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管理栽培技术
2016-07-09王俊海
王俊海
一、整地
根据土壤墒情和耙地时间,确定耙深。一般轻耙为8~10cm,重耙为12~15cm。耙耢后达到上虚下实、耙平、耙碎、耙透、耕层内无大土块,耕层内直径为5~10cm的土块不得超过5个/m2,沿播种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高低差不超过3cm,不漏耙、不拖堆。冬季及早春耢、耙、压是保墒保苗的有效措施。在年前冻融交替时期,进行拖、耢整地,其目的是拖平地表缝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将细土填入地表缝隙,地表被细碎的土覆盖,一般可使表层土壤湿度增加3%~5%。耙、压的目的在于破碎土块,压实耕层,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利于全苗。
二、施肥。配方施肥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N肥与P、K肥配合,肥效时间长,为丰产夯实基础。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一般以条施效果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氮肥(尿素)15~20千克,磷肥25~30千克,钾肥15~20千克,锌肥1千克。配方施肥,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攻苗肥,亩施尿素20千克,钾肥5千克;重施攻穗肥亩施尿素30千克;巧施粒肥,亩施尿素5千克。
三、种子处理
1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l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
2种子包衣或拌种。①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而玉米丝黑穗病轻的地块,干籽下地,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种时,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②拌种在地下害虫重,而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采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播种时每亩再用辛硫磷颗粒剂2~3kg随种肥下地。③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28~30℃的水中浸泡8~12h,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1~2h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或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催芽。
四、播种
1播期。玉米的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的特性来确定。生产上,温度通常以土壤表层5~10cm深处稳定在8~10℃开始播种为益。
2播法。机械双行精量点播。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坐滤水种的隔天镇压),镇压后播深达到3~4cm,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3种植密度。亩用种量2.5kg,公顷保苗6.0~6.5万株。
五、田间管理
1间苗和定苗。玉米间苗、定苗的目的在于调整幼苗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达到苗均、苗齐、苗壮的目的,并保证合理密度的要求。间苗一般在三叶期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同时注意移苗补栽。定苗一般以在玉米5叶期进行为宜,过晚根系发育差,对幼苗生长不利。3间苗、定苗最好在晴天下午进行,因病害、虫咬以及生长不良的苗,经中午日晒,易发生萎蔫,便于识别淘汰,这样有利于及时去掉小苗、弱苗、病苗、虫苗,而达到苗齐、苗壮、苗匀的要求。
2 中耕。玉米是中耕作物,需要勤中耕。中耕松土可以疏松土壤、防除杂草、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是促进幼苗早发、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中耕松土应掌握好时间、次数和深度。第一次中耕在定苗以前进行,这次中耕要浅,要特别防止压苗和轧苗;第二次中耕可在拔节前后进行,注意要苗旁浅、行间深;第三次中耕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料混入土内,亩用尿素20―30 kg及硫酸钾10 kg隔株盖土穴施或打孔深埋,随即浇水,以发挥肥效。中耕垄沟深松作业,深松深度要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地块要达到25cm,盐碱地深度可适当加深。同时要合理操作机车作业速度,防止伤苗,中耕深松机可佩戴上护苗器进行作业。
六、病虫害防治
1地老虎和蝼蛄。地老虎幼虫3龄前,在出苗或移栽后1~2d,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喷雾防治;对地老虎4龄以上幼虫及蝼蛄用毒饵诱杀效果好,将90%敌百虫用热水溶解,配成20倍液,喷在炒香的麦麸或豆饼上,制成毒饵75kg/hm2撒施在玉米苗附近;杂草是地老虎成虫的产卵处,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或移栽前清除杂草,可消灭草上卵和幼虫。
2粘虫。在低龄幼虫时用20%杀灭菊脂乳油3000倍液防治。
3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防1~2次。
4玉米螟。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2250mL/hm2加拌细土225kg/hm2配成颗粒剂,每株3~4g丢入喇叭口,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每株10mL防治。玉米生产中严禁使用呋喃丹、甲拌磷、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采收期前l0d禁用农药;
5纹枯病。发病初期用5万U井冈霉素500~8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
六、适时晚收
玉米的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时期。完熟期籽粒达到生理成熟,体积最大,干重最高。此时适时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
收获的果穗经晾晒后脱粒清选入库。一般籽粒水分要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贮藏库房应干燥通风,并经常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