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莎雷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总结

2016-07-09吴山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叶鞘株数纹枯病

吴山

1 试验目的

本试验意在验证由意赛格公司研发、生产的17%意莎雷悬浮剂(7.5%四氟醚,9.5%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增产效果。

2 试验条件

2.1试验作物:水稻 品种:龙粳46

2.2耙标生物:纹枯病

2.3环境条件

2.3.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为多年水稻田,河水灌溉,纹枯病常年发生,且较重,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34%,土壤pH值5.94。

2.3.2 耕作栽培管理

人工插秧,插秧规格为30cm*13.2cm.

2.3.3 肥水管理

水层管理按三化栽培技术进行,二铵亩施7公斤,钾肥亩施8公斤,氮肥亩施12公斤,整个试验过程,除防治纹枯病时按试验要求施用试验药剂,未喷施其他杀菌剂,其他农事操作同常规。

3 药剂

3.1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17%意莎雷悬浮剂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3.2 参考药剂:

参考药剂:24%满穗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制造

4 试验设计和安排

4.1 试验安排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300m2。

4.2 施药方式

4.2.1 施药时间和次数

二次施药:第一次水稻分蘖末期(7月4日),第二次水稻破口前一周(7月15日)

4.2.2 使用器械

喷药使用新加坡利农HD-400手动喷雾器。

4.3.3施药方法

茎叶喷雾,喷液量为15升/亩。

5 调查

5.1作物安全性调查

每次用药后1、3、7、15天调查药剂对水稻安全性:采用目测的调查方法,查看植株有无药剂灼伤、萎蔫、扭曲等不良反应,田间水稻生长是否正常。每次施药后采用目测法调查药剂安全性,未发现各药剂处理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5.2防效调查

于末次施药后20天调查防效。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50株。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纹枯病分级标准如下:

级别 发病程度

0 全株无病

1 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

3 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 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 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 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值)×100

防治效果(%)=)ck1-pt1/ck1)×100

ck1: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

从表中可看出:17%意莎雷sc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达100%。

5.3 室内考种和测产

成熟期取样测产,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3点,每点1平方米,数出平方米收获穗数,再从每点中取出有代表性2穴,测定株高、每穗粒数和空瘪粒,计算理论产量。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3点,每点2平方米,将稻株割回,单独脱粒,测定千粒重,计算小区产量。

从表中可看:处理1至处理3对水稻均有不同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2.8%—9.5%。

6 结论与建议

6.1 17%意莎雷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分别于水稻分蘖末期、水稻破口前一周各喷施一次,亩用量40—50毫升,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

6.2 在今年的试验中17%意莎雷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生长安全,且水稻有不同程度增产,增产幅度为2.8%—9.5%。但由于该试验为一年试验,且面积相对于大田还小,有待明年进一步大面积试验示范来验证其防效及增产效果。

猜你喜欢

叶鞘株数纹枯病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巧解“植树问题”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
凤栖梧·植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