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

2016-07-08巩义胜

重庆行政 2016年3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加工业区县

巩义胜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区县的经济总量,相对于其余4个功能区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区县甚至仍没有破题。在渝东南地区,一般制造业也没有什么基础,现在“无中生有”,非常困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矿产品加工,但随着经济下行,矿产品价格下降,而且矿山开采,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不符合“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布局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勉强为之,违背规律。但聚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有较强的可行性,还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增加农民货币收入,直接促进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一、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有资源基础。渝东南地区有特色的农产品资源。渝东南地区海拔200余米到1940余米,垂直地带性明显。适合各类农产品生长。比如黔江5万亩红心猕猴桃基地、石柱依托25万吨鲜辣椒打造的高纯度辣椒碱、生产基地、辣椒红色素加工厂、酉阳25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彭水30万亩高淀粉红薯产业基地等。

(二)对脱贫攻坚形成支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渝东南地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直接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农产品已经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种植方面不是问题,加工不充分、销售渠道不畅通才是大问题。农民收入低下也严重制约了渝东南地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产品加工业覆盖农产品种植、装备制造、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多个方面,有涉及门类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等特点。所以大力发展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打开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激活农业活力,才可以更好推动渝东南地区农业发展。渝东南地区劳动力充沛,常年外出务工人数约为98.5万。如在种植、加工、销售端拉动,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留守和贫困问题。

(三)“接一连三”有后劲。渝东南地区,大部分区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旅游业上,而旅游业发展离不开餐饮业的支持,本地丰富的健康食材、特色的食品,对本地旅游业会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特别在人们追求健康消费的今天,休闲食品,还会给游客购物带来更多的选择。食品工业的发展,会对渝东南旅游这个主导产业,提供充分的必要的补充和助力。只有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农业才能和工业真正互补结盟,农产品才可以在工业化中增值,渝东南地区才可以逐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齐头并进。农产品加工业可以链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长远的美好前景。

二、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问题

(一)思想观念亟待改变。渝东南地区很多区县大多对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误区,认为其只是简单的对普通农产品进行处理加工。比如什么作物多,就应该拿去搞深加工,从中草药到蔬菜到水果,哪个卖不出去,就加工哪个。这样很难加工出好产品,因为原材料不一定适合,品质不一定过关,缺乏竞争力,市场就不认可。应立足本区县,探索适合加工的农产品,分片种植高品质的原材料供应加工。

(二)经济实力亟待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所体现的发展程度完全不同,经济实力越强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越发达。而渝东南地区属于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基础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很大阻力和困难,致使很多渝东南地区的经济作物因没有加工能力而浪费。没有产生相应效益。使之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基础体系亟待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前期、生产中期、生产后期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渝东南地区目前暂不具备相适应的配套设施。特别是稳定高产的生产基地建设和储藏基地还不够规模。储藏、保鲜、干燥等场地缺少,即使没有造成农产品大量浪费损耗,加工后也会造成品质降低,不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四)技术含量亟待提升。渝东南地区小作坊式的生产影响了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随着当今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消费者对于食品不论是从外在包装、口感色泽、安全标识、口味营养等都越来越苛刻。之前的类似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用先进的技术和科技的指导来布局,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直观的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含量,才会得到市场认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核心竞争力。

(五)品牌建设亟待树立。从全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看,大多是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后,探索建立和发展品牌。而渝东南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有分散性和分割性的显著特征。难以组团联合,形成品牌合力。比如“乌江榨菜”作为一个成熟品牌,渝东南很多区县的榨菜厂都基本具备相应技术实力,但品牌建设落后,很多产品销量不畅,要贴上“乌江榨菜”的品牌才能拓展销量。目前还处于小打小闹,不能满足市场化要求,经济效益也不高。品牌的知名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和深入人心的,需要大量投入,这也是制约品牌建立和认知识别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建议

(一)坚持健康食品的发展方向。适应目前社会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立足渝东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县域经济中确定一两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主要种植业品种,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大力扶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产业。加工时,应以方便食用并保持原始色香味为基本目标。同时,抓紧研究渝东南地区食品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思路、布局,从而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建立适合各区县的食品工业核心产业,实现“一县一品”。

(二)坚持打牢基础。一是渝东南各区县规划食品产业园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整体分散现状,有效解决用地制约问题。园区规划应有别于一般工业园区,务必做到生态化。二是各区县应将食品加工业发展配套设施以市场化和行政引导手段加以完善,解决初级农产品的保鲜设施、农产品的季节性供应问题。如彭水应着手在红薯储藏上下功夫,可以采取农户小型井窖和合作社大窖相结合方式,投资少见效快。武隆可以探索建立芙蓉江野鱼从养殖、捕捞、加工、包装、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链条,帮助食品加工基地建立操作管理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标准化。三是要实现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处理的标准化。切实解决现在普遍存在的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皮渣泥土等废弃物的处理等环保设施必须标准化。

(三)坚持集群发展。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农产品加工率低。渝东南地区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为0.2∶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7∶1和我国比值1.1∶1。例如彭水自治县仅有郁山晶丝苕粉1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其余都是小企业和家庭手工作坊。彭水的红薯加工率,不到20%。要建立“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搭建产业化平台,统一规划和引导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探索建立食品工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互为支撑的生产关系,满足原料规模化、标准化要求。通过农民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保障供销,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互利互惠,使渝东南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形成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和家庭小作坊共同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带动强的作用及家庭小作坊在新产品推广上,投资风险低、投资小见效快、方便灵活、容易普及的优势。中小企业和家庭小作坊的发展,务必普及食品认证,规范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隐患。

(四)坚持新老结合。在保护和发扬具有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引进和选用先进适用的现代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行“高中低”技术结合。

(五)坚持品牌建设。一是政府部门应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品牌产品企业或相关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统一品牌准入的产品质量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制定更高的产品标准,搭建和扶持各类宣传、销售平台,尤其是加大品牌宣传和引导力度,宣传渝东南地区地理标识产品,不断强调渝东南地区浓厚的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等个性特点,着力打好山区、绿色、生态、安全、少数民族风情特色牌;二是实施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品牌战略,结合集群发展,探索解决规模小、分布散、品质不一致、销路打不开等问题。建立稳定的渠道,促进产品市场流通;三是加大农产品品牌所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在税收和融资等问题上给予支持,推动竞争环境公平、有序,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新产品研发并打入市场,帮助建立宣传优势,提升渝东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加工业区县
1—10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