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2016-07-10陈禄
陈禄
[摘 要]玉米作为农业的主要产物,在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玉米栽植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使玉米的产量大大降低,其中玉米病虫害是最主要因素,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很容易造成经济的损失。因此,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也可以说是利用抗病虫品种,根据实际出现的病虫问题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各种防治措施,将病虫害得到控制与缓解,以提高玉米的产量。下面主要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螟、玉米旋心虫等几种较为常见的玉米虫害的症状进行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2 玉米丝黑穗病
2.1 症状的表现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栽植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出现这种病害的表现为玉米果穗出现黑粉状,因此,玉米丝黑穗病也可以称为“乌米”,发生这种病害使玉米果穗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出现无法结果的现象,这对玉米的产量有着很大影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是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一些雄性花出现一些症状,如雄性花变形等,影响了雄蕊的产生,导致雄花发生膨大,造成果穗难以良好的生长,至出现畸形的病状。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发育,最终出现果穗散乱或黑粉状,进而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2.2 防治技术
2.2.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购种时要针对具有抗黑穗病的品种选择,使用抗病品种对防治丝黑穗病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丝黑穗病与大斑病一般同时发生,因此要选用具有同时抗这两种病害的品种。
2.2.2 播前种子包衣或种子药剂处理
采用含有多菌灵、戊唑醇、克百威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先正达生产的高效种衣剂适时进行包衣。药剂拌种:50%多菌灵,或50%萎锈灵,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g。
2.2.3 苗期拔出病株
为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比如在病高峰期时不播种,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选取优良的品质,同时还可以采取作物轮作的方式进行防治病害。
3 玉米螟
3.1 症状的表现
玉米螟的发病一般发生于在田间。当玉米出现玉米螟危害时,其症状呈现玉米叶片花叶,茎杆由于虫害而被蛀空,果穗呈现的很少,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影响,由于茎杆被蛀空,一但出现大风很容易将茎杆吹到。而且蛀食穗粒而导致玉米果穗发生发霉变质的情况,从而使玉米产量受到影响。
3.2 防治技术
3.2.1 消灭越冬虫源
根据玉米螟病害的分析,发现幼虫一般都在冬季之前进行羽化,因此,在入冬前就把有虫害的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可以将其燃烧,也可以将秸秆弄碎制作肥料,达到消灭越冬虫的目的。
3.2.2 药剂防治
使用药物对玉米螟的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其方法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1.5~2kg/667m2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
4 玉米旋心虫
玉米旋心虫病的另一种说法为“老头苗”、“君子兰苗”,也是玉米虫害中的一种,这种病害的发生对玉米的产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后果。根据调查得知,近几年来我国玉米作物受到这种病害日益增多,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玉米的高效生产,对玉米旋心虫病害防治工作应更加重视。玉米出现旋心虫主要原因是受到地下害虫的影响,玉米旋心虫病的病状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呈现出条纹或斑点的现象,根部出现发黑的症状,同时长出一些畸形苗,如“老头苗”、“君子兰苗”等。
玉米一旦出现这种“老头苗”的病状,就增大了玉米防治工作的难度。因为大多数苗出现畸形的情况下都无法正常生长,也就无法结实。但是对于刚出现这种状况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喷施农用链霉素加代森锰或疫霉灵减轻危害。
5 结语
玉米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物,对我国现代农作物有着重要意义。对玉米的防治工作也应足够重视,当玉米出现的病虫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玉米出现玉米丝黑穗病时,应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以及播前种子包衣或种子药剂处理;当出现玉米螟时,应消灭越冬虫源以及利用药物进行防治;出现玉米旋心虫的病害时,因对地下虫害入手,防治病菌的扩散,只有从源头上防治病害,才能保障我国的玉米生产量。
[参考文献]
[1] 范景军.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2] 张秀文.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J].玉米科学,2000(03).
[3] 韦涛.浅谈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