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起义时的周肃清

2016-07-08北京周凭栏周冰洋周太和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广州起义军委广州

(北京)周凭栏 周冰洋 周太和



广州起义时的周肃清

(北京)周凭栏周冰洋周太和

周肃清 (1905-1978),字一生,湖南益阳人,曾化名赵一生、赵如松、赵亦松。在苏联曾用名周叔琴、米先科·瓦西里·彼得罗维奇,1926年参加革命,1927 年2月入党。他早年丧父,家境不佳,但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经亲友资助考入湖南名校长郡中学,与陈赓、萧劲光、曾三等为同窗好友。因成绩优良,1923年由乡里集资赴北平考入北大工学院,1926年8月投笔从戎赴广州参加革命。

周肃清是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一名重要的历史人物,曾以党和军队中高级干部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土地革命战争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曾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并肩战斗。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一师二团上校团党代表、政治部宣传科长、军政治部代理主任、第二军政治部组织科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军三师教导团三营党代表兼营长、第六团指导员(党代表)、军招募处处长。1927年11月初赴广州参加起义,任广州起义省委兵委(士兵运动委员会)书记。1928年初,中央军委周恩来派他赴福建任中央巡视员、福建省委军委主席。由于叛徒陈祖康和张余生把周肃清面部伤痕等特征登报通缉,1928年9月被调回上海中央工作,并决定要他背诵中共六大文件,作为中央特派员到井冈山朱毛红军部队做口头传达。10月,改派他为山东省军委主任。12月,周肃清被调回中央军委做短期工作后,由中共中央派往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原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莫斯科期间,周肃清旗帜鲜明地与米夫、王明等二十八个半宗派集团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即使是被非法监禁、流放北极也不屈服,宁折不弯,表现了中共早期革命者的崇高气节,被喻为现代“苏武”。1955年在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关怀和批示下回到祖国,1956年中共中央给予平反,恢复自1927年的党籍,因身体被严重摧残,在中组部长期休养(享受副部级待遇),1978年在京去世,胡耀邦对其治丧专门批示,《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

周肃清(1905-1978)

四进广东的不解情缘

1927年11月初,南昌起义后,几经风险突围,转移到香港的周肃清接到通知,中共中央派他到广东,准备参加广州起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这已经是他为革命而第四次来到广东。

第一次:投笔从戎,南下广州参加革命。1926年3月在北大念书的周肃清参加了李大钊和陈毅等人领导的革命请愿活动,亲身经历“三一八”惨案。不久,他与国民党元老李清泉(即李木庵)在北海邂逅相识,结成忘年莫逆之交。同年8月,应何应钦之邀李清泉赴广州参加北伐军,周肃清也毅然投笔从戎,跟随南下广州参加了北伐军,自此开始了他职业革命的生涯。不久被任命为第十七军师二团上校党代表,参加了攻打福建、浙江、江苏的一系列重要北伐战役,成为北伐东路军中赫赫有名的勇猛战将。

第二次:首见周恩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1926年冬受中共北伐东路军前敌军委胡秉铎的委托,周肃清再次来到广州,第一次拜会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一方面请示政治工作,同时请他给予干部配备的帮助。周恩来非常重视,安排周肃清在广东南华银行自己家中住了两周,结识了邓颖超、黄锦辉、麻植、孙炳文、萧楚女及蒋先云等著名人士,受到深刻教育和启迪,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周恩来还派了8名共产党员干部由周肃清从广州带回福建安排到北伐东路军工作。不久,由胡秉铎、周邦采等介绍,经周恩来批准,周肃清与李清泉、蒋仕祥一起在杭州入党。随后,周肃清历任十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军政治部代理主任,在周恩来直接指派下与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及六军党代表林祖涵(林伯渠)紧密联系,试图建立三军反蒋联盟。

第三次:南征潮汕,保卫周恩来奋不顾身。1927 年7月中旬,武汉政府“分共”,周恩来派周肃清和周邦采赴南昌参加起义。经过江西和福建的转战,周肃清随南昌起义部队第三次来到广东。9月18日,时任二十军招募处长、六团指导员(党代表)的周肃清率部进入广东大埔,随后在三河坝瑶瑝韩江上游一带与粤军黄旭初部激战。9月23日大败潮梅警备司令王俊部,占领潮州。24日在农军支持下,率部攻占汕头,起义部队威名大震。占领汕头后,周肃清发高烧带病工作,周恩来亲自命令他暂停工作,立刻休息。29日起义军在丰顺县汤坑遭伏击兵败,敌军乘机攻占潮州,逼近汕头。周肃清带病组织包括时任班长的粟裕等警卫部队,为上层机关突围断后,与敌军血战,泅过一水塘时,险遭不测。随后渡过榕江,向海陆丰撤退,起义部队不幸在普宁县流沙镇的乌石又遭伏击,领导机关被彻底打散。是夜,周肃清等人保护贺龙、彭湃等起义军领导人突围到一个小镇一家住户过夜。只见贺龙进到厨房,东找西找,提出一把菜刀,说要带上用以防身。大家虽然都很疲倦了,但还是开玩笑说:“又要‘两把菜刀闹革命’了”!由于彭湃比较熟悉当地情况,连夜带领贺龙转移了。周肃清等醒来后,继续突围。他们在另一个小镇与叶挺和李立三等人汇合,由叶挺率领向惠来方向突围,途中叶挺、李立三前去观察敌情,但是去了很久没有回来。剩下的这百余人多是党团员、军官,大家都不愿散伙,于是由周肃清率领冒着枪声继续前进。途中与周恩来汇合,周恩来当时正发高烧昏睡不起。周肃清等抬着周恩来向陆丰方向前进。几经战斗冒死拼杀,当渡过一个海峡时,天色已晚。忽然枪声四起。周肃清怕周恩来出意外,于是令部下六团一个营长带领大部分同志去迎击敌人,周肃清亲自和周恩来的秘书及几个士兵保护周恩来先走。身边子弹嗖嗖擦身而过,极为危险。有个抬着周恩来的士兵想要放下担架逃跑,其他几个士兵见状也犹豫着想跟着走。情急之下,周肃清拔出手枪说,谁敢放下恩来同志逃跑,我就毙了他,我就和他拼命!周恩来说,肃清同志不要管我了,放下我走吧……周肃清听到这里眼睛通红,泪水打转。他冷静下来说,大家再坚持一下,等把敌人击退了,要走的,我们会发路费送行的。这时同志们打退了的敌人,又跟上来了。到了甲子和碣石之间陆丰县一个海边乡村,海陆丰东江农民运动领袖杨石魂和周肃清等人取得了联系。杨石魂说:由陆丰到海丰路被敌军截断,到海丰已无路可能。发着高烧的周恩来气喘嘘嘘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现在分散到上海、香港去找党的组织;不愿意继续干的,可以领钱回家……能坚持到此时,哪还有人愿意脱离革命。于是周恩来让秘书给了大家香港、上海党的通信地址;此外把剩下的钱都分给同志们。周恩来由几位熟悉本地情况的同志保护着去香港,周肃清与周恩来握手告别,哽咽着说,恩来同志千万千万要保重啊!周恩来高烧仍未退,他虚弱地说,肃清同志啊,谢谢你一路的照顾,后会有期!

身负重任,策反敌军

周肃清于1927年11月初来到广州,到省委军委工作。当时同在军委工作的有聂荣臻、黄锦辉等人。不久省委为广州起义而成立省委兵委,任命周肃清为兵委书记,参加军委领导工作。省委兵委是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广州起义的需要而专门成立的。1927 年11 月1 日,中共中央常委会《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明令广东省委要积极开展兵运,要有计划地派遣党员或工农分子打入敌军,伺机发动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兵变。11月底,广东省委向中央报告,广州暴动重要的准备方法之一是“加紧张发奎军队内的工作,使暴动时有一部分军队投到工人方面”。因之,省委兵委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兵运领导工作,瓦解和策反敌军,使之成为广州起义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当时广州起义预计可依赖的武装力量主要为准备策反的正规部队共近2000余人和工人赤卫队等3000余人,可见兵委在广州起义时做策反工作之重要性。广州武装起义主要由省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所以当时为起义准备武装力量的兵运和工运很大程度上都由省军委节制。省军委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聂荣臻兼任省兵委主席,而省兵委书记周肃清又参加省军委领导工作。

作为省委兵委书记,周肃清的主要任务是起义前全面负责瓦解敌军和策反工作。之所以被任命为兵委书记,一方面因为他一直在国民革命军任高级军事政治干部,熟悉士兵政治工作;另一方面,第四军教导团的前身即是原武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军事指挥教导营,几个月前武汉政府时,周肃清曾在那里搞军事训练,与其中很多干部熟悉。上任后,周肃清和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等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党对教导团的控制;同时还和张发奎的警卫团内地下党员联系,以掌握张发奎的动向,并力图策反其中一部在起义中成为我方的力量。周肃清领导省委兵委,借着张发奎警卫团扩招新兵的机会,通过叶剑英及地下党员警卫团团长梁秉枢等,秘密将大批原省港大罢工时参加过工人纠察队的可靠同志安排进去,组成警卫团内党所控制的可靠武装。广州起义前夕,周肃清通知团长梁秉枢等两个警卫团地下党负责人来向他汇报工作,并布置起义任务。接头地点就在观音山密林中的一个小亭子下面。当夜,林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周肃清带了一个本地的警卫员等了很久,过了约定时间仍不见人来。由于任务很重要,起义时间也已临近,周肃清决定冒着危险多等一会儿。直到近半夜,他们才匆忙赶到。梁秉枢等两人向周肃清汇报,如果下命令,他们甚至可以冒死秘密绑架张发奎。但是令他们出来秘密接头太危险了,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因为张发奎好像对起义有所察觉,他们的行动似乎受到了一定的监视,形势很危险……

北伐十七军政治部代理主任周肃清

起义原定于1927年12月12日举行,由于形势变化,遂于12月11日凌晨提前举行起义。张发奎的主要力量集结于西江等地,广州市区的兵力不多。广州起义时,周肃清领导的省兵委策反的正规部队共近2000余人,主要是由原本叶剑英领导的以200多党员为骨干的教导团大部,以及省兵委新近策反的警卫团部分部队,主要是新组建的第三营组成。另外还有工人赤卫队等3000余人。起义军先攻击城内的公安局和观音山留守的敌军。12月11日凌晨,起义的枪声打响了。观音山位于广州城北,紧邻市区,瞰制全城,是必争的军事要地。起义爆发后,张发奎的亲信、观音山驻地的警卫团一营营长张强光妄图据守观音山,居高临下地控制全城。战斗中,警卫团长梁秉枢不幸中弹受伤,遂由蔡申熙和周肃清等指挥警卫团的起义部队战斗。不久,教导团一部参加了观音山的战斗。教导团会同警卫团起义部队终于摧垮了顽敌,攻占了观音山这个全城的重要制高点。当周肃清和蔡申熙率警卫团起义部队进攻敌人的公安局时遇到了顽抗,有八位女同志参加敢死队,带头冲锋,非常勇敢,一时被传为佳话。随着教导团部队加入战斗,公安局守敌的抵抗终于被摧毁了。公安局长朱晖日连夜爬墙奔命。赤卫队员砸开监狱,饱经折磨的政治犯终于被解救出来,他们中许多人是共产党员、工会骨干和黄埔军校学生。军械仓库被砸开,缴获了四五百支步枪和大量的子弹。刚从监狱里出来的人们领到武器,来不及做任何休整,就系上起义标志红布带,加入了战斗的行列。公安局大门前悬挂起“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红布横额。广州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广州起义后,周肃清作为省兵委书记,因出色地领导了策反和瓦解敌军的工作而受到军委表彰。然而,国民党和其它反动势力迅速反扑,出于工作需要,周肃清被改派负责军委的组织工作。当时周肃清正在指挥部队抵抗张发奎反扑的激烈战斗,黄锦辉找到周肃清,代表省委密令他马上撤出战斗,暂时隐藏身份,以防不测。因为周肃清英语很好,被秘密安排混入到广州华侨学校。省委留给了他在广州的秘密接头地点,并指示他,万一起义失败,撤退到香港和党联系。

起义后第二日,张发奎调来各地军队疯狂反扑,上午,已攻占了观音山。经过激战,起义军一度夺回了观音山。12日中午广州起义总负责人张太雷去西瓜园出席工农兵大会,遭伏击不幸中弹牺牲。这时,张发奎部队陆续抵达广州,从四面攻入市内。广州城内发生了激烈的巷战,战斗极为惨烈。12月13日,张发奎部队夺回广州,广州苏维埃政府只坚持了3天。

巧扮华侨突围,化险为夷

由于形势变化很快,周肃清没有接到省委撤退的通知。他一直坚持到起义部队全部撤离,反动派完全控制了广州,仍然没有人来接头,才决定撤退。半夜,别人都已睡熟。周肃清偷偷爬起来,穿上白色西装,戴上礼帽和金丝平光眼镜,杵着文明棍,化妆成南洋华侨,悄悄地溜出来。街道上戒备森严。张发奎和李福林的部队、保安队、警察、工贼、地主民团的反动势力到处疯狂地捕杀共产党和赤卫队。周肃清回忆,起义成功时,把很多武器发给了机械工会。没想到张发奎的反动势力一进城,他们大量反水,与其它反动势力成立“大刀队”,屠杀革命党人。反动派组织的“大刀队”见到三种人,几乎连问都不问就挥刀残杀或投弹炸死:衣服上有系过红领带痕迹的(起义标志)、头发凌乱过长的(刚释放出的政治犯,没来得及理发)、以及外乡尤其是湖南口音的(多是共产党)。周肃清走到马路上,亲眼看到张发奎“宁肯错杀九十九,也不放走一个共产党”的命令贴在墙上,墨迹未干。附近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反对势力追捕盘查起义者的吼叫和脚步声,混成一片。到处都可以看到被残杀的烈士尸体和道路上的血迹斑斑。虽然十分危险,但周肃清仍然沉着。他知道黄包车夫一般都苦大仇深,支持起义态度十分坚决。他躲在小巷子里,好不容易看到一辆黄包车,连忙招手。黄包车夫走近时,周肃清压低嗓音说,“我要去荔子(枝)湾……”(省委秘密接头所在区域)。那个黄包车夫听到周肃清浓重的湖南口音,马上明白。他小声说,先生你坐好,我把盖帘放下来,无论任何情况,你千万不要出声。那个黄包车夫转来转去,回避比较危险的地段、盘查的关口。走了很久,终于绕到了接头地点,那里早已人去楼空。车夫说,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你要去哪里?我路熟送你。周肃清决定去港口,按省委的指示撤离到香港。黄包车夫又转了很久,天麻麻亮才来到了靠近码头的一个小巷停下来。他说,先生,我没法再往前送你了。你看前面小桥上有很多军警,过了桥就能买票上船去香港。我实在没路能绕过桥去,要看你的运气了。周肃清十分感激,忙掏出两块大洋,可是那个黄包车夫死活也不肯收。他说,你路上逃命还用得着,说完就匆匆离开。

周肃清隐蔽在小巷里偷偷观察动静。这时天已麻麻亮,他看到敌人盘查得十分严,有的人当场被逮捕。周肃清知道他如果一开口说出湖南话,必死无疑。正在危难时,他突然看见几个衣冠楚楚、高鼻子的西方外国人向过桥处走来。周肃清急中生智,疾步走过去。他把文明棍冲外国人一挥,哈罗,主动和他们用英文打招呼,并攀谈起来。当他用流利的英语和这些外国人热热呼呼地谈着走过小桥时,那些军警非但没有盘问,还举手向他们敬礼。

好不容易挨到了香港,船缓缓靠岸了。就听一声刺耳的哨笛,如临大敌的英籍印度兵、外国和华裔武警巡捕及密探特务等,荷枪实弹,黑压压地围着,只留下能通过一人的卡口。他们要每一个乘客报出来港所投之地,进行梳篦式的搜身盘查。旅客们只好排成一溜长队,一个一个经过盘查口。周肃清亲眼看到排在比较靠前面,前几天冲击公安局时的八位女英雄中的一个被抓走了。快到周肃清时,他又看到几个月前南昌起义时非常熟悉的一个战友,经过查问后,也被逮捕了。当轮到周肃清时,他早已想好了对策。无论对方如何盘问,周肃清挥舞着文明棍,摇头晃脑地装做不懂中国话,一股脑儿地只讲英文。经过盘问、搜查,他们只搜出了几块大洋,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外籍巡捕和密探、警察们看看周肃清的一身南洋华侨打扮,只好把他放过去了。周肃清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巧用外语作为对敌斗争的工具,又一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

周肃清几经周折,逃脱到香港后,香港军委负责人黄锦辉令周肃清马上到上海中共中央报到,说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将有新的重要任务交给他。周肃清没想到他此行竟是和黄锦辉的永别。1926年冬,周肃清住在周恩来广东南华银行家中时,经其介绍与黄锦辉初次相识,很长时间黄锦辉一直是周恩来的主要助手,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军事工作,广州起义时为省军委负责人之一、广州军委书记,和省兵委书记周肃清朝夕相处,一起工作,是周肃清最亲密的战友之一。1928年1月黄锦辉不幸被捕,1月31日英勇牺牲。

1955年周肃清、曲德秀一家在莫斯科合影

1927年冬周肃清来到上海中央报到,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见到周肃清十分激动,紧握着他的手说,肃清同志,看到你能活着回来真是太好了!中央有重要的工作要你去负责。1928年正月初,他作为中央巡视员被派往福建,并担任省军委主席,负责全省的军事领导和组建红军的重任。周肃清又踏上了新的征途,自此周肃清离开了他一生中参加革命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起点,曾四进四出、使之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红色热土——广东。

参考资料:

1.周太和、周凭栏、周冰洋:《周肃清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

2.《周肃清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1978年2 月14日第4版。

3.《 现代“苏武”周肃清》,《湘潮》2015年第12期。

4.《周肃清自传》,中央档案馆、中组部档案处,1955年。

5.《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7,中央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1982年印。

通信地址周肃清率领另外一些人几经辗转撤退到了香港。周肃清很快和香港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香港党组织的是一家竹织物品的商店。11月初,周肃清接到香港党组织的通知,党中央派他到广东,准备参加广州起义,于是周肃清第四次来到了广东。

猜你喜欢

广州起义军委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重庆谈判期间的军委通讯工作
多彩广州
广州起义中的手车工人
略论恽代英对广州起义的历史贡献
对《也谈对“军委参”的解读》的问与答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
广州起义中的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