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影像诊断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
2016-07-09喻晓宏
喻晓宏
【摘要】 目的:分析CT和MRI影像诊断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行CT和MRI检查,对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神经鞘瘤的形态比较规则,有17例;涎腺肿瘤的形态多不规则,有8例;两者边界多清楚。神经鞘瘤位于颈鞘内18例,涎腺肿瘤位于茎突前方10例;涎腺肿瘤多向前、内侧移位,神经鞘瘤多向咽旁间隙两侧移位。结论: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咽旁间隙; CT; MRI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08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9.045
咽旁间隙肿瘤的位置较深,与神经血管的联系十分紧密,不容易作出准确判断。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有较多种类,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占80%和20%,其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所以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明确诊断对病变的处理至关重要[1]。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36例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8~60岁,平均(42.2±3.6)岁。临床表现为说话不清楚,咽部有异物感,颌下触及肿物。
1.2 方法
CT扫描:采用64排CT扫描机进行检查,设置扫描参数为:220 mA,120 kV,层厚2~5 mm;以听眶下线为扫描基线,患者取仰卧位,扫描时上界达海绵窦,向下至舌骨水平,依据病情可加大扫描范围,以免出现遗漏。
MRI扫描:采用3.0T磁共振进行MRI扫描,T1WI(TR/TE:500/18 ms),T2WI(TR/TE:2000/90 ms),矩阵为256×256,层厚为5 mm。先行矢状位T1WI扫描,扫描范围上至海绵窦,下至舌骨大角水平,常规行冠状位和轴位扫描。
对病变的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及强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2 结果
2.1 病变特点
本组多发2例,单发34例,均位于咽旁间隙,其中左侧15例,右侧21例;病灶最大径为2.0~9.5 cm。20例为神经源性肿瘤;12例为涎腺来源肿瘤;4例为其他类型,包括淋巴瘤1例、血管瘤1例、纤维性肿瘤2例。
2.2 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神经鞘瘤CT表现为斑驳状强化灶或不规则岛状,其密度低于肌肉组织,其中2例伴有钙化灶。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涎腺肿瘤CT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显示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呈不规则状,其中2例钙化,为多形性腺瘤。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纤维性肿瘤及淋巴瘤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血管瘤增强扫描,静脉期为片状强化,动脉期为不明显强化,延迟期为明显强化,病变内分布有点状钙化灶,详见表1。
2.3 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神经源性肿瘤中2例位于颈动脉前方,18例位于颈鞘内,外动脉、颈内分离,分别向外、前侧移位,颈静脉移位至后、外侧;肿物均上界至颅底。涎腺肿瘤中11例位于茎突前方,1例位于茎突外。脂肪间隙向两侧移位5例,向前、内侧移位7例。病变位于颈鞘前方10例,包绕颈鞘1例,颈鞘前方病变与颈鞘内血管的关系不明显。淋巴瘤表现为颈鞘前及茎突肿物,咽旁间隙消失,详见表2。
3 讨论
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方式较多,且解剖比较复杂,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术前做好肿瘤的诊断至关重要[2]。笔者所在医院对36例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咽旁间隙部位深,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交错复杂,发生于该区的病变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活检亦较困难和危险,手术解剖难度高,故影像学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和了解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无CT和MRI的时代,只能依靠平片、腮腺造影和血管造影来诊断咽旁间隙肿瘤。在咽侧位和颅底位平片上可见咽侧壁隆起,并大致推断肿瘤的范围,除了含有静脉石的血管瘤能明确诊断外,对其他肿瘤均不能确诊。而腮腺和血管造影只能根据腮腺导管或血管的移位来推断肿瘤是否来自腮腺、部位和大小等,诊断的价值均有很大限度。自CT和MRI技术发展以来,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水平有了质的飞速的提高。CT和MRI图像能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血供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尤其是螺旋扫描、动态扫描、三维重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组织结构的分辨率更加提高,能更简便和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血供和引流情况、与周围结构和血管的关系,因而大多数咽旁间隙肿瘤均能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CT、MRI平扫和增强等多种检查方法结合有助于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明显高于CT,且具有流空效应和直接三维显像功能,在咽旁软组织集中区域的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肿瘤与血管的关系的显示也优于CT,已成为咽旁间隙肿瘤的最佳检查方法。T1WI图像可显示解剖细节,T2WI图像可提供更好的信号对比,从而更好地区分正常组织与病变,以及鉴别多种肿瘤。CT检查可显示咽旁间隙的软组织,能够较好显示肿瘤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MRI显示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平面成像[3]。MRI显示软组织及血管的清晰程度优于CT,而骨质显影的观察则不如CT。神经源性及涎腺肿瘤的表现多为卵圆形或分叶状,本研究神经源性肿瘤形态规则为17例,涎腺肿瘤形态不规则为8例,二者均有比较清楚的边界[4]。MR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CT为等低密度,受瘤内成分的影响,其密度或信号也会由此不同。神经鞘瘤增强扫描呈斑驳状强化或不规则岛状,容易引起囊变坏死;涎腺肿瘤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瘤内显示为低密度区,呈不规则状。颈部的纤维性肿瘤比较少见,一般多见于脏层胸膜,有关报道指出其信号受纤维成分及黏液变的影响,比例会有所不同[5-6],本组2例纤维性肿瘤的形态均不规则,MRI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比较明显。相关报道指出咽旁间隙淋巴瘤可包绕颈鞘,向周围进行侵犯,其一般呈铸型生长,增强扫描后强化均匀,本组1例淋巴瘤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信号比较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血管瘤CT显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增强后动脉期为不明显强化,静脉期至延迟期逐渐向明显强化转变[7]。
本组神经源性肿瘤跨茎突生长16例,横断面显示结果表明茎突与病变关系不准确,矢状位显示两者关系准确,需要综合观察对其进行定位诊断。脂肪间隙因肿物较大而消失,诊断比较困难[8-9]。本组神经鞘瘤使咽旁间隙向两侧移位17例,涎腺肿瘤向前内方移位7例。提示神经源性肿瘤向两侧移位的可能性大,而涎腺来源肿瘤向内侧移位的可能性较大。向外侧移位时,需要与咽黏膜间隙病变进行鉴别。神经源性肿瘤位于颈鞘内18例,涎腺肿瘤位于颈鞘前方10例,结果证实其与血管的关系不明显[10]。另外,纤维性肿瘤、血管瘤均位于颈鞘前方,淋巴瘤包绕颈鞘生长。
综上所述,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CT和MRI诊断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依据,术前应重视对肿瘤的CT和MRI诊断。
参考文献
[1]黎化春.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J].医学信息,2013,27(28):571.
[2]余得志,邱建新.27例最大径大于5 cm的咽旁间隙肿瘤临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5):610-612.
[3]刘正,王晓.以视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垂体腺瘤CT诊断[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120-121.
[4]黄昌琴,俸国洲,杨淑青,等.CT测量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42-44.
[5]马志波.CTA与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10-111.
[6]李宝然,荣阳.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1-42.
[7]欧阳立国.首次CT检查正常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24-25.
[8]张禹,张龙江,葛瑞,等.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功能成像和延迟强化特点[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2):97-103.
[9]吴仕科,王志敢,张亚林,等.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3):10-13.
[10]卢艳玉,詹阿来.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6):51-53.
(收稿日期: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