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建市初期重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述略

2016-07-08广东张海燕郑杜贤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惠东县专项斗争惠州市

(广东)张海燕 郑杜贤



惠州建市初期重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述略

(广东)张海燕郑杜贤

惠州市毗邻香港,地处粤东沿海,历来是东江流域走私货物的重点地区。走私分子受暴利驱动,纷纷铤而走险。改革开放后,惠州地区走私活动时有发生,特别是设立地级市初期沿海走私活动更加猖獗,沿海一些集镇,出现公开倒卖私货的现象。有些机关、部队的个别人,也参加购私、贩私。有的沿海地区,已出现弃渔走私、弃农走私、弃工走私的现象,甚至发展到武装保护走私的地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惠州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的斗争,严惩了一批走私犯罪分子,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特别是惠州市原公安局长洪某林大量批准走私汽车入户的大案查处,成为建国以来第一个被处决的地级市公安局长,使走私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惠州重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的史实和成效,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惠州沿海地区走私犯罪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一)走私活动的主要特点

惠州沿海走私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发展变化时起时伏,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以前,走私出境以黄金、白银为主,入境的多为低档电子表、尼龙布、丝袜、收录机和自动伞等产品;第二阶段是1982年至1985年,这个时期走私出境的物品主要有生丝、兔毛、文物和药材等;第三阶段是1986年至建市初期,走私出境较少出现,主要是走私进口电视机、录像机、香烟、洋酒、摩托车和小汽车等高档商品,而且数量多金额大。从全市1989年至1992年查获的近5000宗案件的分析,走私犯罪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走私团伙化,形成购、运、销一条龙链条。1985年以前的走私活动,一般是单枪匹马分散进行,走私数额少、案值小。建市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走私商品逐渐高档化,投入资金也迅速增加,个人力量难以支持;加上走私贩私受到越来越严厉和频繁的打击,走私分子逐渐感到孤军作战难以得逞,于是便拉帮结派,结成团伙。有的拉拢一些群众集资入股;有的几个走私分子合股;有的是与境内企事业单位集体或个人合伙。这些走私团伙多数与境外走私分子合股,由境外走私团伙头子指挥,购买私货,用资金在境内收买“马仔”, 私货从境外海运到境内岸边,内地走私团伙接货后,迅速疏散销赃,形成购、运、销一条龙网络。这种团伙人员多,资金雄厚,关系广,行动秘密,难以查缉。一旦被缉私人员查获,他们便依仗人势,或围或冲。据查,惠东县白花镇就有4个团伙共60多人参加的走私贩私,他们有4条地下运私线,专门走私电视机、录像机和小汽车等高档商品。

二是走私成员全民化,从一般群众到国家干部,从自然人到法人,形成内外勾结的走私网络。沿海地区大多数居民有港澳关系,境内外亲友来往频繁,不少港澳人员利用这种亲缘关系进行走私活动。境内亲友或入股走私,或充当“马仔”,或从中帮忙、开船、搬运、引航、放哨等,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群众性的走私贩私活动。如惠阳县澳头镇金门塘村,全村105户中,80%的家庭有过走私贩私活动,全村劳动力466人,有200多人参与走私,占劳动力的43%。出现了弃渔走私、弃农走私、弃工走私的现象。同时,惠州市个别企事业单位承包企业也参与走私贩私:有的是给走私人员提供帐号证件;有的是从执法单位搞假发票,搞假罚款然后从社会上收购走私货;有的是直接与走私分子合伙走私。如1988年惠州西湖旅游贸易部和惠阳县联谊贸易公司到惠东县收购走私录像机980台,准备运送平潭机场到省外倒卖,在路上被公安部门截获。1988年少数企业倒卖非法拼装汽车,有一批或从康华、中汽和一些省的批文,或从假捐赠、真倒卖的批文,或由港商货柜偷运过来的非法组装汽车和走私汽车进入惠州市。如惠东金牛集团倒卖三台小汽车到广州。①李子武:《关于当前反走私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1988年11月30日,第40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三是走私犯罪活动暴力化,武力抗拒缉私事件常有发生。走私贩私分子为了逃避检查,不择手段与缉私部门对抗。不论是海上飞艇、陆上汽车、摩托车运载私货者都带有刀、棍、棒等凶器,一旦遇到缉私队伍盘查,他们就采取暴力手段冲关,冲不过关而被抓获的走私分子就纠集团伙成员和社会上的渣滓,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围攻缉私队,动刀、动棍或用砖块、石头殴打缉私人员,哄抢私货砸坏缉私车辆,绑架缉私人员。1990年1月,惠东县走私分子煽动群众200人对缉私人员进行围攻、殴打,致使7名缉私人员被打伤,两辆缉私车被砸。1991年惠东县还发生报复惠东县打击走私办公室副主任和稔山公安分局副局长的爆炸事件2宗。公安执法人员在缉私行动中,受较大规模围攻5次,10人(次)被打伤。1990年至1991年惠东县共发生此类案件共20件。②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惠州市志》(三),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72-3373页。

四是走私装备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先进。走私贩私活动日趋有组织、有头目、有计划、行动诡秘。无论在海上还是在陆上运载私货,前有侦探船、车,后有护卫力量,沿途设有关卡暗哨;艇上、车上走私分子家中有高频对讲机、“大哥大”等先进通讯工具,随时可相互通情报,组织指挥。在海上运载私货主要使用超速“大飞”和“中飞”,每艘“大飞”配有4至5部发动机,达1200至1500匹马力,时速高达80多海里。陆上长途运载私货,主要用汽车,也有用飞机空运,邮包投寄的,短途运载私货主要靠摩托车和小汽车。

五是走私手法多样化。走私分子为了逃避检查,除了死拼硬冲外,更多的是用伪装、欺骗战术。有的在海上利用报废旧木船运私货,船上设置暗室藏匿私货或在水下拖带私货;有的利用专用特制车如邮政车、救护车、工程车等运私货;有的利用部队、公安、武警特种车辆走私;有的利用假证件、假发票、假车牌走私。如1992年全市查获此类案件30多起,其中1月,惠东县公安查获9台走私小汽车中,有6台是挂公安、部队车牌进行走私的;3月22日,惠东县工商局查获一辆H34-12488车牌的部队油罐车有香烟3490条;3月,市工商局查获1台旧小车,是挂惠阳县公安局车牌的;4月10日,惠城区工商检查站查获广州某部队文化学校救护车K42-5287载有走私电视机24台;8月,惠城区公安查获1台旧小车就是某集团军V45-0181号的。③惠州市打私办:《1992年惠州市反走私工作情况汇报》,1992年9月,第6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因此,伪装欺骗、手法多变是当时走私贩私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缉私部门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走私活动的原因分析

建市初期,惠州市沿海地区走私贩私活动猖獗,屡禁不绝,究其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客观因素,也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

从社会客观因素看:一是沿海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是走私贩私活动赖于存在的主要因素。惠州市的惠阳和惠东两县毗邻港澳,海上陆上交通便利,沿海有十多个乡镇海岸线长达250多公里,有十个港湾、码头和沙滩,飞艇到香港只需1个小时,这给走私贩私活动提供了便捷的自然地理条件。此外,沿海乡镇的群众与香港居民历来来往密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家庭都有亲友在港澳。惠阳澳头金门塘村,只有105户893人,而在香港居住谋生的原金门唐人就有2000多人,这些人多数是1979年前偷渡过去的,其中不少人无固定职业,因而,一有机会他们就与大陆亲友合伙搞走私贩私活动,这是沿海地方走私贩私活动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二是国内外、境内外商品差价悬殊。我国工业科学技术市场的暂时落后,社会需求量大,而商品质量与价格和港澳地区的差别悬殊,这些因素,是走私贩私活动存在的客观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经济发达的港澳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带来了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差异,而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使走私分子走私进口商品有了销售市场,如走私进口家用电器和小汽车商品,就是例证。三是暴利是走私贩私活动的重要原因。因商品价格悬殊的客观条件,两个市场与两种价格,加上我国在外贸管制政策上实行高关税、严控制,这就使走私有巨额利润可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意识也越来越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不良社会风气在蔓延,“有钱就有一切”、“只要有钱赚,什么都可以做”的糊涂观念成了走私贩私分子的顺口溜。可见,高额利润致使一些人忘乎所以,铤而走险,专门从事走私贩私活动。

走私贩私活动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客观原因,还有其不可忽视的主观原因:一是忽视思想教育,法律意识淡薄。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干部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有些地方的领导,只注重抓生产,抓致富,忽视或放松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法律党纪的教育。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对走私贩私活动的危害性、破坏性认识不足,对反走私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群众把走私贩私当作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一些乡镇干部把群众走私贩私当作是“做生意”,法律意识不强,因而纵之忍之。二是党内对腐败现象纵容助长了走私贩私活动。改革开放初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腐败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属少数,但影响很坏,危害极大。其表现之一,有个别企事业单位,甚至机关、团体、军队的有些部门为了局部利益,公然参与走私贩私活动。这些单位投资大、牌子硬、关系多,打着合法的旗号,同内外走私人员互相联系,互通情报,收购走私货物或直接参与走私,使走私贩私活动愈演愈烈。表现之二,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被走私分子拉下水或见利忘义,参与走私或收受贿赂,为走私分子提供方便,开脱罪责。表现之三,个别缉私部门人员参与走私、护私,或以情代法,成为走私分子的“内线”和“耳目”。这些犯罪行为在客观上直接起到了纵容、支持走私贩私活动的作用,助长了走私贩私犯罪的嚣张气焰。三是政策上存在漏洞,管理体制出现混乱,案件处理难,造成了执法不严、以罚代刑、打击不力的现象,滋长了走私贩私歪风。

二、打击走私活动的措施及成效

1991年4月,惠州市委书记朱友植,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社会各界对惠州经济发展很感兴趣,各新闻媒体纷纷采访惠州市的人大代表。同时,对惠州市的走私问题,反映也比较强烈。港澳代表在人代会的发言提到惠州沿海地区走私问题,特别是走私汽车问题,过去是走私香烟、电视机、家用电器,现在香港人的私家车不少成为了犯罪分子的猎物。新华社香港分社周南社长也提到这个问题。走私汽车入境后,有的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倒卖,有的已在省内入户领牌,这不仅危害惠州市的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而且直接损害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会议期间,广东省人大主任林若将中央有关部门转下来的材料给了朱友植,提到惠州市的惠东县和惠阳县走私问题严重。①惠州市委办:《市委书记朱友植在惠州市反走私专项斗争动员会上的讲话》(惠指008号),1991年5月8日,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可见,走私活动猖獗已经成为惠州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惠州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为此,惠州开展了一场全民动员、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打击走私犯罪行动。

(一)开展反走私的宣传教育

建市初期,为了打击走私活动,惠州市委要求全市各地要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反走私宣传教育,使群众认清走私贩私的危害性,纠正把走私看作是“生财之道”、“脱贫致富的门路”的错误认识,从而提高反走私斗争的自觉性,检举和揭发走私贩私行为。各县(市)公检法机关对重大走私犯罪案件要积极侦查,及时破案,大张旗鼓地公开处理。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公布一批受党纪、政纪处理的企事业单位走私案件。新闻单位配合这场反走私斗争,适当报道查处的案件。1990年,惠东县属有关部门和沿海各乡镇共举办法律宣传栏34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3次,共1340多人,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惠东县1991年5月至9月,全县共出动宣传车28车次,张贴宣传标语3967条,出版宣传栏27个,印发各种宣传资料2150份,设置举报电话10个,举报箱20个。①惠东县打私办:《惠东县1991年1至9月反走私专项斗争基本情况及今后的工作意见》,1991年9月21日,第144页,惠东县档案馆馆藏档案。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反走私教育、法律教育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抵制走私贩私的自觉性。在1991年为期5个月的反走私专项斗争期间,有1260多名干部群众积极揭发或主动交代走私贩私问题;有209人主动退出非法所得,交出走私运输工具和通讯器材共221件。②惠州市打私办:《惠州市1991年打私工作总结》,1991 年12月20日,第20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干部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开展反走私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张旗鼓开展反走私的专项斗争

为了重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全市坚持“海上查、口岸堵、市场管”的作战方针,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的专项活动,其中,1989年和1991年的专项斗争,打击的力度相当大,效果也非常明显。

1989年4月12日至14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林若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针对走私的严重问题,会议就沿海重要市、县开展打击走私工作作了部署,会议决定,在全省集中几个月时间开展打击走私的斗争。要求:打击走私工作要由各级党的第一、二把手亲自抓;各缉私部门、司法机关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到教育、打击、惩办、整顿、治理“五管齐下”,搞好综合治理。③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大事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6页。

海关缉私人员正在船上认真检查

根据全省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1989年5月3日,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打击走私贩私违法犯罪专项斗争的通知》(粤办发 〔1989〕9号),《通知》指出:省委、省政府决定于1989年5、6月份开展打击走私贩私违法犯罪的专项斗争。打击的重点地区是沿海和海上的市、县,包括全省12个市以及21个县(区)。其中包括惠州市的惠东县和惠阳县。行动总的要求是:海上抓、岸边堵、陆上查、市场管,实行“教育、打击、惩办、整顿、管理”“五管齐下”的综合治理。这次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5月上旬,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调配力量,调查摸底排队,排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案件和重点对象,做好准备;第二阶段5月下旬,以打击为主结合进行教育、整顿;第三阶段6月份,以教育、整顿为主结合处理案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同时,省及各市、县要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这次专项斗争。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市开展了打击走私的专项斗争。1989年4月初至5月中旬,惠州市打击走私斗争取得第一阶段成果。全市共扣留审查走私贩私人员18人,查获大案要案5宗,扫荡私货集散地一处,捣毁私货黑窝点4个。查获大案要案5宗:一是4月22日,九龙海关在青洲海面抓获惠东走私船1艘,截获走私出口鳗苗90公斤,价值约75万元。九龙海关已将船上扣留的4名案犯移交惠东处理。二是4月24日,惠城区公安分局在东江大桥,查获增城县麻东镇农民单伟良、单永强、郭耀其3人,从海城购买300盒淫秽录像带。三是4月26日,惠东县打私办联合缉私组在广汕公路白云路段,查获陆丰县东海镇居民郑少阳、司机陈水旺2人,从陆丰贩运300盒淫秽录像带到宝安县销售。四是5月3日,根据群众举报,惠东县检察院赴平海镇甲沙场码头,拦截货车3部,查获尼龙布444件。据查,这批走私尼龙布是一位姓黄的港商和卢桥(港口人)通过福建运输船(龙航16号)从香港运入,伪称是港口制衣厂和稔山镇稔达制衣厂的货物,用于来料加工。他们利用伪造的公章、报关入平海镇甲沙场码头,先后两次运货1328件,价值80多万元。五是5月11日晚,惠东边防160艇,在惠东县港口海面抓获1艘无船号的香港走私船,缴获希尔顿香烟258箱,价值40多万元,在船上共有3个香港人,其中,吴某发、叶某根被抓获,1人逃跑。①惠州市打私办:《情况反映》,1989年5月14日,第1 至3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反映惠州走私严重问题,1991 年4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惠州市的惠阳县、惠东县开展区域性反走私专项斗争。为此,5月8日,惠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反走私专项斗争动员大会,市五套班子领导及市直机关副科以上干部、各县(区)负责人、沿海乡镇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决定惠州市及惠阳、惠东两县成立反走私专项斗争指挥部。这次专项斗争分为二个阶段:5月至7月为第一阶段;8月至9月为第二阶段。动员大会由市委书记朱友植主持,省、市有关领导进行了动员。惠州市反走私专项斗争总指挥由市长李近维担任。为了充实开展专项斗争力量,从省机关抽调130多名干部、市及县抽调150多名干部组成十个工作组,进驻沿海13个重点乡镇。从省武警防暴队调动了两个中队250官兵驻扎惠东县和惠阳县。从海警、边防、海关抽调46艘船艇和481名缉私队员组成海上联合缉私队,狠狠打击海陆走私贩私活动。②惠州市打私办:《惠州市1991年打私工作总结》,1991 年12月20日,第17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8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直机关反走私专项斗争第二阶段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朱友植主持了动员大会,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市长李近维指出,惠州经济发展根本用不着走歪门邪道。③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惠州市历史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为了巩固惠州反走私专项斗争第一阶段的成果,1991年8月30日,广东省打私办制定《大亚湾、大鹏湾海上打击走私联合行动方案》(粤打私字〔1991〕第26号)。《方案》提出,联合行动的任务:是集中力量,采取定点围困与堵截相结合,虚实并举的战术,重点是打击前期漏网的大飞艇、小摩托艇、渔船偷运走私货物活动。这次联合行动,由广东省打私办负责组织和协调,行动期间委托惠州反走私专项斗争指挥部统一指挥。

1991年惠州市反走私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全市共收缴走私大飞艇185艘,艇尾机171部,对讲机110部。海陆缉私行动抓获运载私货的船只23艘,摩托车93辆,罚没总值1906万元。查处走私贩私案件300宗,其中大案6宗,收审、逮捕一批案犯。④惠州市打私办:《惠州市1991年打私工作总结》,1991 年12月20日,第18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通过这场反走私专项斗争,惠州沿海地区猖狂的走私贩私活动基本得到控制,社会秩序有了好转,生产及其他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三)集中力量抓好走私贩私案件的查处

走私贩私案件的查处是震慑走私分子的重要手段。1991年3月8日,中共惠州市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研究抓好惩治腐败问题,要求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特别是领导干部参与走私案件的查处,以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根据1991年4月全国人代会港澳代表反映广东省汽车走私严重问题,4月24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查处走私入境汽车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1989年以来,我省沿海地区走私汽车活动日趋严重,香港的犯罪团伙与内地犯罪分子互相勾结,把大批走私汽车偷运入境,其中一部分是在香港盗窃来的赃车。走私汽车入境后,在省内进行倒卖或违规入户,严重危害全省的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损害了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走私和倒卖走私汽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打击,依法从严查处。①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大事记》,第572页。6月1日至2日,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来惠州市检查工作,听取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反走私斗争的汇报。谢非听取汇报后指出:“要重点搞清楚内外勾结走私的情况,要全面查清楚问题,严肃处理,以教育机关干部”。②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惠州市历史大事记》,第35页。

在全省查处走私入境汽车问题过程中,发现惠州市原公安局长洪某林违规批准走私汽车入户的问题。经惠州市检察机关立案查明,洪某林自1988年6月至1991年4月担任惠州市公安局长期间,先后利用职务之便批给私人和一些单位的走私汽车入户多达960辆,其中洪某林亲笔签批的就有383辆。洪某林在批车入户过程中,大量收受贿赂。更为恶劣的是,洪某林明明知道这些要求批准入户的汽车是走私汽车,明明知道一些不法分子所持的有关证件是伪造的,但他为牟取私利,竟然有求必应,一一批准。在广东省公安厅发现这个问题并一再向洪某林提出警告时,洪某林仍置若罔闻,变本加厉。广东省检察机关和广东省公安厅及时审查了洪某林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惠州市检察院于1991年8月以受贿罪将其逮捕。经查明,洪某林非法收受当事人物品及金钱折合人民币37万多元、港币99万多元,另有来源不明的人民币78.7万余元、港币142.6万多元。③惠州市档案馆:《惠州改革发展实录》,2005年10月,[2006]惠印准字第2号,第80页。1993年9月8日,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洪某林被控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于9月11日一审判处洪某林死刑。10月29日,二审依法以上述罪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赃物和财产。④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惠州市历史大事记》,第33页。这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个被处决的地级市公安局长。

在查处洪某林违规批准走私汽车入户案件的同时,1991年惠州市还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对全市5宗大案进行查处:一是惠东县物资所属非法收购、买卖走私汽车案。二是惠东县公安局部分干警参与走私活动的案件。三是惠东县稔山振兴贸易公司倒卖走私家用电器案。四是惠阳县澳头镇东升村走私艇撞沉海关缉私艇案。五是惠东县白花镇违法人员围攻殴打缉私人员案。

建市初期,惠州市开展反走私斗争,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开展反走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反走私思想觉悟;通过开展反走私的专项斗争,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社会秩序明显好转;通过查处走私腐败案件,特别是洪某林案件的查处,增强了干部群众反走私的信心。

三、惠州建市初期反走私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抓反走私工作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走私与反走私的斗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反走私斗争涉及走私案件来看,既有法人走私,也有自然人走私,还有内外勾结团伙作案;既有走私分子背后操纵的大案要案,也有一些分散的“蚂蚁搬家”式的小案件;既有化整为零进行走私,也有化零为整的走私案件。其斗争时起时伏,时断时续,屡打不止。因此,反走私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各部门参与,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尽其职,企业自律配合支持,群众积极参与,完善法律制度,强化舆论引导,各方齐抓共管”的格局。惠州市在开展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村、镇基层组织的作用。整个实施过程由市、县、镇、村委、自然村五级共同组织实施,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局面。市还组织海关等职能部门深入到各单位开展有关工作,真正做到了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在基层建立了各种长效机制,如村镇建立了八项制度、上下联动机制、左右联防体系等等,都有效防范了走私犯罪案件的发生,确保了一方平安。

(二)抓反走私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工作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强调高速、持续、协调发展。打私工作,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打私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惠州市委市政府在开展反走私工作中坚持一手抓打私,一手抓经济发展。在反走私专项斗争中,驻队工作组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资金、设备、技术、生产服务等困难;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产,办实业,走劳动致富之路。据不完全统计,1991 年5月至12月,省、市、县联合工作组所在13个乡镇,投入农业生产资金近1000万元,购买维修渔船276艘,使海洋捕捞、网箱养鱼和海盐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惠东县铁涌镇好招楼管理区九十年代初成了远近闻名的走私贩私活动场所和私货集散地。该区427户,共2470人,其中有250户,共490人参与了走私贩私活动,有330亩水田出钱雇请外地人代耕,70多亩旱地丢荒,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1990年管理区粮食减产。1991开展专项斗争以来,该区干部群众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认清了走私的危害性和反走私的重要性,已复耕40多亩田,收回雇人代耕的水田175亩,兴办4个果场,3个虾场,复办渔场2个。①惠州市打私办:《惠州市1991年打击走私工作总结》,1991年12月20日,第23页,惠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三)抓反走私工作必须树立正气,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惠州缉私人员在海上巡逻

在反走私工作中,惠州市委、市政府很重视查处走私案件工作,在中央和省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法严厉查处走私犯罪的罪魁祸首,并判处原惠州市公安局长洪某林死刑,立即收到了杀一儆百之效。对发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结的地区和单位,由省、市组织专门力量直接查处,加强对办案工作的指导。对大案要案,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对涉及多部门、多地区的重大案件,有关地区和部门联合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建立打击走私通报制度,以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查处案件力度。对于尚未结案的大案要案,抓紧结案,依法处理。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及时曝光,以增强打击走私的威慑力,同时也教育了干部和群众。

打击走私绝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因此,我们真实地回顾惠州建市初期重拳打击走私犯罪活动,总结反走私的历史经验,有助于以史鉴今,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惠东县专项斗争惠州市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攻坚战
浅析惠东县鲤鱼岭泵站吹砂围堰施工技术
第七届华夏诗词奖颁奖大会在广东惠东县召开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