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分析

2016-07-10谭阳波戴欧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

谭阳波 戴欧阳

[摘 要]本文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出发,对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指标的进行选取,结合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进行评价,并通过聚类的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DEA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买难卖难”为代表的农产品流通问题凸显。中央1号文件亦连续聚焦与农产品流通问题,2013年,提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2014年提出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2015年指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这些文件的出台都反应出我国当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仍有大量问题有待解决,对我国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进行效率评价分析,为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1901年,GF.Growell首次对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开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研究的先河。Fred E. Clark指出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服务水平和成本上是研究营销效率要考察的重点;Baker M.J在研究农产品的物流效率中指出中间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专业化程度对物流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许文富在研究在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绩效过程中,基于市场行为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李俊阳、余鹏对流通效率的测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流通的时间和资源的消耗比率是衡量其效率的主要方面。欧阳小迅和黄福华运用面板数据对28个省市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测算,认为各地区间的效率差异比较大,且整体水平并不高。孙剑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做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几年中,效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王仁祥基于“投入-产出”的思想,根据生产前沿面理论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关模型,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对不同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评价。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在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且以定性研究居多。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健全和完善这一系统需要对其效率进行定量的评测,并根据具体情况找出影响流通效率主要因素,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对策建议。

3 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对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其定义为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投入与流通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当前状况和各构成要素的特点,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可获性,对指标进行了选取,结果如表1所示:

4 模型选取

DEA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和罗兹(E.Rhodes)以相对有效性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期中CCR和BCC模型最常见的两种模型,BCC模型为规模收益可变模型,CCR为规模报酬不变模型。当厂商以最优规模的情况进行运营时,CCR模型则比较切合。由于每个地区所出环境有所差异,所以本文假设各地区的流通效率模型中规模报酬可变,故选BCC模型。

表2中的crste、vrste和scale分别代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irs表示规模报酬递增,drs表示规模报酬递减。

由表2可知,有6个地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对比各效率指标可知,综合效率的最低值为0.388,均值为0.743,期中有四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值低于0.5,这说明各地区的体系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大;规模效率最低值为0.48,均值为0.912,仅青海省的规模效率值低于0.5,27个省市的值都处于0.8以上,差距较小。

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区间的差异,本文对DEA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是变量间不应该高度相关的原则,又因综合效率(crst)=技术效率(vrst)*规模效率(scal),所以技术效率在聚类是不做为变量进行分析。

借助SPSS软件,以Q型聚类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择离差平方和法,距离测度采用平方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根据聚类表的聚合系数和分类数,做出二者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曲线在分类数为5和6时变化趋势趋于平缓,为了对比方便,因此将评价分为5类分析比较合适。结合图2聚合分析树状图,得出分类表3

北京等9各省市处于第一类地区,其体系效率处于样本区域的领先水平,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72、1、0.971,比样本均值分别高0.229、0.185、0.59。第一类地区的9个省市的显著特点为其技术效率均为1,北京、天津和江苏三省市的规模效率较低,其规模报酬呈递增趋势,要提高这三个地区的综合效率途径应为:保持技术效率领先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其规模效率。第一类的这9个省市中,每个省市都有自身的流通优势,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地区的经济水平、交通能力和信息化程度都处于领跑全国各地区的位置;山东和河南两省为人口大省,其人力资源丰富,且为全国农业大省,有着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黑龙江虽然在交通和信息两个方面较其它省市较为落后,但其有强大的重工业基础和辽阔的土地资源以及丰富的水、森林资源。

第二类地区的7个省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处于样本地区中上游水平,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859、0.894、0.965,较样本均值高0.116、0.079、0.053。第二类地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规模效率较高,除了规模效率为1的吉林省外,其它地区的规模报酬都呈递减趋势;这一区域的技术效率水平处于样本地区中较为先进的位置(其均值高出样本的7.9个百分点),但仍无法和其较高的规模效率相匹配,使得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提高第二类地区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应重点考虑其资源配置能力,以提高纯技术效率为重点,适当调整其规模效率。第二类地区较第一类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上处于下方,但各地区仍可以凭借各自优势,处于样本中较领先的水平:如,河北有着较发达的交通系统,湖南、福建其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都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吉林、内蒙、四川和辽宁四个地区,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和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

第三类地区的5省,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650、0.708和0.923。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分别低于样本均值的0.093和0.107,但规模效率处于较为优势的地位,高于样本均值的0.01。江西省的规模效率为1,新疆的0.883,其规模报酬递增,其它三省的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这类地区处于样本地区中的一般水平,较前面两类地区而言,其在经济和信息等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农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第四类地区有6个省市,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其规模效率较高,但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都处于劣势地位。其三项效率均值为0.517、0.523和0.968。其中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较样本区域均值分别0.226和0.293,其规模效率均值高于样本均值0.055。第四类地区其高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由于纯技术效率明显落后于前三类地区,故在提高其综合效率时,应重点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提升纯技术效率,保持其规模优势。第四类地区,除重庆外的五个省(自治区)都属于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在经济和交通设施水平上都处于较低的位置,基础设施薄弱。

第五类地区4个省的特点为:规模效率较低,技术效率稍高,综合效率处于较为低值区域。其综合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低于样本均值的0.26和0.319,技术效率高于全国的0.016。其综合效率和样本均值的差值主要是其规模效率过低,其规模报酬都呈递增趋势。故此类地区的流通效率提升路径应是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升规模。

6 结 论

本文基于前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借助DEA模型,以31个省市地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这些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不均衡,纯技术效率值域区间大,规模效率值波动较小。并基于评价的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面,依据效率值的差别而得的分类地区间在经济、交通、信息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如,第一类地区其经济、交通和信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五类其农产品流通规模较小。

本文对全国31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指出了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差异。但要对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优化研究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差异进行影响效率的因素的选取,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所选取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骏阳,余鹏.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

[2] 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决定因素:2000-2009[J].农业技术经济,2011(2).

[3] 孙剑.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评与演进趋势——基于1998~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4] 王仁祥,孔德树.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辽宁大学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海南省计划打造千个“三品一标”产品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河南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一览表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农业部暂停和取消部分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资质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理论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