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区域教育打开“学校主动发展”之门
2016-07-10丁伟明
丁伟明
进入新世纪,江苏省常州市的基础教育面临着内涵提升的重大任务。然而,基础教育现有的发展方式还存在两大局限:发展方式上,主要依赖自上而下、大规模、集体性的改革行为,缺乏学校内生式变革;发展内容上,以办学条件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探索、课程改革等单项推进为主,缺少以学校为整体变革单位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等深层次变革。这导致基础教育发展活力缺乏,内在品质难以提升。
基于对现状的反思和对学校组织特性的理性认识,常州市教育局于2003年提出了“学校主动发展”战略。
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精神的激活、视域的打开和实践的范式
实现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学校主动发展,面临着学校主体意识、主动变革能力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的挑战。
如何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未来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非常需要研究力量的积极指引。两所学校的改革实践启发了我们。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是位于城郊接合部的一所小区配套学校,学校空间小,设施简陋,学区内生源都想办法到其他学校就读。1999年,时任校长邵兰芳与叶澜教授牵手,带领学校走上“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之路,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指向,把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教育领域来开发。慢慢地,开始释放出改革活力和丰富的教育内涵。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这所老百姓高度认可的百年名校,也在2005年加入“新基础研究”团队,谋求转型发展并由此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从另一个角度启发我们:“新基础”不是架空的理论。不论是薄弱学校,还是百年老校,都能在“新基础”的引领下,找到适合学校的发展之路。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引进了“新基础教育”研究项目。“新基础教育”把未来新型学校的特征勾画为“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和动力内化”,这对我市各学校制订发展愿景,确立发展目标和路径有着深刻的启示。2010年,区域推进“新基础教育”被常州市市委、市政府写入了常州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常州市共有23所学校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形成了4个梯队学校构成的共生体。
激活区域自主变革,培植内生力
要激活区域教育自主变革的力量,必须从培植内生力出发。“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明确校长责任、学校整体规划、唤醒教师内生力量、节点促进等四方面都对我们有深刻启发。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能否以主体身份去主动把握、主动担当、主动行动、主动规划、主动反思,是生态区建设的核心关键。
2007年,我带领常州市30所学校的校长赴上海参加了“新基础教育”为期一个月的集中研修,课题组安排了专家组的分领域专题讲座、闵行实验学校的校长报告、骨干教师的示范,内容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每次报告后都要求撰写心得,每天还有读书任务并进行读书交流。在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培训中,有的校长动摇、抱怨,但大部分人都坚持了下来且收获颇丰:固有的观念受到冲击,习惯的思维方式在碰撞中有所改变。
在随后的研究中,依托“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和推进性管理,我们建立了区域常规推进活动制度。例如,期初的学期计划总结交流制,旨在引导校长学习如何依据发展基础和特质策划发展,如何把握发展关键;引导校长学习如何把握自己、梳理自己、发现自己、表达自己并发现其他学校的经验和亮点,形成发展资源策划。
“新基础教育”始终强调,计划总结交流必须校长自己说,还不能读稿子。这样一来,不同梯队、类型的学校每学期的计划总结交流,就成为历练校长、培训校长的重要平台。而每一次“新基础教育”专家组的针对性点评,更是一次有效的实践培训。我们还有阶段专题交流制。依托每学期“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一些专题,组织校长进行思考和总结。如何盘点家底、盘活资源、不断创新,实现学校、教师、学生“成事成人”的双赢,成为校长们整体思考和谋划的路径。一批校长成长为专家型、学术型校长,各校原有特色的放大和区域资源共享的互动,形成了同生共长的生态域。
依托规划促进主体唤醒。“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过程有“准备与整体策划”传统。学校需要进行详尽周密的普查调研,对学校已有的基础发展状态有解读分析,并进行自我反思与梳理。而学校的整体策划,需要整体综合性思维,需要兼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需要既有整体上的长程设计,也有分阶段的考虑等。
“新基础教育”研究注重学校规划的制定、论证和实施,校长们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锤炼和发展。一份学校的规划往往会在多次互动交流论证中修改十多次。这个过程是学校自身在新的发展阶段价值选择的清晰化的过程,是对学校发展现状和发展背景认识清晰化的过程。规划的制订需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互动,需要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推行民主决策,需要与全体师生一起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价值领导的过程,是凝心聚力的过程。
读懂教师激发内生力量。学校变革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一个教师都有内蕴的情感渴望和理想追求。如果学校能形成一种虽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凝聚人心、催人进取的文化场,就能激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无限热情。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做好‘新基础,第一步要心态开放,这样才会去探索新的东西,才会有自我的开放。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要把已经有的东西看成是唯一的、最好的,而要思考怎么做得最好。‘新基础教育研究都不作定论,只是给大家提建议,这样做是不是会更好。让我们一起关心我们自己的生活,关心我们生活的质量。”在“新基础教育”研究推进中,实验学校的教师首先获得的是对自我生存方式的内涵更新,逐渐体会到:“新基础教育”研究不是教我们做一名优秀的操作工,不会给我们提供具体的改革模式,它重在给我们思想的启蒙,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打破对理论的恐惧或崇拜,对我们熟视无睹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剖析。校长则通过认真解读自己的老师,认识到不同群体不同类型教师的变革優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力量去影响他。
在实践的道路上,我们也遇到过不少“意外”。有的学校因校长调动没扎实地研究,只好自动退出;有的学校起点很低却埋头实践,在中期评估中竟超越了优势学校。这启发我们:“新基础教育”是学校装点“门面”的“花瓶”。校长若不愿不实,教师若不爱不勤,都是不行的。
创造节点实现成长累进。具体的发展不是渐进式的发展,而是累进式的发展。每学期,不同层次的研究学校分别会迎来“中期评估”“普查”“精品课”等推进性活动,这样的关键性推进会生成一种精神场、文化场、情感场、发展场。如中期评估中,我们邀请研究中心的老师参与评估全程,组织接受评估学校领导团队集中答辩,增加了学科组评估活动的现场评课互动等环节。每个阶段性总结都是在实现方法、能力、心态等多方面的累积。16年间,“新基础教育”团队来常指导近百次,为我们带来的专家达到一千人次,这些专家在常州拥有众多粉丝。
成立研究会:研究逐渐成熟后的“放手”
网状管理、立体推进,是生态区整体构建、运行的基石。我们架构了完善的组织系统和立体化的推进模式。常州面上有总的联系人,有项目召集人。与此同时,各行政区都有一名总负责人,这些负责人有的来自区教师发展中心,有的来自区基础教育科,这一管理网络为区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施推进机制。
一批批脱颖而出的骨干教师被华师大聘为兼职研究员.常州“新基础教育”指导小组也组建了本土的指导力量,他们在新进校快速进入、中期评估、课堂普查等节点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常州地区还形成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分领域兼职研究员队伍,并明确了常州地区分领域研究总负责人。依托分领域兼职研究员队伍,常州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指导力量、指导小组以及研究推进的分领域自主发展空间。
2015年6月,常州市“新基礎教育”研究会成立,有了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制度,与区域、学校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这个过程给予区域和学校更多的自主空间,在借力助推和自我发展中寻求新的平衡。成立研究会,并不是简单地寻找一种方式,形成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研究逐渐成熟后的“放手”,是为了汇聚更多的能量参与到研究大家庭中,做更多的实践、分享、探索,实现新的创造。此时,行政的角色开始转变。
区域内不同阶段加入的学校,处在不同发展节点的学校共同构成了生态区丰富的差异性资源。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节点的学校,都可以从中主动挖掘和利用生态区的发展与资源,形成区域内的发展合力,实现群落式的错层错位互补互助的发展生态。
如自主性互动。区域内所有学校,以自身发展为主体,主动策划互动。如西新桥小学在创建合作校过程中,主动要求针对薄弱学科和局前街小学进行一个学期的长程性联合教研活动;朝阳桥小学和虹景小学主动对局小提出互动需求,局小分别派送骨干教师到两校挂职交流,同时对两所学校的所有学科进行了课堂普查。区域内的学校结合自身发展自然形成多元小生态,主动创造互动活动,在抱团的互动促进中,推进研究。如以集团或联盟校为单位组织的研究活动。
如推进性互动。我们充分挖掘“新基础教育”中心的推进性活动,有力推动常州面上的互动开放。一是积极参与大生态圈联动。常州和上海、青岛等区域组成了大生态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参与互动,承担发展之任。2015年5月组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如何提升日常研究质量”的专题研讨活动,参与了崂山实验小学的中期评估活动。二是整体策划区际生态圈联动。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学生发展5个领域的研究推进中,学科负责人在中心指导下实现区际联动。
“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研究为学校发展形态的多样性创造了可能。生态区研究之初,我们编织了一张组织结构网,形成了纵向——以学科为单位,研究中心专家领衔、各学科兼职研究员负责的研究共同体,横向——以区域为单位,各区教研室主任领衔、各学校校长负责的推进共同体。横向行政事务工作的研讨、沟通顺利进行,纵向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也通过统一编排、个性邀约等方式顺利推展。
同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区域的结对共建,从规划修订开始,在自主推进的中期评估、课堂普查、精品开放中升华,学校有差异地成长。常州“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因这23所学校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姿态,并在推进机制研究和创生的过程中和谐互动、整体提升、特色鲜明。
与生态区研究同步展开的常州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助推了“新基础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也为研究的深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101所学校建立了37个教育集团。依托名校牵手相对薄弱学校,这些“新基础教育”学校在研究中创生的经验、做法得到了推广,极大提高了全市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如“赢在中层”管理者长程两段式研修,“微课题”研究成果,“集散式教研”等一系列新型教研活动范式。
2015年起,“新基础教育”团队开始带领我们走出校园。国家级课题《中国当代教育的社会责任》在常州开始研究,文明办、社科联、常州大学、教科院、教育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在教育局的牵头组织下,合力投入到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