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英汉易变行为动词研究
2016-07-07杨云升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杨云升(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英汉易变行为动词研究
杨云升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英语非宾格中的行为动词易变现象已有较多研究,而此现象在汉语研究中尚存在模糊理解。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研究,运用事件结构理论尝试对汉语非宾格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研究表明,句子的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紧密联系,不同类型的事件结构对应不同的句法结构,而事件结构本身具有组合性特征,它通过句法结构的组构性得到表征。因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非宾格性是谓词层面的一种结构特征,而非动词本身的句法属性。对于汉语易变行为动词应着眼于整个谓语部分,而不应只着眼于单个动词的性质。
[关键词]事件结构;易变行为动词;非宾格现象;句法
对于动词的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带有的论元数量,动词最早被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不及物动词只带一个必有论元,如英语的动词run和汉语的动词“跑”;而及物动词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必有论元,如英语动词hit、eat和汉语动词“打”、“吃”等。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单纯从论元数量角度的划分不能全面概括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属性。Perlmutter[1]的研究发现,不及物动词内部在句法表现上存在很大差异,并据此提出“非宾格假说”,将不及物动词分成非作格( un-ergative verbs)和非宾格动词( un-accusative verbs)两类。近年来,汉语的非宾格现象逐渐成为国内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区分汉语的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一些学者以国外研究为基础,提出汉语中同样存在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之分。
然而,本文通过对汉语事实的考察发现,汉语非宾格现象中存在很多的所谓“易变行为动词”( variable behavior verbs),它们的存在对“非宾格假说”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合理解释它们的句法性质,才能实现对非宾格现象全面而充分的解释。本文尝试应用新兴的事件结构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
一、非宾格动词的特征
纵观非宾格动词的研究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非宾格”这一概念:一是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讲,在以英语为代表的宾格语言中存在所谓的“作格化现象”,例如:
The vase broke.
I broke the vase.
上例中不及物动词“break”的主语与它用作致使性及物动词时的宾语由同一成分担任,这种特殊的作格化现象与英语中一般的宾格化现象相对应,因而把英语中类似break的动词称为“非宾格动词”。二是从生成语法角度讲,Burzio[2]继承了Perlmutter的思想,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提出:非作格与非宾格动词的论元在深层结构分别占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前者的论元与及物动词的主语一样,是深层结构中的逻辑主语(即域外论元) ;而后者的论元与及物动词的宾语一样,是深层结构中的逻辑宾语(即域内论元)。两类动词的深层结构分别表示为:
非作格动词:[IP DP( VP V)] Mary danced非宾格动词:[IP __( VP V DP)] The window broke
其中,TP代表Tense Projection(时态投射),NP代表Nominal Projection(名词性投射),VP代表Verbal Projection(动词性投射),V代表Verb(动词)。(下同)
根据Burzio提出的“Burzio法则”,只有当一个动词带有受题元标记的域外论元时,它才有能力指派宾格。对于break一类动词而言,它们只带有深层宾语而不带有深层主语,即只有域内论元而没有域外论元,因此不具备指派结构性宾格的能力,因而也被称为“非宾格动词”。
由于所带论元在句法性质上存在差异,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在某些句式结构中必然呈现不同的句法表现,学者们将这些结构视为区分非宾格动词的诊断句式,主要包含助动词选择、结果性结构、中动结构、过去分词转化成形容词以及存现句和方位倒装句等[3,4]。尽管上述句法诊断式在普遍性和有效性上仍存在一定的质疑,但人们对于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本质差别已经达成共识,即非作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具有施事性质,句法上与及物动词的主语相似;而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虽然有时也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但在句法上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似,语义上表示一个经受状态或位置变化的参与者,因此带有受事或客体的题元角色。
近年来,随着非宾格理论被引入到汉语研究中,非宾格现象逐渐成为汉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汉语中也同样存在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之分,并归纳出一些典型的非宾格句法诊断式,主要包括如下结构[5,6]:
存现结构:
家里来了客人。——*家里笑了客人①文中带*号的句子属于病句,下同。。
死了一个人。——*咳嗽着几位病人。
天气句:
下雨了。
降雪了。
不及物和使役交替句:
火灭了。——她灭了火。
船沉了。——水手们沉了船。
他哭了。——*我哭了他。
学者们认为,能够进入上述几种结构的不及物动词都属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它们的唯一论元在句法上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似,语义上表示一个经受状态或位置变化的参与者,因此带有的题元角色是受事或客体。而带有施事性语义特征的动词(如笑、哭、咳嗽等)都不能进入上述结构,属于非作格动词。
二、汉语中的易变行为动词
从前面的事实看,汉语中似乎也存在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之分,某些句式结构能够将两者明确地区分开来。但与此同时,汉语中某些不及物动词却存在语义特征与句法性质不匹配的现象,这些动词在不同的句式结构中会呈现出非宾格和非作格的双重句法性质,学界将其称为“易变行为动词”。这些动词的特殊句法表现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汉语存现结构中,除存现义非施事性动词之外,一些表示运动方式的施事性动词也能进入该结构[7]。如:
沙滩上爬来一只乌龟。
岸上游来了很多人。
“爬”和“游”都是典型的活动方式类动词,在语义上具有显著的施事性特征,它们在单独充当谓语时不能出现在存现结构中,即不允许其论元处于动词后的宾语位置,应属于典型的非作格动词②此类动词在其他语言中一般也表现为非作格动词,如英语的“crawl”和“swim”就是典型的非作格动词( Perlmutter&Postal 1983; Buzio 1986)。,如:
*沙滩上爬一只乌龟。
*岸上游了很多人。
然而,当这些动词与方向性补语成分(如“来”或“去”等)共现后,就可以充当存现结构的谓语,根据前人提出的句法诊断式,这些动词又呈现出一定的非宾格性质。具有类似用法的还包括施事性动词“走”、“跑”、“飞”、“爬”、“跳”、“滚”等,如:
前面走来几个人。
屋里跑进来一条狗。
树上跳下来几只猴子。
上述汉语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表现出不同的句法性质,属于汉语的“易变行为动词”。
其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呈现使役或不及物形式交替的是由“活动动词+状态动词”构成的动结式复合词,而很多单音节动词不具备使役和不及物两种用法,如:
张三累了。——*那匹马累了张三。
李四醉了。——*那瓶酒醉了李四。
张三骑累了。——*那匹马骑累了张三。
李四喝醉了。——*那瓶酒喝醉了李四。
王五跑累了。——*这场接力赛跑累了王五。
上述例句中,“骑”、“喝”和“跑”都是具有显著施事性和自主性特征的动词,在单独作谓语时,它们必然带有一个施事性的域外论元,属于典型的非作格动词或是及物动词,并且不能进入使役和不及物的形式交替。在句法结构上应占据域外论元位置,因此,不允许再加入一个致使性的域外论元构成使役性结构,此时的“跑”属于典型的非作格动词:
王五跑了。——*李四跑了王五(意即:李四使王五跑了。)
然而,当“跑”带上结果补语“累”之后,它的句法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在“王五跑累了。”语组中,动结式“跑累”能够进入使役或不及物的形式交替,说明左侧不及物结构中的“王五”应是“跑”的域内论元,这样才可能再加入一个致使性域外论元构成使役结构。从句法性质上判断,“跑累”呈现出非宾格性质,带有唯一的域内论元。但从语义关系上讲,论元“王五”与“跑”的语义关系并未发生改变,前者仍是动作的施事者,应占据深层主语位置,那么“跑累”仍应该具有非作格性质。这表明动词“跑”的语义特征与其句法性质并不匹配;同理,动词“骑”和“喝”也是如此,它们在带与不带结果性补语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句法性质,因此都也应被归入汉语的易变行为动词。
“非宾格假说”认为,自然语言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划分应该是绝对的,但上面的易变行为动词说明,某些动词似乎同时具有非宾格与非作格两种句法性质,它们的存在对“非宾格假说”提出了严峻挑战,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非宾格动词的判别标准,并深入分析上述易变行为动词的句法属性。在研究的理论方法上,本文摒弃前人以动词为核心的投射主义方法,而采用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相结合的事件结构理论[8],不仅能够很好解释易变行为动词的句法性质,也为非宾格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三、事件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先前以生成语法为背景的学者对非宾格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动词展开,即认为动词是句法构建的核心,动词的论元结构是构建句法结构的基础,论元的语义角色由动词决定,然后依据各种链接规则被投射到相应的句法位置。这种所谓的“投射主义方法”( the Projectionist Approach)虽然能够较好地解释大部分非宾格动词的句法性质,但却无法合理解释易变行为动词的句法表现。以汉语动词“跑”为例,根据投射主义方法,该动词的论元结构中带有一个施事论元,根据Baker提出的“题元指派一致性假说”[9],该论元只能被投射到深层主语位置,因而该动词只具有非作格性质,而不具有非宾格性质,这就与笔者前面发现的此类动词允许出现在存现结构的事实相矛盾,因此“投射主义方法”无法很好地解释易变行为动词。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主张摒弃投射主义方法,而采用新的理论机制来解释词库与句法之间的界面关系。随着事件和事件结构等概念逐步引入3研究,学者们发现了大量事件语义和句法结构相互作用的现象。很多学者认为,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事件结构派生而来,两者的关系代表着语义与句法的内在统一。
同时,随着“VP内主语假说”[10]和“轻动词理论”[11]等生成语法理论的出现,动词短语逐渐形成具有层级排列的组构性特点,事件结构中的基本组成要素可以通过句法结构中的各种功能性语类直接得到表征,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的联系变得越发紧密,以此形成了通过句法结构来表现事件结构的事件结构理论,该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包括Borer[12,13]和Ramchand[14]。这些研究认为,传统句法投射的中心语不仅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成为表现事件结构中的一些基本语义功能算子,如CAUSE,DO,BECOME和BE等,这些功能性算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中心语得到直接表征。Ramchand的研究指出,在句法结构中,vP( light verb Projection)代表CAUSE或INITIATE表达的使役性或起始性事件投射,VP ( Verbal Projection)代表DO表达的过程性事件投射,RP( Result Projection)代表BECOME表达的结果性事件投射。据此,一个具有完整事件结构的句法结构从下至上包括RP(结果性事件投射)、VP(过程性事件投射)、vP(使役性或起始性事件投射)和TP( Tense Projection,时态投射),该事件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一是事件语义的各个组成要素通过句法节点得到表征,实现了句法结构与事件语义结构的统一;二是句法结构的组构性直接反映了事件结构的组合性特征。对于一个动词而言,它本身可以表示某一简单类型的事件(如状态类和活动类事件),而当它与其他补语成分共现时却可能形成另一种复合型事件(如达成类和完成类事件),这种事件结构的组合性可以通过句法投射之间的组合关系得到直接地体现。下一节我们来尝试应用事件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来对汉语的行为变化动词做出合理解释。
四、对于易变行为动词的句法解释
通过对易变行为动词的深入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动词的句法性质与其后是否带有补语存在直接关系:当它们不带补语单独充当谓词时,呈现出非作格动词性质;而当它们与补语一起充当谓词时,则呈现出非宾格性质,如:
沙滩上爬来一只乌龟。——*沙滩上爬一只乌龟。
王五跑了。——*李四跑了王五。
王五跑累了。——*这场接力赛跑累了王五。
上述例子中,单个动词“爬”和“跑”都具有非作格性质,因此不能进入非宾格动词的句法诊断式;但当它们带上结果补语构成动词短语“爬来”和“跑累”之后,就能够进入上述句法诊断式,呈现出非宾格性质。根据本文所依据的事件结构理论,原来的动词“爬”和“跑”都表达活动类事件,而当它带上结果补语之后则构成复合性的达成类事件,由于事件结构是通过句法结构直接得到表征,因此这种事件类型上的变化也直接体现在句法结构上,因此从动词“爬”和“跑”到动词短语“爬来”和“跑累”的句法结构变化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TP代表时态投射,vP代表起始性投射,VP代表过程性投射,RP代表结果性投射,T’,v’,V’和R’分别代表各自最大投射的中间投射,T,v,V和R分别代表各自最大投射的中心语,Spec代表各个事件投射的标志语( Specifier) (即参与事件的论元成分),XP代表附加性补足语成分。
根据上述结构,“爬”和“跑”在单独做谓词时(如左侧图形所示),它们的句法结构中都带有表达起始性意义的vP投射,由于v具有引入域外论元和核查宾格的能力,因此此时的动词“爬”和“跑”都属于带有域外论元的非作格动词。相反,动词短语“爬来”和“跑累”的事件结构中增加了结果性事件,因此在句法结构中也增加了表现该事件的投射RP,而此时的论元“乌龟”和“王五”作为RP的标志语被指派客体角色,两者基础生成在域内论元位置,因此此时的“爬来”和“跑累”属于带有域内论元的非宾格动词,这样的分析结果与这些动词的句法表现完全吻合,这样本文就依据事件结构理论实现了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充分解释。
五、结语
本文应用事件结构理论探讨了英语和汉语(主要是汉语)非宾格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解决了传统分析对此类动词的句法性质认识不清的问题。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发现,对于非宾格现象的研究不应该只着眼于该动词,而应该着眼于整个谓词部分,从谓词的事件结构入手来分析其句法结构和句法性质,因此本文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研究也为汉语乃至自然语言非宾格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PERLMUTTER D.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Linguistics Society[M].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57-189.
[2]BURZIO L.Italian Syntax: A Government Binding Approach[M].Berlin: Springer-Verlag,1986: 10-14.
[3]GRIMSHAW J.Un-accusatives: An Overview.North East Linguistic Society[M].Michigan: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87:244-259.
[4]LEVIN B,MALKA R H.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5:69-74.
[5]李艳慧.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 Mandarin Chinese[M].Dordrecht: Kluv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0: 134-139.
[6]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1) : 37.
[7]YU Ning.Towards a Definition of Un-accusative Verbs in Chinese[C]∥Camacho J,Choueiri L.Proceedings of the 6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4: 339-353.
[8]高群.民间故事结构性夸张构式的广义修辞学分析[J].江淮论坛,2012(4) : 172.
[9]BAKER M C.Incorporation: A theory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Changing[M].Chicago,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46.
[10]KOOPMAN H,DOMINIQUE S.The Position of Subjects[J].Lingua,1991: 211-259.
[11]LARSON R K.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88: 335-391.
[12]BORER H.Morphology and Its Relation to Phonology and Syntax[M].Stanford Calif: CSLI Publications,1998: 43-55.
[13]BORER H.Structuring Sens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9-32.
[14]RAMCHAND G.First Phase Syntax[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8-40.
[责任编辑:吴晓珉]
A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Variable Behavior Verbs in the Framework of Event-Structure Theory
ANG Yun-sheng
(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While plenty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about the variable phenomenon of behavior verbs in English unaccusative verbs,there still exist fuzzy understandings of them in Chinese study.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Generative Grammar,the paper,adopting the theory of event structure,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analysis on variable behavior verbs in Chinese un-accusative verbs.It shows that vent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is isomorphic to its syntactic structure,and different types of event structure,which is of compositionality by itself,are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s.So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unaccusative is a structural feature at the level of predicate,rather than a syntactic property of the verb itself.Chinese variable behavior verbs are supposed to focus on the entire part of the predicates rather than the property of single verbs.
Key words:event structure; variable behavior verb; unaccusative phenomenon; syntax
[中图分类号]H 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16) 02-0115-05
[收稿日期]2015-10-2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2BMZ028)
[作者简介]杨云升( 1962-),男,山东平度人,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留学生教育及中国语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