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MFA教育对我国艺术硕士培养的启示
2016-07-07胡亮
胡亮
摘要: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在MFA教育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学位授予考核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成为国际MFA教育的典范。解析其在MFA教育上的成功做法,不仅可以为我国艺术硕士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学位点评估等诸多方面提供有益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柏林艺术大学;MFA;教育
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其涵盖的范围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设计、电影、新媒体等诸多艺术领域。德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对MFA的培养规格有着明文规定:“MFA,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专业硕士水平及能力的证明,在艺术教育领域,它却是一种最高学位,其含金量并不低于学术型的硕士及博士学位,因为MFA获得者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还具备超越常人的艺术创新能力。”[1]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是位于德国境内柏林州的一所标准艺术类综合性大学。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是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696年。柏林艺术大学目前涵盖了绘画、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多个艺术门类;人才培养层次较高,类型齐备;学科覆盖面广。MFA教育在德国开展最早,无论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位授予的考核环节上都非常有特色,考察并分析它在MFA教育上的种种举措,对我国艺术硕士教育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才培养目标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对MFA的总体定位目标为“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在艺术各个领域中发挥个性”,“结合新时期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势,运用新的艺术理念来分析当下的艺术现象,推动艺术创新,探索未知的艺术世界”。具体而言,其总体目标可以分解成以下3个子目标。
(一)艺术创作
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使本人的作品不仅能体现时下艺术创作新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体现新的观点与创作手法。如在美术设计领域,要求毕业生能够运用新的设计技术与新的制作材料,创作一些大胆新颖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领域,尤其是作曲与音乐表演领域,则要求学生具备在专业音乐院校教授表演与音乐理论知识的能力,拥有编配本国及其他国家艺术作品的能力。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与研究,在表演、编配技术与音乐艺术性上都能达到职业音乐家的高度。
(二)代表作
柏林艺术大学MFA学位授予委员会规定,学员在获得MFA学位之前,必须创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个人代表作,代表作是衡量其获得学位与否的重要标准。代表作不仅仅是个人艺术观点、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法的综合体,而且还应符合柏林艺术大学的艺术学学科定位。柏林音乐学院强调MFA教育应该以“艺术个性、国际性、多层次性、实践性”等为导向,而代表作是体现其教育特色的最好载体。
(三)艺术创新能力培养
柏林艺术大学对学员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艺术洞察力的培养。如对创作的主题、理念能够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同时能够洞察当下艺术创作中的新材料运用、新创作手法的使用、新艺术理念的传递等等,能够运用这些丰富的艺术创作手段创造符合当代及传统艺术领域中各种艺术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其二,艺术批评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艺术批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是否能够坚持艺术的美学标准,理性地分析、评价各种艺术事项,包括艺术家的创作思潮、艺术发展史中历史事实的再现与分析、艺术家作品创作的新的发展趋势等等。沟通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与艺术经纪人、观众良好的沟通能力,如专业的作品展示能力,艺术领域中的学术讨论、分析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能力。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柏林艺术大学MFA培养的核心,其课程设置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每门课程保持在3个学分左右,总计在为期3年的培养周期必须完成64~100的学分数,另加上毕业时的代表作,方能申请MFA学位。[2]下面以列表方式对柏林艺术大学的课程设置予以分析(见表1)。
从表1不难看出,其课程总体设计考虑了MFA学生的特殊性——作为职业艺术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艺术修养。这些基本素质与修养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艺术创作与表现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所从事艺术领域发展的新动向。整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比较教育·德国MFA教育对我国艺术硕士培养的启示
其一,课程设置讲究与其他学科的互补关系。这点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上可以体现出来。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中,大多都突破了艺术门类各个领域的学科限制。从事音乐专业的MFA学员可以选修相关艺术哲学、艺术文化等相关人文素质课程,来提升自身的综合修养;而从事美术与设计的MFA学员也可以选择音乐结构类课程,可以在音乐的结构美中寻找到艺术的共同点,为自身艺术创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因此,课程设置的互通性进一步使MFA课程体系逐渐系统化、关联化,形成了较为严密、科学的课程体系。
其二,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据了很重的比例,同时也注重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课表中可以看出,课程内容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音乐专业课程当中的声乐与器乐课程组模块,课程内容丰富,注重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每个课程考核的方式是以专案方式予以体现。这种专案一般都会让3~5名学生采取集体汇报的方式,通过集体创作的艺术作品(如作曲专业创作的作品,表演专业进行表演)提交给任课教师,作为课程考核授予学分的依据。完成专案的考核,学生则需要修毕大量的实践类课程,毕竟一个作品的完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学习效率。由于专案的考核大多并不是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大剧院、美术馆完成,考核组专家的组成不仅仅是教师,还有著名的乐评人、艺术批评家等等,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要求可谓相当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柏林艺术大学非常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开设。endprint
其三,课程授课方式的灵活性与考核的规范性相结合。为了体现MFA授课的灵活性,柏林艺术大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如在专业技能课上采取的是个别课,学术研讨课程采取的是专题讨论课,而合唱类课程采用的是小组课方式。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使考核方式多样化,方式多样并不意味着放松考核要求,相反考核规范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如美术设计专业的MFA毕业生可以提交展览证明(含美术专栏作家的评论)、书面研究报告,而音乐专业的MFA的考核包括作品视听、专场表演音乐会、作品编配及相关乐评人对作品的评价等形式。为了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柏林艺术大学设有专门的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课程作业、代表作、学位授予予以考核,委员会一般由7人组成,既有本校教师,也有外校教师,还有职业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考核人员来源的多元化,也使考试结果更加公平。
三、MFA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机制
在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考核与监控体系一般都是由高等教育专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市场反馈调研部门共同组成。[4]其中,高校自身及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协会组织的行业、内部评估,是其培养质量保障及监控、考核的主要手段。MFA也不例外,对其培养质量的考核周期一般在2~3年左右。柏林艺术大学通常的做法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校自身的内部评估,也称之为“自评”。一般都是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学校的办学层次、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将相关评估结果生成有关评估报告提交到政府主管部门,然后要求进行第二阶段的高教专业协会的行业评估。第二阶段的主要评估内容有“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入学及毕业规定的年限、条件、学分要求”、“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师对考试的组织方式及教学质量的反馈”、“用人单位及市场的反馈”等等。作为第二阶段的评估主体——德国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德国的高等艺术教育采取的是联邦体制,所以德国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委员会承担着高校与联邦政府信息沟通、反馈的中转作用。联邦政府、州政府、高校、专业协会在MFA质量监控与考核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共同保障MFA的高等教育质量。[5]其中,作为最高政府机构——联邦政府主要是负责全国性的艺术教育战略和重要的法律法规文件的起草、制定与实施。如明确法律条款规定:“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必须定期进行评估,学生与教师必须参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工作,对学校近期的专业、行业评估应定期向全社会予以公布。” [6]而作为协作方的州政府与实施对象的高校则是主要负责评估数据整理、人才发展报告、就业及教学质量反馈等等。另外专业协会负责的是具体的办学层面评估,如教学方法的改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等等。专业协会评估委员来自全德该艺术领域中的精英人士,他们负责对MFA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对学科的全国排名情况进行审核,在评估数据中,侧重借鉴CHE(德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估中心)的分析数据,因为该数据来源较为客观,提供了较为直观的教育动态信息。
另外,在MFA入学与学位授予的审核环节,柏林艺术大学要求极其严格,把好了“出口关”与“进口关”。在入学申请审核上除了要求学生提供相应的艺术学学士证明之外,还应该提供所属MFA艺术领域中的个人作品。除此之外,还需提供本人未来几年的学习计划及著名教授的亲笔推荐信。柏林艺术大学尽量避免招生环节的“近亲繁殖”现象,尽可能招收来自于外校、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国籍的海内外学员,从而使自己的毕业生在未来就业时拥有更加广阔的艺术视野。在毕业审核环节中,除了考试委员会对代表作的投票之外,对毕业平均成绩也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规定。其所修毕的课程中,平均成绩绩点不得小于2.0,一旦小于这个学分绩点,在毕业审核中将被淘汰。因此,较为完备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机制确保了柏林艺术大学MFA的教育质量。
四、对我国艺术硕士教育与改革的启示
我国艺术硕士自2005年3月起,从最初的32个艺术硕士试点建设单位到如今的数百家之多的培养单位,艺术硕士发展的势头、规模在专业硕士教育中可谓是惊人的。在艺术硕士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在2016年3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显示,共有50个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被评估为“不合格”,涉及全国42所高校,还有不少学位授权点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就有众多名牌院校艺术硕士点中招,不少“985”、“211”国家重点院校的艺术硕士点甚至被责令取消招生,5年之内不得申报艺术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工作。而对于“限期整改”的艺术硕士培养高校而言,两年之内不得招生,两年后接受评估组及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的评估,如果仍然达不到整改要求,则取消硕士学位培养授予权资格。[7]这是迄今为止,对艺术硕士评估最为严格的一次全国范围的检查,对不少在培养过程中暴露出问题的院校亮起了黄灯,而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从这次检查中,我们也看到了与国外MFA教育相比,自身的许多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取以柏林艺术大学为代表的MFA教育的教育管理制度、评估认证方法,对于我国的MFA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MFA教育的核心,柏林艺术大学对MFA的人才能力结构、人才就业趋势、人才的知识储备、人才的职业选择有着很明确的指向。如美术设计人才的定位是国际性的艺术家、艺术设计人才;音乐则是国际性的音乐创作、表演人才;戏剧表演是在世界各大戏剧节能够有突出表现的艺术家。因此,无论是美术设计、音乐亦或是戏剧、舞蹈都强调其培养的国际性。虽然不同艺术门类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差异,但是其共性是培养出能在国际艺术界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在这样的人才目标定位下,柏林艺术大学的MFA课程内容、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规划都强调了这一特色。如在音乐专业MFA课程设置上(详见表2),不仅仅有本国的艺术课程和内容,还有其他各国优秀的、代表性的课程内容,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艺术视野,这个与柏林艺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密切关联的。相比较而言,我国近期被取消或者要求整改的艺术硕士授权点都是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缺陷。因此,如果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出院校的自身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的发展态势,需要我们研究生教育及管理者深思。endprint
(二)强调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及考核评价方法
柏林艺术大学在MFA入学考核环节上,非常突出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考核。除了上文提及的考试委员会均是由本校教师、专业协会专家等人组成,尽量体现公平公正之外,还采取了非常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别于国内“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在正式考核之前,要求学生提交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分析报告、自己创作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至少三个作品,如作曲专业以创作作品提交,音乐表演专业以本人表演的不同时期、风格的三首作品提交),考核评审委员会会对所提交的作品进行预审评分,作为入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分值在录取总分上占的比重非常大。
入学后学员上课方式较为灵活,有小组课、个别课还有专题讨论课等多种方式。因此,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考核突出过程的总体评价,注重考察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考试成绩的组成也是多样化的,既有一般化的作品评价、出勤与课堂表现,还有实际创作(操作)、表演、专业协会专家对作品的评价等等,避免了成绩来源单一化的趋向。
(三)模块化与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柏林艺术大学MFA课程结构体现出模块化与系统化的特征,人才的知识结构构建都是按照课程体系中的模块来进行的。如美术设计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人文课程模块以及专业实践类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模块不仅构建了严谨的MFA知识体系,而且还突出了实践能力这条主线。笔者对其所有课程模块的联系进行了整理与研究,详见图2。
从图2不难看出,MFA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是以实践为主线,这种实践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实践课上,而且在理论课的讲授当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结合艺术实践来完成的。为了激发学员艺术创新兴趣,柏林艺术大学以“工作室制”与工作室教学群为实践教学平台,采用双向互动式演示、提问、启发、探索、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体会和领悟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充分培育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有效地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理论、实践教学与创新才能培养相互融合,提高了MFA人才的培养质量。
柏林艺术大学这种课程体系实质上是通过不同教学模块的实施,着重培养学员的艺术创新理念、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创新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体系”的目的,为进一步形成具有学校与国家特色的MFA人才培育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模块教学中不仅仅包括课堂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演示性实验教学活动模块,还有面向校内师生的展示设计性实验实训教学模块,更有面向国际竞赛而展开的创新性艺术实践教学模块,这种有效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四)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卓越的MFA教育品牌
柏林艺术大学采取的是学校、行业协会、政府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政府作为主管部门,监督的是有关MFA教育法规、措施的落实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等,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更多的是来自于宏观的决策方面。而行业协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体系认证(Systemakkreditierung)的重要实施方,其不仅作为第三方负责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的考核,而且还负责对毕业生去向、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同时将有关数据予以网上公布,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教学改革的发起方,除了建立起高效、客观的自评机制之外,还负责对专业协会评估数据的反馈,并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予以解决。其内部评估指标大体可以分为“教学硬件与师资队伍”、“培养年限及质量”、“考核制度与就业”、“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反馈”、“艺术实践与创新”几个方面,总体上体现了以市场与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
不仅在德国,在欧洲甚至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MFA是艺术人才受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最高或者是最终学位(Terminal Degree),获取MFA学位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柏林艺术大学每一次的MFA毕业作品评比,不仅仅是学位授予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毕业生艺术创新、实践能力展示的舞台,在毕业展览(展演)中获得优秀等级的MFA学员,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并且在薪资待遇上给了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较而言,我国的MFA教育从客观上来说,除了少数一些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品牌的MFA教育,一些地方性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MFA教育上盲目跟风,品牌意识不强,以致在教育部的学位点评估中被严重警告。不求规模,只求质量与特色应是MFA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
艺术硕士自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11个年头,相对于其他专业硕士而言,艺术硕士还是一个亟待建设、完善的学位领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在人才定位、市场认识、培养方式、质量监控上的诸多问题。因此,有效借鉴发达国家艺术硕士的培养经验,可以提高我国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真正做到与国际MFA教育接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艺术实践能力强的高级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A.Flituef,W.v.Humboldt.Schriften zur Anthro Pologie und Bildung[M].Berlin:Ullstein,1984:12-16.
[2]KarolaHahn.The Changing Zeitgeist of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GATS[J].Higher Edueation in Euro Pe,2003(2).
[3]Fritz A.Das Akkreditierungssystem an deutschen Universitaten[M].Marburg:Tectum Verlag,2010:48-49,115,89,96-97,75.
[4]Mittag S.Qualitatssicherung an Hochschulen.Eine untersuchung zu den Folgen der Evalution von Studium and Lehre[M].Münster:Waxmann,2006:1,10.
[5]Schade A.Paradigmenwechsel bei der Qualitatssicherung in Deutschland:Mehr Autonomie,mehr Vielfalt?[M].// Schwarz S,Westerhejden D F,Rehburg M.Akkreditierung im Hochschulraum Europa.Bielefeld :UVW,2005:59,60,61,71.
[6]Europe Unit.‘Mastering Diversity:UK HE Europe Unit Report on Current Arrangements for Masters Programme in France,the Netherlands,Germany and Bulgaria[Z].The UK HE Europe Unit.April,2008.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EB/OL].[2016-03-16].http://www.ahedu.gov.cn/163/view/18007.shtml.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