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转变”引领合川建设“重庆新型工业城市”

2016-07-08袁晓钦

重庆行政 2016年3期
关键词:合川组团全区

袁晓钦

近年来,作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川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主战场作用,坚持走“实业兴区”之路,矢志不渝建设“重庆新型工业城市”,合川工业总产值从百亿量级迅速突破千亿大关,产业结构从能源建材“一业独大”到三大产业集群“群雄逐鹿”,在全市工业版图的排名从中游靠后到跻身全市前十,合川工业园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呈现出一个工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一、战略坚守——坚定不移将发展工业摆在突出位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合川自觉把工业发展放置到全国发展格局、全市发展战略、全区发展使命中定位目标、抓抢机遇、谋划举措,科学审视自我,保持战略定力,集聚发展资源,坚定不移将发展工业摆在突出位置。

(一)全方位凸显工业战略地位。一是主动融入全国发展格局。合川是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出渝的第一站,合川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建设渭沱物流产业园等平台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格局,在一带一路、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服务主城、配套两江、承接成渝功能。二是深入贯彻全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合川坚持把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壮大工业体量、提升工业效益。三是努力肩负全区发展使命。合川出台《进一步强化工业主体地位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重庆新型工业城市,推动传统工业新型化、优势工业集群化、新兴工业规模化,充分发挥工业对合川建设重庆新型工业城市、旅游休闲胜地、幸福宜居家园的的主支撑作用。

(二)多维度集聚工业发展资源。一是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近年来,财政每年拿出工业专项资金,按出台《合川区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十条政策措施》兑现扶持政策。今年,扩大到6000万元,进一步优化奖励办法,同时组建产业基金,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二是聚合企业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企业技术、工程技术研究、检验检测服务、展示营销、产业电商、金融服务、智力引进、新兴产业捕捉等八大创新平台,构建企业创新生态体系。三是做实系列保障制度。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项目经理制度,合川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定期听取工业发展汇报,建立在建项目现场办公例会、产业政策解析沙龙、服务发展举报追责等机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路径选择——“五大转变”引领合川工业转型升级

2007年,合川工业总产值仅为100亿元,产业结构是能源建材“一业独大”。2015年,合川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跻身全市前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消费品等产业集群“群雄逐鹿”。除了工业总量的突破进位,更为可喜的是工业展现出了充沛的发展后劲。2015年,合川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亮眼的成绩单表明,合川工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通道,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可喜局面。探究合川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可以用“五个转变”来概括。

(一)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深化供给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工业投资,壮大规模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合川每年工业投资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40%,投入重点瞄准的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电商、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兴产业,当前以汽摩为核心的装备制造跃升为合川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跻身全市前五,产业电商日均交易额达600万元,智慧合川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同时涌现出北汽银翔等一批百亿级年产值的旗舰企业,体现出合川工业不仅在“量”上快速攀升,更在“质”上强力突破。

(二)招商方式由政策优惠向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转变。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保障要素支撑,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通过以商招商、龙头带动、平台助推,实现产业链条集聚发展。如2010年开工建设的500亿级市级重点项目北汽银翔汽车,政府不直接进行产业招商,而是营造环境,通过创新实施“国企+民企”合作模式,依托北汽银翔“隔墙效应”吸引50多家配套企业抱团入住,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快速形成产业集群,2015年合川汽车产业实现产值309.2亿元,一跃成为继两江新区之后的重庆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

(三)空间布局由星状布局向重点区域集中布局转变。突出园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地位,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集中度,按照产业集群的要求,突出组团特色,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合川突出“园城融合”,集中力量建设南溪、天顶、渭沱三大工业组团,南溪组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着力形成1500亿级产值规模;天顶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形成1000亿级产业规模;渭沱组团重点发展以物流为配套支撑的相关产业,着力形成500亿产业规模。

(四)产业布局由众多产业向主攻汽车装备、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转变。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做大三大产业集群,即提质发展以汽摩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跨越发展以医药健康为主的消费品产业,创新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2015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324家,年总产值达700亿元,以汽车装备、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98.7%,特别是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410.6亿元,增长48.3%,对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66.5%,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3.4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发挥出的绝对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五)发展模式由拼资源向存量资产效益有效发挥转变。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原则,清理低效、闲置用地及空间,依法采取多种手段,激发企业主观能动性,发挥招商等优势,共同推动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合川依法加大闲置工业厂房和土地资源回收处置力度,探索“零地招商”模式激活2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吸引50多家优质企业入驻,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合川还实施产业负面清单制度,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引进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项目。

三、护航保障——精准服务为工业经济发展添能加油

合川区经信委加强统筹,树立“服务企业没有借口”意识,做到“三不三快”(不推、不拖、不敷衍,快建议、快决策、快执行),协调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着力为工业经济市场主体、工业经济发展载体提供精准服务,不断增强产业协同整合、要素保障和综合配套水平。

(一)精准谋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把其作为“实业兴区”的重要举措。结合合川实际,科学制定工业十三五规划,园区3个组团也分别制定各组团规划,做到宏观、中观和微观有机结合。每年初,及时召开全区工业发展大会,既总结表彰,又布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全区上下将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任务来抓。区经信委、各组团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将项目、招商、企业服务等纳入台账管理,切实做到工业企业情况家底清楚,企业(项目)问题了解及时,问题处理责任到单位。尤其今年全区理顺了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构建了区级统筹(区长担任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园区办在经信委,由分管工业的区领导任园区办主任)、组团支撑(三大组团如南溪组团、天顶组团、渭沱组团负责具体实施)、镇街协同(涉及有组团的镇街与已有工业企业的镇街抓好服务)的管理体系,协同镇街、部门每月定期召开运行调度会,深化主动服务、深度服务、创新服务。同时,高度重视工业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精准施策。一是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企业开放日制度,明确全区重点企业均有一名区领导重点联系、搭建服务专班、建立问题解决时间表,坚持每月走访、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二是根据各组团具体情况,科学推进供给侧改革。南溪组团(老园区)突出“僵尸企业”清理与盘活存量,按产业定位抓好医药健康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已清理企业30余户,引进医药项目20多个;信息产业也势头强劲,已有8家产业电商平台上市,为工业制造提高有效服务;天顶组团突出汽摩产业集聚发展和补链发展。依托两大整车北汽银翔、比速汽车,两辆摩托车万强摩托、银翔摩托以及中微汽配中心与中欧保税物流等,形成汽摩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实现千亿级汽摩产业集群。渭沱组团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目前正有序推进。三是抓好服务。全区工业系统干部当好政策宣传员、项目服务员、信息收集员、困难帮扶员。2015年有300多名干部主动深入规模企业之中,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00多个。

(三)精准对接。通过抓好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等,全方位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用足用好专项资金、技改贴息资金,2015年为企业争取补助资金占全市20%,居第一位。推行银园贷、助保贷等措施,帮助50多家有产能、有市场的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向324家规模以上企业赠发《合川工业企业政策文件汇编》,通过培训、电视报刊宣传工业政策,切实保障政策落地执行。加强校企合作,持续开展用工对接活动,每年向企业输出技能人才1500余名。

猜你喜欢

合川组团全区
合川脱险
他笑了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