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仲勋的韶关情结

2016-07-08广东刘国丽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瑶山仁化县丹霞山

(广东)刘国丽



习仲勋的韶关情结

(广东)刘国丽

习仲勋在1980年和1987年间,曾两次到韶关地区多个县进行调研。在任职广东期间以及调任中央之后,他始终情系韶关人民,关注和支持韶关地区的事业发展。习仲勋与韶关的情结,为韶关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韶关人民永远铭记心中。

一、调研推广清远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经验

1978年,清远是韶关地区的一个县。这一年,清远县委、县政府在国营企业推行的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举措(此举措后来总结为“清远经验”),引起一些人的反对,认为企业利润包干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发放奖金是资本主义的“物质刺激”。在“清远经验”面临“胎死腹中”的情形下,1980年7月5日,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在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应彬和省经委、省财厅、省计委、省轻工业厅等部门负责人及韶关地市领导马一品、李海涛、樊志刚等陪同下,到清远县,调查研究工业经营管理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县城房屋统建和农业经营管理五定一奖问题,重点是调查研究工业经营管理超计划利润提成奖问题。习仲勋一行深入工厂、车间、班组,找干部、技术人员、工人进行调查研究,历时三天,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让参加调查研究的同志发表看法和意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仲勋指出“清远经验”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新生事物,应该肯定、支持。习仲勋在7月15日结束韶关地区的调研工作,回到广州,在省委开会研究形成决议,取得了统一意见,做出正式决定,在全省推广清远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经验,并在《南方日报》发了社论。没有习仲勋敢为人先的决心和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就没有“清远经验”的推广、实施。“清远经验”不仅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当时除了新疆、西藏、台湾之外,其他省份都派出人员到韶关清远县参观学习),也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有关部委的重视。1982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肯定了“清远经验”,韶关地区内的国企改革方案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二、赞赏县委书记,关心丹霞山旅游区开发

1973年后,张帼英历任中共广东省仁化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书记。张帼英任仁化县委书记期间,大刀阔斧创新改革,不畏人言,锐意进取,使仁化县在改革开放之初即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敢于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苏修特务”的当时“靠边站”的知识分子、水利工程师设计、施工、指导建设高坪水库,使得高坪水库成为我国第一个用水冲积而成的水坠坝。至今,高坪水库的质量、功效仍然令人瞩目。仁化县是全国第一批进入农村电气化的县。在张帼英和县委班子的领导下,仁化县人均生产、贡献粮食全省第一,木材、毛竹生产贡献全省第一。习仲勋在1980年第一次来仁化县视察检查工作,张帼英向习仲勋全面地汇报了仁化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建设的情况,并就普及小学教育、武装民兵建设等问题作详细的汇报,习仲勋非常满意,对仁化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赞赏了张帼英,他即兴地说:“古代的穆桂英只会打仗,现在的穆桂英文武双全。全市是唯一的,全国也是不多的。”1982年全省山区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仁化县召开,仁化县农民人均分配水平、山区文化建设名列全省前列。仁化这个粤北小县城逐步为世人熟知,张帼英也从仁化县这个基层的地方,一步步晋升到重要的领导岗位,先后任广东省惠阳地委副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帼英的成长离不开习仲勋的支持、帮助、影响和教育。

1984年元旦,仁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境内的丹霞山,并首先要把丹霞山的山大门建起来,派副县长钟波等人前往北京,请习仲勋题写“丹霞山”山名镶嵌在准备兴建的丹霞山的门楼上。钟波副县长等三人去到北京,在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张帼英的引领下,见到了德高望重的习仲勋。习仲勋的一句话:“帼英同志来了,广东同志来了!”令在场的钟波等人倍感温暖。接着,钟波副县长向习仲勋汇报了丹霞山的开发问题,并请习仲勋为丹霞山题字。习老听到请他为丹霞山题字,顿时笑了起来。说:“你们开发丹霞山很好,应该努力去做,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们就另请别人写吧!”张帼英及时地接过话来说,习老您是去过丹霞山的,那里的地形地貌独特,风景非常好,发展旅游业很有前途,为它题字,定会为丹霞山增添光彩,提高丹霞山的知名度,影响是很深远的,您就成全我们吧!经过一再恳请,习老就问:“题什么字?”张帼英、钟波等人一齐回答说,就题“丹霞山”三个字。最后习老说:“我的字写得不好,试试吧!”

二个月过去后,张帼英向仁化县政府转来了习老题写的两条长30公分、宽10公分的“丹霞山”三个字条幅的墨宝,并附有:“字写好了,你们研究是否可用,最好不用”短信。后来,新建的丹霞山门落成时,习仲勋所题的“丹霞山”三字镶在门楼上,为丹霞山增添了不少光彩,更加让人感受到习仲勋关心基层的品质,更加体现出“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毛泽东语)的风范。

三、重视关心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事业发展

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习仲勋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他在1979 年9月的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第七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对少数民族地区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培养民族干部,三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0年7月11日,习仲勋来到乳源考察,当时,乳源县委常委、必背公社党委书记盘才万向习仲勋作了题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住人文地缘优势》的汇报,习仲勋听后,对瑶区的“林、水、植、景、文”五大优势作了具体的论述。接着,习仲勋书记说:“乳源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原来基础就不好,自然条件比较差,要尽快摆脱贫困,就要努力干,领导还要多关心,中央还要给政策,切实落实党的少数民族政策。”

1979年后,盘才万历任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县长等职,在习仲勋书记的谆谆教导、关心下,领导全县人民,使乳源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昔日瑶山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穷乡僻壤,已经被“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旅游强县”等美誉代替。

1987年6月,盘才万去北京办事。当习仲勋获悉盘才万来京后,邀请盘才万来自己家中作客,仍然把乳源经济发展的每一件事记挂在心头上,询问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地方财政收入、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致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等,盘才万向习仲勋一一作了汇报。习仲勋就是这样,一贯以来都很愿意倾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地情、民情关怀备至,真是百听不厌。1988年冬,乳源县为了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密切世界瑶族文化交流,拟在北京艺术馆举办一个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瑶山明珠——乳源摄影艺术展”。盘才万找到了习仲勋,在习仲勋的大力支持下,使一个拥有17万瑶、汉族人民的山区少数民族县举办的摄影艺术展,能够在北京艺术馆里展出。摄影展开幕时,盘才万向习仲勋致谢,并邀请他为艺术展剪彩。习仲勋说:“其他展览我一般都不去的,而你们乳源少数民族的艺术展我一定要去!”就这样,习仲勋亲自为乳源县少数民族摄影艺术展剪了彩,为被誉为“粤北瑶山的一颗明珠”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视察乐昌大瑶山隧道,鼓舞工人的士气

乐昌大瑶山隧道位于韶关市西北乐昌坪石镇境内的京广铁路上,自北向南穿越大瑶山,全长14295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已通车的最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其长度在世界铁路隧道中列第10位。

1987年3月9日,习仲勋在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士杰、韶关市原市委书记李海涛、韶关地委原书记马一品、韶关市市长蔡森林,以及乐昌县委书记陈权、县长汤彤海等陪同下,来到隧道出口端工地,听取了铁道部隧道局局长钱焕奎的汇报。尔后,已经73岁高龄的习老不顾隧道所处的地质复杂的危险,来到隧道掌子面,在雨帘似的涌水中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隧道深处的工作面,认真察看了施工情况,观看了台车打眼的过程,询问了涌水等问题。当时大瑶山隧道正洞还剩下70米未贯通,陪同的省、地(市)领导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担心习老的安全问题。习仲勋神态自若,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他高度赞扬了隧道建设者们在地质结构复杂,岩石风化严重,断层众多,涌水量大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百折不挠地挖掘、奋战,征服了地质断层,艰苦奋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克服施工中的最大难题,使工程进展顺利,有功于全国人民,还叮嘱他们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越要依靠科学,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习老又关切地询问工人生活情况,提议工人们在工作之余,在山沟里,要多搞一些娱乐活动;他还和青年工人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个人成长情况,勉励青年工人在大瑶山这所大学校中锻炼自己,学习本领,为四化多作贡献。他对陪同前往的韶关市领导说:“你们要多关心、多帮助他们”。听了习老亲切朴实、平易近人的话,在场的干部、工人都受到了激励。走出隧道,习老一行又和隧道局领导职工合了影,并签名留念,习老签名后说:“我向战斗在大瑶山隧道的全体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并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

1987年3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前排右三)视察大瑶山隧道施工现场。

大瑶山隧道是京广铁路南段最关键的咽喉,开挖大瑶山隧道动用了4000多名工人,历时5年,于1987 年5月6日贯通。大瑶山隧道的开通,缩短铁路路程近15公里,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内地的交通联系。自开通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每天有230多趟列车驶过,平均5分钟左右一趟。一列列南来北往的列车呼啸而过,为旅客的平安出行、货物流转带来便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瑶山隧道圆满贯通,凝聚了隧道建设者们的心血、艰辛,也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兢兢业业、关心劳动人民的高风亮节、赤子情怀。

五、走基层听民意,关心民营企业与民同乐

1987年3月9日,习仲勋到乐昌视察了大瑶山隧道后,来到了古佛岩参观。习仲勋说:“我在广东当省委书记时没有来过乐昌,这次可算是来补课了。”习仲勋等人游完了古佛岩,即乘车到乐昌县政府大院。当习仲勋下车看见地上有烟头,就俯身捡拾起来,一会儿就拾起好几个烟头。虽然习仲勋没有批评作指示,但他的行动却起到一种比语言更为有效的作用。习老似乎看到了大家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便和颜悦色地说,来,来,来,我们都到县政府大楼前,排好队,照张相好不好。习仲勋的话,立刻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大家都聚集到政府大院合影留念。习仲勋来乐昌视察的时间不长,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

习仲勋还到曲江看望了民营企业汽车修理厂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农村养鸽专业户。在3月11日上午8点,习仲勋等人来到了马坝镇专业户甘世雄的汽车修理厂。当他得知甘世雄是该镇龙岗塔下村农民,是有名的“汽车维修大王”的情况后,十分高兴并兴致勃勃地深入厂房察看。上午9点多,马鞍山背的“富民鸽场”主人曾祥福在门口已等候多时。当靠养白鸽起家的专业户曾祥福详细地介绍了他在曲江县科委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发展养鸽、种果、养猪业的经过时,习仲勋听得十分认真,他高兴地对曾祥福说:“你可以成为一个养鸽专家啰!”一、二十分钟过去,习仲勋与主人交谈兴致正浓,从家庭成员、文化状况、政治、生活等方面说起,习仲勋随和地问:“你是不是共产党员?”曾祥福认真地回答:“是!”习仲勋接着说道:“共产党员应该听党的话啰。”当得知曾的爱人还是个文盲时,便对曾祥福说:“你一日教一个字,解决她的文盲!”在旁的人听到习仲勋如此关心党的组织建设,重视对专业户素质的培养提高,也同样深受教育。将近一个小时过去,在离开鸽场之际,习仲勋凝视门口“富民鸽场”这块牌子,想了想,用征询的目光对曾祥福说:“我给你改个名字好吗?”曾祥福应道:“好!好!”接着习仲勋微笑着说:“那就叫‘夫妻鸽场’吧!”

1987年3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前排右二)在曲江县马坝镇考察私营企业,并到养鸽专业户曾祥福(前排左二)家体察民情。

离开鸽场后,习仲勋等到“马坝人”出土遗址、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地狮子岩参观。在参观之后,有一群来旅游的青年主动向习仲勋等一行挥手,习仲勋也边走边热情挥手致意。当习仲勋与陪同的领导同志、其他工作人员合影之后,先前与习仲勋打招呼的那群青年男女也趁热闹前来围观。习仲勋得知他们是韶关市某厂工人,利用假日集体组织来狮子岩旅游,他高兴地说:“很好!大家娱乐娱乐,轻松轻松。”工人们也得知他是原省委书记,更是欢呼雀跃。在习仲勋的建议下,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猜你喜欢

大瑶山仁化县丹霞山
仁化县千亩新品种玉米进入采收期
广西大瑶山社垌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以新众金矿区为例
仁化县助力环丹霞山环境整治
广东仁化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主导产业选择
仁化·丹霞山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情系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