都表示,资金需求量是决定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农户资金需求又分为生产性需求、生活性需求和其他资金需求。调查中生产性需求所产生的借贷较少为27.7%,而借贷目的为建房,子女教育以及婚嫁等生活用途和社会交往所需求的资金较多,产生的借贷行为占比达到了72.3%。

4.2 资金周转程度对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农户借贷款用途中,生产性借贷和生活开销产生的资金需求量较小,占35.2%,家庭资金基本能够自己满足,借贷行为就较少;子女教育、建房和疾病治疗、婚丧嫁娶这些不常发生事件产生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家庭资金周转较为困难,农户则会选择通过借贷行为解决。

4.3 农户借贷信誉对借贷行为的影响

农户的个人信誉是农户借贷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个人信誉是借贷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市场正常秩序的准绳。调查中大量农户提到个人信誉对借贷的重要性,个人信誉与农户是否能够借贷款息息相关。调查显示约91.5%的农户认为个人信誉好会比较容易借贷到款,而只有8.4%的农户认为个人信誉对借贷结果影响不大,主要是看关系是否熟悉。

5 优化城固县上元观镇农户借贷行为的相关建议

5.1 完善农村金融信息咨询机构

建立农村金融信息咨询机构,搭建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平台,拓宽农户与银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将基本借贷政策,借贷步骤,借贷资料以及政府对农户借贷和存款等金融方面的惠农政策及时向农户传达。为进一步为金融机构掌握农户第一手信息,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作参考,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农户收集其金融需求的资料。

5.2 农户与金融机构互动平台

对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要加强金融知识方面的培训与学习,培养其正确的金融服务观念和意识,提高从业人员金融业务的操作水平和办事效率。对于农业贷款发放条件及相关政策的宣传不但要及时而且要多渠道进行,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借贷政策的认识和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农户对金融渠道的认可,与农民进行互动,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5.3 建立完善的农村借贷体系

调查中显示农户从金融机构渠道借贷较少,目前农户的借贷大多是从亲戚朋友一些非金融机构渠道取得。借贷行为大多数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亲戚以及朋友等关系为基础的借贷关系。主要是以借贷双方的交情和契约为基础而产生的借贷行为。其中必然存在不规范性,发生经济纠纷和借而不还的情况屡见不鲜,资金风险太大。因此对于农户借贷行为的不规范性进行的改进势在必得。政府应重视农村金融机构推广工作,将大量农户间流动资金引入正规金融渠道。对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各级地方政府应于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及时掌握其借贷情况,交易对象,借贷规模和流向等,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政府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做好风险警示和预防,增强农户法律和借贷行为保护意识,针对农户间借贷的存在的风险和法律法规及时宣传到位。

5.4 建立专业的借贷组织

农村基层政府的领导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解决农户资金借贷方面,基层政府可以从中进行规范化。在农村中专门建立正规的信贷组织,由有专业借贷知识和技能的人加以经营和引导,建立约定成俗的规定,由政府以及农村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及时满足农户个体户和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减少由于农户间借贷而产生的纠纷,减小借贷的资金风险。

6 结论

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出发,因地制宜,提出完善当地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和符合当地金融情况的建议,改变现有金融体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现状。完善出符合当地农村经济情况的金融市场,发展当地经济。

[参考文献]

[1] 蒋海燕.关于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为例[J].农业经济,2014(5).

[2] 洪名勇.贵州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县39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广东农业科学,2013(6).

[3] 罗小宁,陈龙杰等.城乡转型区域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