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测及分析

2016-07-09乔术好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乔术好

摘要: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改进型,并利用1978-2013年数据对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福建省在此期间的平均科技贡献率32.76%,表明福建省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推动,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最后,从提高科技进步视角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科技进步贡献率;生产函数;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05

1 引言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测算不同时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通过其变化趋势能够反映出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法对福建省1978-2013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和分析。

2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詹恩.丁伯根改进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体形式为:

Y=AeγtKαLβ(1)

式中,Y表示产出,A表示生产率,γ表示科技进步系数,t表示时间,K表示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要素投入量,α和β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其中α+β=1(规模报酬不变)。

对(1)式取对数并求导,得:dY/Y=γ+α*dK/K+β*dL/L,式中,dY/Y、dK/K、dL/L表示产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增长速度,分别用y、k、1表示。设a为科技进步贡献率,则有:a=γ/y=1-α*k/y-β*l/y,此外,本文测算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3 数据处理

模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包括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要素投入量,其中产出和劳动要素投入量直接取自于《福建统计年鉴》,资本存量是经过相关计算得到。

3.1 产出量

经济产出量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给定时间内生产出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本文使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为了消除价格影响,以1978年不变价格进行处理,计算公式:

当年实际GDP=1978年GDP*当年GDP指数/1978年GDP指数

3.2 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指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各种资本的总和。它反映某一年度参与生产的所有资本投入。鉴于我国官方并未公布资本存量这个指标,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按1978年不变价格对资本存量进行了核算,其计算公式为:Kt=Kt-1(1-δ)+It/Pt,式中Kt和Kt-1表示本期和上一期的资本存量,It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Pt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文中1978-2013年资本存量数据是根据张军等(2004)一文提供的方法测算得到。

3.3 劳动力要素

在西方国家,劳动力要素投入量一般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由于我国缺少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采用“全社会从业人员”指标作为劳动力要素投入量指标。

4 参数测算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估计

利用1978-2013年统计数据对生产函数进行回归,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模型可调整变换为:In(Y/L)=lnA+γt+αln(K/L)+μ。其中t取1~36,利用Eviews8.0软件进行回归,经过序列相关性处理后,估计结果如下:

ln(Y/L)=-1.282840+0.039136t+0.430680ln(K/L)+[AR(1)+AR(2)]

(-2.014547)(1.728665)(2.209256)

R2=0.998901 F=6591.505 D.W.=1.525751

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消除了一阶和二阶自相关影响,且拟合度很高,符合经济意义,说明方程结果可以反映福建省C-D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如下:

Y=0.277248795e0.039163tK0.43068L0.56932

利用C-D函数生产法,各要素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福建经省济增长对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很大。其资本投入平均增长率14.29%,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超过经济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12.75%,这说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推动,是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2)劳动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4.46%,且劳动要素平均增长速度2.96%明显低于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劳动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低。(3)科技进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32.76%,贡献水平相对较低。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大幅度波动到现在的较低水平。(4)高技术高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出现的高技术贡献率,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确定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向后,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来华投资,同时也给福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福建省经济的高速增长。(5)近年来,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为了提高福建经济增长的质量,深化科技创新势在必行。

5 思考和建议

回望福建省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其经济总量每年10%以上增长速度让人兴奋,但是也存在一些发展质量问题,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导致其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如何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本文提出以下想法:(1)可持续性。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投资和行政管控,未必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科技进步的终极目的是增加产出,只有与市场对接,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提高科技的转化效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才能持续的健康发展。(2)人才的市场化。科技创新的源头是人,而当前高校标准化培养的人才未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会滞后科技进步。只有实现高校和企业真正对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专业性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3)制度创新。福建30多年的经济增长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大幅度提高,而现有的经济制度已经很难对经济增长发挥强力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我们需要对制度创新,进而推动福建省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