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我们的思维方式
2016-07-10李政涛
李政涛
“新基础教育”21年的漫长研究里,形成和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凝聚和表达,我们已经出了50多本书、600多篇文章了,但是对它独特价值的挖掘还没有穷尽,它的丰富让我们有一种言说不尽的感觉。
“新基础教育”追求什么
这么多的经验和理论思考中,贯穿始终、绵延至今,而且还将向未来延续的是什么?有 “新基础教育”研究精神、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新基础教育”的独特之_,就是对思维方式的关注。很少有研究改革把根深深扎在校长、老师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上,很少有一种研究把思维方式的变革看作研究的起点之一。以课堂教学为例,先从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改起不新鲜,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或模式改起更不新鲜。但是从老师教学中思维方式的改变开始那就少见,甚至是罕见了。很多校长和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就会徘徊不前,接下来的职业生涯都只是在这个层面重复再重复。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再上一个台阶?那就是思维品质。思维方式不变,再好的经验也会停留在原来的层面,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效应。 “新基础教育”的追求之一,就是希望老师们在大量的实践、反思、重建中焕然一新,做到思维方式意义上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我相信且坚信,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性变革实践,许多校长、骨干教师思维方式变了,并且在日常的言行中弥散和渗透。
“新基礎”倡导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我们要改掉哪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呢?我们倡导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体现在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上。
一是学生立场。它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不赞成所谓教学改革要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我们也不提倡从“以教定学”走向“以学定教”,从“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教”。“新基础教育”倡导的观点是“课堂是师生的学习共生体”,因为“教育即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无非是为了,人的生长。但如果只有学生的生长而没有老师的生长,这不是最理想的教育。
我们期待一节课后不仅学生变了,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交流、分享,教师的生命也生长了,也变了,也发展了。不要把师生割裂开来,作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考,我们要把课堂变成师生共生共长的生命场,成为师生共生共长的家园,它的背后是关联式思维、整体融通式思维和综合渗透式思维。
二是成事成人,让事与人融通,让事与人相互渗透。叶澜教授解读过什么叫作“教育”和“好教育”。教育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好了天地人事,教出了有生命自觉的人,就是“好教育”。这看起来是个观念,其实背后也是一种关联和融通的思维。在教天地人事中育有生命自觉的人,“教”和“育”是不可分割的。
这同时也说明,“新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和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好的思维方式和理想的价值观形成合力,才能体现一个理念、一种思维的强大力量。
其次体现在“新基础教育”常见的话语方式上。
语言背后处处有思维。比如我们对课堂的评价标准常常是追问:课堂“互动生成”了没有?过去看课,基于教师中心,经常是看老师,看老师的教学方法、技能、素养和基本功如何,教师“教”得好,就是好课。如今又倡导转向“学生中心,看课转而看“学生”,看学生学习方式变了没有,学习效果如何。这都是点状、割裂、对立的思维方式。
“新基础教育”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两者关联融通,相互渗透。再如“新基础教育”倡导要上“研究课”“日常课”“家常课”,不说“公开课”,因为日常、家常的教学生活才是我们的底色。研究就是把抽象的理念化为具体的实践,弥漫、渗透到一堂一堂家常课中。
最后体现在实验学校日常实践变革中的独特经验中。
例如,上海市华坪小学和汽轮小学共同创造的三段式备课,一是本段备课,对所教年级、年段的学情要有了解;二是前段备课,对学生前期学习基础要有了解,在此前提下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今天的教学提升到哪里去?发展到哪里去?三是后段备课,今天的教学如何为后续教学作铺垫、打基础?这背后就是关联融通思维。再比如学校的发展规划,我们会把管理变革与领导发展、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学生工作与班主任发展融通在一起,这背后就是“成事”与“成人的融通。又如,江苏常州第二实验小学创造了“走进异域”的教研方式,学科组之间关联融通,常州局前街小学创造的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融通以及小升初衔接课程。上海的明强小学在做新基本功关联融通的研究,上海闵行实验小学创造的前移后续教研,闵行四中探索的四大机制融通的研究等,点点滴滴都是思维方式。
“新基础教育”思维方式从何而来?
“新基础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认为,有两个活水源头:一是来自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国人讲“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就是中国式的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和综合渗透思维。二是来自我们的实践,“新基础教育”倡导的思维方式,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是在书斋里揣摩演绎出来的,而是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用我们大量的“生命实践”建构出来的。
所以,我们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是有中国气质、中国底蕴和中国气派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学派。它是一条解决中国学校教育问题的、独特和有鲜明创造性的道路。我和我的伙伴有时候是一边欢笑一边奔跑,更多时候是一边哭泣一边奔跑,因为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太难了,特别需要长期不懈的实践、反思和重建,非常需要有“新基础教育”的研究精神。
叶澜教授所倡导的读懂,包括读懂教育,读懂教师发展,还要读懂理实互动等,其实是一种召唤。在时代召唤的意义上,“新基础教育”用21年的实践向我们发出召唤,一定要重建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内生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