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向下给予,手心向上得到
2016-07-07吴淡如
吴淡如
1
我这一代的女人和上一代的女人最大的不同:虽然婚后还是尽力为家庭付出,但已经不那么依靠另一半的经济功能,就算婚姻很好,另一半收入非常高。若一个女人从进入社会之后就自食其力,结婚后,因为种种原因,没了工作也没了收入,就会有一种奇妙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某天,我的业务伙伴小芸要结婚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年前,小芸告诉我,她有恐婚症。小芸的爸妈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了,而且各自有了新家庭。这些年来,她一直是一个人在台湾飘飘荡荡。对于婚姻,始终心存怀疑。她担心结婚后可能会离婚,自己会受到伤害。
当她有了固定交往的男友时,我曾经告诉她:“离婚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艰难。只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把离婚和不道德画上了某种隐形的等号,让婚姻变得太沉重。如果你心中其实还有一点婚姻憧憬,又觉得这个男人错过可惜,那么,姑且一试,万一输了,最多就是恢复现在的状态。”和男朋友交往两年后,她准备和这个男人一起步入婚姻。收到她的喜帖时,我也说教了一番:“就算以后要生孩子,也不要辞职在家,手心向上是很辛苦的。”小芸笑说:“我不会,我对经济问题比对婚姻更没安全感。”
2
我一直坚信“贫贱夫妻百事哀”和“拿人的手短”这两句话。不管手心向上可以得到什么,至少向上的姿势非常辛苦。我向来是个有主张的孩子,年轻时经常因为没好好奉行爸妈的话,被施予“经济制裁”,比如,如果你执意要念法律系的话,我们就不给你学费之类的。所以,我应该是第一个大学考上第一志愿却被断炊的。“总有一天,我会让自己远离金钱的威胁。”我心里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平时,我其实很接近“工作狂”,不只是为了赚钱,就是喜欢有事做,享受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
话说婚姻。不是所有婚姻问题都会出在金钱观上,也曾有夫妻虽然贫穷却相濡以沫地快乐着。但是,当我们脱离“鸡犬之声相闻”的淳朴社会后,想要一边饿肚子一边享受幸福实在难,想要一边看脸色一边深爱一个人,也没有文艺小说里写得那么容易。
在我看来,如果你是一个完全没有经济实力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你的自我会慢慢暗淡。钱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拥有经济自主权,你的自由比较不容易缺席。任何破碎的姻缘,仔细剖析来看,其实都夹杂着金钱观不能协调以及经济杠杆失衡而产生摩擦的问题。
3
多年前,我的丈夫已经在台湾无用武之地,必须到大陆求职,随后申请到月薪相当高的工作。我当然支持,心想:还这么年轻,好男儿就应志在四方。
当时身边的亲友非常恳切地对我说:“那样他会很辛苦,你何苦让他背井离乡?他可以当你的司机、助理……”没等话说完,我就似笑非笑地说,“那么,我们先分开算了。我不喜欢没有工作的男人。这种事,就不用再讲了。”
不管你再怎么强调男女平等,男人也有理由在家让女人养……我做不到。就算他失业去咖啡店打工,我都无所谓,但是,他必须有收入,好歹也要分担家庭开销,不能只是被豢养。
总不能两个人一起到超市买菜,然后他就苦苦等着你掏腰包结账,这种状况,女人还会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的男人?对我来说,这始终不是一出好戏。
一个男人好手好脚身心健全,却在社会上连谋生都做不到,我不相信他的心中有自尊。手心向上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男人。
夫妻,无须每笔钱都计较。但若杠杆失衡,谁要是没有怨言,很难。每个人对钱的使用方法真的不一样。
我先生向来有记账的习惯,他花出的每一笔钱,都要注明用途。要我这样做,那我早就疯了。我只管量入为出,并不管细节。
如果跟他拿1000元,他也会不自觉地问“做什么”,刚开始我会为这件事不高兴,后来才明白这是他的记账习惯,没有特殊意义。
但是,像我们这种自尊心很强,平常多付了钱也不再计较的女人,过这种“连这点小钱也要问为什么”的日子,怎么可能会开心。如果我在家当个手心只能向上的人,应该每天都要闹别扭。
我所看到的幸福婚姻,两人都是各有专长。不管选择什么,两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且衣食无缺。男人喜欢有自己的玩具,女人喜欢有自己的衣橱,小孩长大要有自己的空间……这一切,都脱不了经济问题。
所谓的美好婚姻,两个人要甘愿付出,甘愿里有隐形的均衡方程式——我乐意将手心向下给予,看所爱的人欢笑,但也喜欢他将自己得到的,放进我的手心里。
(月月鸟摘自《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