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2016-07-10高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间金融防范对策金融风险

高明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总体水平已经位列世界前列,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在常规金融体系之外,民间金融越来越显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民间金融为我国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盘活了民间信贷行业的发展。而就民间金融潜在的风险因素来看,其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多隐患。本文首先对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概述,进而对相关金融风险的成因进行探析,并最终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民间金融;金融风险;成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金融的产生时间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我国西周时期,距今有着近四千年的历史。我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经济的逐步繁荣和企业的不断兴起,资金的流动需求越来越大,也就不断推动着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相较于一般性金融形式,有着灵活程度高、流通过程简便、利于小微企业应用等优势。然而同时其也有着其他金融形式所不具备的风险隐患,需要在对其成因进行有效分析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为我国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带来强劲而安全的动力。

1 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

就我国民间金融当前存在的主要风险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借贷风险、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利率风险、政策风险等。首先,借贷风险即在民间借贷当中,企业为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或者由于经营不善缺乏足够的周转资金,银行借贷和证券集资等融资方式均无法获取资金时,向民间借贷企业进行借贷融资。由于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问题以及民间借贷存在的高利率和低保障等因素,极容易引发借贷风险,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负债,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其次,道德风险即金融双方在进行资金周转流动时由于一方或双方的道德素质问题,出现违约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引发相应的金融风险;经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发展决策上的失误,造成投资失败和资金亏损,最终酿成严重的企业经济危机,即为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外,从外部维度来看,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还体现在利率风险和政策风险上。首先,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为优化国家经济发展,实现收支利率上的相对均衡,采取的利率调整手段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有裨益,而对于民间金融公司而言则具备巨大的杀伤力;其次,从政策风险来看,我国刑法在民间金融和非法集资之间的区别界定上尚未作出具体规定,这也就意味着民间金融很容易被判定为非法集资遭到执法打击,政策带来的生存风险即民间金融面临的政策风险。

2 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成因探析

2.1 民间借贷管控上的不全面

民间借贷是民间金融的重要组成,也是民间金融资金流动的重要形式。相较于常规金融行业,民间借贷受到国家相关机制的管控约束力较小,运行相对自由和开放,成为民营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民间借贷虽然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活动资金,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但由于民间借贷的独特性,其所受的管控上的不全面,容易引发相应的金融风险。一些企业面临过重的税收负担和来自国有大型企业的残酷竞争,在找到符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的发展道路之前,盲目进行资金借贷,极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债务压力。一些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管控,在利率制定和合同制定方面违背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则,极容易引发民间金融的巨大风险。

2.2 金融监管激励机制不健全

对金融进行有效监管,利用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金融盲目发展,对于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极大消除了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多种风险隐患,保证了金融行业的经营安全,也大大降低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率。而对于民间金融而言,由于其相对的自由性,且其不属于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的主体,监管难度相对较大,故当前的民间金融尚未形成系统的监管机制。同时,未形成对民间金融发展的激励机制,许多民间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要么难以维继,要么通过违法违纪手段谋求最大利益,进而引发民间金融的巨大风险。

2.3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作用

我国在经济发展当中虽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运行基准,但结合市场和经济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手段,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全面保障。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尤其对于民间金融而言,货币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使得民间金融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由2008年到2010年,我国采取了不断调整变化的货币政策,引发了贷款利率的不断增加,也就使得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需花费更大的成本,发展难度不断提高。

2.4 民间企业资金控制不到位

就我国民间企业方面来说,企业的经营手段正确与否,经营方向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经济状况,决定了其在经营过程和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大小。我国民营企业往往有着规模较小、资金拥有量小和灵活程度高等特点,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也会不断进行战略的变化和转移。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往往在资金的控制和调配上趋向于高利润投资项目,以房地产行业为主要对象。房地产行业虽然为暴利行业,但近年来政策上的调整变化和市场状况的不断变化,其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极易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2.5 政策与法规引导上的缺失

国家政策与法规在对民间金融发展引导上是否得当,也会引发民间金融发展过程的诸多风险。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如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资金和注册资本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上相关细则并不完备,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也就容易出现经营手段和方向上的错误。另一方面,为防止民间金融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民间金融仍以否定性制度安排为主,民间金融发展的合法化和正规化道路异常艰难,也就使得其无法实现健康发展。

3 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强化民间借贷监管,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民间借贷监管,对民间金融中风险引发的主体民间借贷进行依法监管,是有效防范民间金融风险、促进其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约束和管控,为实现其经营风险的降低提供有效保障;其次,进一步扩充对民间借贷的发展空间,通过开发更多的资金投放渠道,并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手段拓宽民间借贷资金的流动频次,实现民间借贷融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落实好立法规范工作,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做好相应问题的防治工作。

3.2 加大立法支持力度,促进民间金融发展

在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管控和约束的同时,加大立法支持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推动民间金融的有效发展。就当前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金融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撑,且常常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打压,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在明确相应企业符合经营资格的同时,肯定民间金融尤其是民间借贷在中小型企业融资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立法手段,对民间金融的经营范围和权责进行明确规定,保障民间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可为民间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交易平台,在不断完善各方的资料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征信体系,使得民间金融的快速便捷交易拥有极佳的条件。可以充分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制定针对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的全方位信用体系,并注意在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的同时加大对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

3.3 加强民间金融监管,构建系统监管体系

结合民间金融的改革发展特点,明确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监管机制,一方面保障民间金融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则通过有效的监管手段确保其经营过程的安全性。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避免其在与其他金融形式进行竞争时受到排挤和打压,保障其长足发展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对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当中的权责范围进行有效划分,避免地方政府为寻求非法利益剥夺民间金融企业的合法资产。构建系统的监管体系,为民间金融安全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3.4 适当放宽利率管制,缓解金融市场分割

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严格管控,为谋求更加自由化的发展空间,许多既有资金往往由正规金融市场流转到非正规金融市场,形成相对对立和分割的局面。这样一来,对于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极为不利,也容易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民间金融的巨大风险。为此,国家应适当放宽利率管制,以市场调配为主要力量,并在加大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同时避免对利率的过分压制,使得金融市场分割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在此前提下,我国民间金融企业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相对的自由度,避免其触犯法律规范而引发相应的风险因素。

3.5 加大金融教育投入,培养优秀金融人才

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民间金融的合法、安全、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持。为此,国家应当不断加大金融教育的投入,依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相应的扩大招生教育规模,保证人才数量培养的相对合理性。各高校在人才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理论与实际,使得学生在掌握基础金融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实际的金融操作方法,并对民间金融的巨大作用和操作运营模式有足够的了解,为今后投身到民间金融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金融专业的设置方面,应该提供细化、具体的专业选择,合理设置课程,并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定期开展金融公开课,为社会大众接触金融法律知识提供相应的渠道。该举措对于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和基础,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因素的发生,是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明确其发展潜力和发展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有效消除风险因素,保障民间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对于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颖霞.温州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2] 蕾.我国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9).

[3] 陈昭来.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5(32).

[4] 楚郢.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策略[J].品牌(下半月),2015(08).

[5] 蒋鹏.我国民间金融的风险及防范[J].新余学院学报,2015(05).

[6] 胡翠萍.民间金融风险传导机理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4).

猜你喜欢

民间金融防范对策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社交借贷的风险管理与借鉴意义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民间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民间金融视角下湖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