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铜陵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2016-07-08张荣天
管 晶,张荣天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铜陵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管晶,张荣天*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要:基于产业转移视角下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相结合的研究不足,从产业转移的空间视角研究出发,选取铜陵作为典型案例地,探讨产业结构在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下的演化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拓展了地理学在产业、城市领域的研究视角。结果表明:2008年以后,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承接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上,且开发区成为承接转移的主要空间载体;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铜陵城市外部形态迅速扩展,并从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交通布局、内部环境四个方面促进城市内部结构发生重构;政府、市场及社会经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未来铜陵城市发展方向为外部向东北部继续拓展,内部进行横向填充为主。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铜陵市
产业转移的发生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密不可分,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化和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会产生巨大影响,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1-2]。因此,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定会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
目前,国内外学者单独讨论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较少,这些研究往往将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3-5]。国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产业在城乡之间转移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其中R.A.埃里克森(Ericksen)通过对美国14个特大城市的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外扩散的情况进行研究,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与结构的演变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外溢-专业化阶段、分散-多样化阶段和填充-多核化阶段[6];弗里德曼(Krugman)结合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佩鲁的增长极学说,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随产业结构发展的演化模型[7,8]。国内目前就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多以长三角或珠三角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为研究对象[9-11]。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徐海燕等将珠三角产业转移划分为起始萌芽、快速增长和调整提高三个阶段[12];毛世萍等以集聚扩散理论作为产业转移的原因,通过详细对比广州市历年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广州市产业转移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作了探究[13]。总体而言,国内对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8年以后才陆续展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特征和影响[14-17],缺乏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强化产业转移的空间视角,以铜陵市为案例地,就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些探索,以期为铜陵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通过合理的产业承接和土地利用,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研究区概况。铜陵市毗邻长江,位于安徽省中南部,辖3区1县,是皖江城市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成员。2013年末铜陵市人口74.23万,国土面积约111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0.80%左右,2013年生产总值680.6亿元,人均GDP2.75万元,城镇化水平77.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表1所示)。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 亿元。铜陵市地处长江铜铁成矿带上,以有色金属铜矿著称,已发现的矿产地115处,但逐步枯竭,2009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图1 铜陵市区位分布图
区域人口(万人)面积(km2)城市化水平(%)GDP(亿元)城镇人均GDP(元)铜陵市74.23111377.6%680.6091687.99安徽省6928.5313960047.9%19038.8727478.95
2.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研和相关统计年鉴。首先,通过2014年9月10日-13日至铜陵市科技局、发改委、国土局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获取铜陵市招商引资数据和建成区图等数据。其次,市域内的其他人口、经济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根据需求对部分数据进行了必要计算处理,力求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二、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特征
本研究以招商引资数据表征产业转移数据,通过铜陵市历年利用内外资金额和历年招商引资项目及金额的数据分析,得出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变化情况。
1.2008年以来产业承接力度不断加大。内资的利用是铜陵市产业承接资金的核心组成部分。2013年铜陵市利用内资金额已达到682.4亿元,年增长率18.1%。2009-2013年内资利用年均增长116.3亿元,年增长率为28.3%,这说明铜陵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力度逐年加大。其中2009年内资利用增长最快,相较于2008年,增长率达到94.5%,增长接近一倍,这主要因为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产业转移明显加速。
表2 铜陵市2009-2013年利用内资情况
外资利用方面,由图2可以看出铜陵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00-2007年增长相对平稳,年均增长936.8万美元;2007-2012年呈现明显加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6143.6 万美元;2012-2013年则又趋于平缓。从总体上看,2000-2013年铜陵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由1320万美元提升到50098万美元,增长了近4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32.3%。这说明铜陵市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力度也逐年加强。
图2 铜陵市2000-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图
同实际利用内外资的快速提升一致,2009-2013年铜陵市招商引资在项目个数和投资到位金额方面都比之前有显著提升,(2008年铜陵市招商引资项目数和投资到位资金分别为172个和72.1亿元)。期间,招商引资项目个数由517个增加到1190个,总资金由142.1亿元增长到618.7亿元。其中,国外及港澳台投资项目数有较大波动,2009-2013年分别为10个、7个、6个、3个和10个;投资到位资金不断增加,由2009年的15.9亿到2013年的30.7亿,增长了近一倍。市外国内方面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到位资金都不断上升,投资项目个数由2009年的507个到2013年的1170个,增长了一倍多,金额数增加更是迅猛,提升了近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6%。
表3 铜陵市2009-2013年招商引资情况
2.产业承接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由表4看出,铜陵市承接产业的重心落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09-2013年,铜陵市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分布个数比和金额分布比分别是3.1:32.3:64.6和1.3:46.8:51.9。铜陵市招商引资的单位项目到位资金也有很大差别,第一产业类,1966.889万/个;第二产业类,6665.09万/个;第三产业类3699.811万/个。
从近年变化来看,铜陵市招商引资不同产业分布类别在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额上都保持平稳增长,5年内未出现太大波动。其中第三产业承接态势增长最快,年均到位资金额增速达41%,招商引资项目个数也一直是三次产业中最多的,并且差距在不断加大;第二产业承接量增长则相对平稳,年均到位资金额增速为28%;第一产业的年均到位资金额增速为35.8%,但产业承接的项目个数很少,到位资金也有限。
表4 铜陵市2009-2013年招商引资三次产业比例
3.开发区成为承接转移的主要载体。2009年以来,铜陵市各开发区对外资及省外境内资金的利用迅速加强。2013年铜陵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6185万美元,占全市该指标52%;实际利用省外国内内资285.74亿元,占全市该指标的70.46%。其中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由于尚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实际利用外资、内资的占比分别为9.84.%,7.61%。可见,开发区是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空间载体。
表5 铜陵市各开发区发展情况
三、承接产业转移对铜陵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
铜陵市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起始于2009年,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取性,本研究以2005-2013年为研究期,通过对2005-2009、2009-2013年两个研究时段铜陵市城市空间变化的对比分析,以揭示铜陵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时期其城市空间变化的特点。
1.铜陵市外部空间形态变化。由图3可以看出,至2006年,铜陵市的空间形态总体呈现出南北向带状布局的特征。这主要因为,铜陵市长期以来一直把沿江发展作为其空间扩展的主基调。2006-2008年铜陵市仅略向北部和东部较少的扩展,城市空间形态也未出现明显变化。在2008-2010年,铜陵市的空间形态出现了较大变化,不仅向北将经济开发区的范围拓展至长江边,并且迅速向东扩展,围绕西湖建设西湖新区,沿芜铜高速建设东部新城。整个城市沿长江和芜铜高速布局,空间形态呈倒“T”型。在2010-2012年,铜陵市空间形态仍在持续变化中,铜陵市东北部出现了新飞地,主要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高铁站的建设,城市的空间形态变为反写的数字“4”型。
图3 铜陵市建成区变化图(2006-2012)
通过图3的展示,可以看出铜陵市2006年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变化,但由于图幅有限,图上内容并不能完全代表铜陵市实际建成区空间,只作为空间形态变化的大致示意图和描述依据,并未运用定量化手段,以避免结果的失准。为完善结果的分析,此处再运用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公式,对铜陵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进行定量测算,具体公式如下:
Mue=△Uj/(△tj*sj)*100%;Iue=△Uj/(△tj*s)*100%
式中:Mue为扩张速度,Iue为扩张强度,△Uj为j时段建成区扩展面积,△tj为j时段的时间跨度,sj为j时段初期建成区面积,s为辖区面积或参考面积。
表6 铜陵市2005-2013年空间扩展速度与强度
通过表6可知,2009-2013年,铜陵市城市空间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城市建成区的年均增长面积达到4.56平方千米,相当于2005-2009年均增长面积(2.36)的近2倍;城市扩展速度为6.124,代表铜陵市每年的建成区增长相比上一年度扩大了6%左右,比2005-2009年城市扩展速度(4.5683)提升了近一倍;扩展强度为0.4097,代表铜陵每年新增建成区面积占行政区划总面积的0.4%左右,和2005-2009年的扩展强度(0.2120)相比,提高了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05-2013年间,铜陵市建成区面积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中,而2009-2013年的增幅远远高于2005-2009年,这是因为2008年之后,随着铜陵市开始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铜陵市相继建成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多个开发区。整体来看,以开发区为纽带,承接产业转移对铜陵市外部空间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加速了整个城市的空间扩展。
2.对铜陵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1)城市功能分区。2008年前铜陵市东、北、南三面已经形成经济技术、大桥、狮子山、金桥工业园等几个开发区,但各个开发区相对独立,产城布局较为混乱,配套设施不全,市区(铜官山地区)承担了生活、生产、文化、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城市结构高度集中,功能分区不明。
2008年以后,城东地区居住、商务新区、新火车站,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高铁新区相继动工建设。城市空间在大幅向东和东北方向拓展的同时,各区域功能划分和空间结构也发生着变化。2009年,铜陵市开始对老工业基地扫把沟及周边滨江工业区进行迁出改造。根据老城区的“退二进三”和地缘特点将城市整体功能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不同局部的组团功能,实现城市在大空间的重新整合,形成明显的分区特色。目前,铜陵市天井湖地区是全市政务中心,文化中心;西湖新区是科教、体育产业的集聚地;铜官山区中部是全市的核心商务区和文娱休闲中心。建设中的东部新城将作为铜陵市的副中心,集居住、商务、娱乐等功能,辐射周边的狮子山开发区,金桥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高铁片区。各区域功能分区,错位发展。
(2)城市用地结构。土地利用是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本纽带,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定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自2008年铜陵市开始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以来,2009-2013年铜陵市共有15个部门的产业增幅出现过大幅度的提升,由图4可看出铜陵市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产业以最大的增幅增加,成为铜陵市的主导产业。
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空间结构拓展,铜陵市形成以铜官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郊区北部、狮子山区西部为核心,320省道、铜芜铁路为发展轴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大量第二产业项目进入开发区,使得开发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周边相关设施的同步配套及设施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加强,使园区周边出现居住、服务类产业的集聚。如东部新城就具有为离市中心较远的狮子山开发区、金桥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高铁站区等地区配套居住、商务、服务等的功能。大量企业的入住和相关产业的集聚,使铜陵市的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用地结构发生了改变。
图4 2000-2013年铜陵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3)城市交通。交通道路产生于人口的发展和需求。随着各大产业入驻园区以及相关产业的集聚,产业园区集聚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为了让主城区、东部城区和南部城区建立有效衔接,满足各城区之间的快捷交通联系,铜陵市建设“一轴一环”快速交通系统,形成“十横九纵”的主干路网络。而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九纵十二横”的路网格局。其中,金桥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形成了“四横五纵”的路网框架;示范园区“三纵三横”的骨干网络基本贯通。不管是城市内部还是开发区交通都有较大改观,发展迅速。
(4)城市内部环境。铜陵是个铜城,以铜产业为基础,污染较为严重。2008年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以来,铜陵市一方面主要承接高端、绿色产业;另一方面对产业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不同开发区根据地缘特点承接不同产业集群,防止产业分布不合理,形成脏乱差局面。同时,铜陵市开始环境治理。滨江生态线整治工程,对40余家港口企业逐一进行安排,把以前污染严重、重化工业集聚的滨江沿线,整顿成环境优美的滨江风景带,集商业、居住、娱乐为一体。目前,铜陵以建设生态山水铜都为目标,严格限制产业准入条件,在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条件。
四、承接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1.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在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中起决定性作用。为承接产业转移,铜陵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开发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也是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纽带。一方面,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区开工建设,直接促进城市外部形态及内部功能空间的变化;另一方面,产业项目的承接落地对土地有直接的需求,会导致承接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同时,政府在完善投资环境,制定产业准入标准,创新产业招商思路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环境的优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
2.市场决定作用。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起到推动作用。承接产业转移会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在市场的调节下这些因素不断流动和优化,最终使传统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扩展。2008年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以来,以铜产业链的延伸为主导,铜陵市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较快。铜陵市主要选择电气电子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初见成效,已经形成以特种漆包线、铜板带、黄铜棒、覆铜板为主导的铜材深加工产品系列。市场对产业进行选择,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兴产业快速扩展,从而促进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城市空间元素的更替,最终使城市空间发生重构。
3.社会经济促进作用。大量产业项目进入城市,企业的发展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促进娱乐、商业、居住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随之用地也会不断扩张增加。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等发生重构,对生活品质、大气环境要求提高,促进城市绿化、生态用地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导致城市内部空间随之发生改变。
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力相互作用(图5所示),共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
图5 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动力机制
五、铜陵市空间结构发展方向和调整建议
1.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承接产业转移对铜陵市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以开发区为纽带,飞地的出现,使铜陵市由组团式南北带状布局发展成为有机疏散多中心多组团的倒“4”字形态。根据铜陵市的地理位置:西临长江,东受湖泊和山脉的阻隔,以及其在皖江城市带中的位置。未来铜陵市空间扩展方向为:一是向东北方向继续拓展,沿长江铜主轴集聚拉伸,进一步靠近芜湖、合肥两个核心城市;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引起城市空间要素的整合,第二三产业在组团之间以及组团内部进行横向填充。
2.空间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完善不同层次规划,形成合理规划体系。铜陵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全国、皖江等大尺度视角下的产业转移进程和空间差异,比较周边省份、地市和开发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特征,形成与其他城市及园区产业承接形成错位互补;编制一套紧跟时代步伐,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划体系,使铜陵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同区域协调发展。
(2)控制用地无序扩张,践行集约用地理念。铜陵市土地资源稀缺,近些年来又相继建设城市新区、高铁站区等,各开发区也迅速扩张,未来可利用土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资源整合、功能重构等方式,集约利用城市稀有的土地资源。
(3)加强硬环境的建设,提升产业承接能力。2009-2013年,铜陵市城市空间迅速向东扩张,但东部城区的发展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空间还较大。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铜陵市应着力通过城市路网结构的打造,完善供水、供气、供电和环境保护等设施的配套,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与优化,从而不断提升铜陵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斌,李雪梅.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结构优化的研宄——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2):1-5.
[2]雒海潮,苗长虹,李国梁.不同区域尺度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及相关论争综述 [J].人文地理,2014(1):1-8.
[3]Rosenstein Rodan.International Aid for Under developed Coun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1(145):62.
[4]Anas,Alex.General Eouilibrium Models of Poly-centric Urban Land Use with Endogenous Congestion and Job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
[5]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11):45-49.
[6]顾朝林.集聚与扩散[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2000.
[7]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樊杰,陈东.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2):138-144.
[10]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8-98.
[11]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苗长虹,李国梁.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4(1):1-6.
[12]徐海燕,陈晓键.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2):62-68.
[13]毛世萍.广州市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演进[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4]刘红光,王云平,季璐.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1):102-107.
[15]冯长春,曹敏政,甘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适应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0):90-97.
[16]丁建平.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7]袁境.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2.
(责任编辑:胡先砚)
收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4yks084zd);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051)
作者简介:管晶(1991-),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2-0089-07
张荣天(1987-),男,江苏南京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