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及防御措施
2016-07-10李松贤
李松贤
[摘 要]猪细小病毒是猪场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大敌,一旦染上细小病毒,将会失去生殖能力,使猪场的生产不能按计划进行。另外当染病严重时,会造成猪的大量死亡,使猪场承受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猪细小病毒的生理生化特点,传染规律提供了一些预防,治疗的方案。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症状;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猪细小病毒是猪场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大敌,管理不当会给猪场带来极大的损失。成年猪一旦染上细小病毒,将会失去生殖能力,使猪场的生产不能按计划进行。另外当染病严重时,会造成猪的大量死亡,使猪场承受巨大的风险。怀孕的母猪一旦染上细小病毒,会出现流产等现象,有时还会形成死胎,使胎儿发育畸形。更为严重的是,细小病毒可以在人之中传播,危害人类的健康。管理不当时,饲喂管理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针对猪细小病毒的生理生化特点,传染规律提供了一些预防,治疗的方案,希望猪场的管理人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猪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合理的预防管理方案,降低猪场生产中细小病毒所带来的风险,实现猪场的效益最大化。
1 细小病毒染病症状
成年猪一旦染上细小病毒后,其生殖器官就会首当其冲的受到破坏,表现为精子的减少、死精等现象。但是由于成年猪在染病起始阶段只有生殖器官受到影响,所以并不会展现出明显的染病症状。这也就使细小病毒的检测,预防更为困难。一旦发现成年猪有了染病症状,通常已经为时过晚。另外怀孕的母猪一旦染上细小病毒,那么对其福中的胎儿无疑是致命的。细小病毒一旦染上胎儿后,会迅速攻击胎儿的各个主要生殖器官,使小猪的肝脏,肺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造成产下的小猪畸形,生理状况虚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严重的会直接造成母猪流产,或产下木乃伊胎。对于母猪来说,染上细小病毒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通常表现为子宫等生殖器官发生溃烂,造成不孕不育,甚至母猪的死亡。
2 细小病毒的预防治疗
首先,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的条件下,对已经染上细小病毒的猪治疗效果相当有限,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增加了猪场的支出。一次对付细小病毒的最佳措施就是预防。所谓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才是上上之策。将病毒扼杀于摇篮阶段,不仅有效保证了猪的安全,也能保证猪场效益,使生产有计划的进行。要做到病毒的预防,就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即猪场卫生的有效保证,及时注射疫苗,病毒的早期检测和病毒的杀灭。
2.1 及时接种疫苗
毫无疑问,接种疫苗是对付细小病毒的最有效的方法。使猪获得对细小病毒的免疫能力,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细小病毒的感染问题。同时,这也是近年来公认的最有效的处理办法。那么对于疫苗的质量就要慎重选择。疫苗可分为活疫苗和灭活后的疫苗,并且各有利弊。对于活体疫苗来讲,由于其具有生理活性,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刺激猪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时间较长。灭活的疫苗则无此效果,通常有效地免疫期只有半年左右。疫苗的注射时期也是关键。在配种前几周内注射的话,可以使母猪活的免疫力,同时使胚胎进行安全的发育,收益最高。因此大多数猪场都会在配种前的几周内开始疫苗的注射工作。
2.2 细小病毒监测
无论如何预防灭毒,也无法保证细小病毒的完全免疫。猪场总会面临细小病毒的威胁,因此对猪场定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细小病毒是做好猪场预防工作的另一大法宝。现在对细小病毒的检测手段有很多,包括血清学诊断,酶联免疫法监测手段等。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要兼顾灵敏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达到及时监控的目的。
2.3 综合防控措施
上面对细小病毒的防控的两个主要措施仍然不能满足猪场防控细小病毒的需要。可以说一个安全健康的猪场是在各方面都做得出色的。对细小病毒的防治其实体现在方方面面。从引进猪的渠道上就要注意,务必引进健康的种猪。对刚刚引进的种猪要每两周进行体检。在饲料的管理上也要注意,不可饲喂过期的饲料,防治母猪在饮食时染病。配种期至9个月大时,要人工接种抗体,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3 总结
总结一点,做好细小病毒的防治要从细节入手,不能疏漏任何环节。因为细小病毒可以从任何渠道侵入猪体内,威胁猪场安全的往往是猪场管理的短板。一旦有一个小细节的疏漏,其他的工作就会付之东流。猪场管理无小事,希望本文能够为猪场的细小病毒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魏春华,刘建奎,戴爱玲,杨小燕.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10).
[2] 陈进会,郭万柱.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