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2016-07-07黎华
黎华
【摘 要】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文学课程 文学素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27-02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没有明确的规定,直到2000年才确定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幼儿文学列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开设幼儿文学学科教学时间较短,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薄弱,致使该学科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办法。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由于2000年教育部才把幼儿文学列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因此该学科的教材匮乏,资料较少,教学难度很大。2005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指出幼儿文学的教育意义,提出了培养幼儿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有了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要求来制定教学要求,规划课程安排,幼儿文学学科可以变得更加专业化。然而,尽管多数学校认识到了该学科的重要性,也开始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开设该学科时间较短,教学资源较少,教师的教学经验非常有限,这就造成培养幼师的课程以基础知识内容为主,而实践性内容很少,致使幼儿文学课程的内容不够完善,课程安排也不够系统化,这样的教学状况难以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幼儿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落后,难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幼儿文学大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中的被动者,尽管有些老师组织许多文学活动来带动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许多实践课程还是以教师主导为主。学生看似活跃,但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自己动脑来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此外,有些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但是有些教师却应用不当,让这些实践活动成了学生的娱乐活动,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没有得到提高,造成实践活动失去了教学意义。
(三)不重视文学情感的培养。幼儿文学学科有着系统化的分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特征和功能,幼儿文学的创作和改编,幼儿诗歌,幼儿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幼儿影视文学等,这些知识内容复杂,相互联系,基础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准确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文学情感的培养,平时只是为完成教学而进行程序式教学。这样,不利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更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由于我国教育部门对幼儿文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我国幼儿文学学科发展时间较短,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还不够专业化,这成为影响该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力普遍不高。由于幼儿文学科目开设时间较短,从事该课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师,这些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该学科的基础知识,也没有该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样的教师队伍是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学校对幼儿文学学科的重视度低,这就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不足,在学习中不仅学习方法不正确,其学习态度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文学素养不高的重要因素。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和小学生完全不同的,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文学的方式。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学校一定要在培养学生上下工夫,针对幼儿文学的教学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改善教学理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首要的是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让中职学生具备从事该专业工作的职业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幼儿文学学科内容非常复杂,教师要把学科内容和教学意义联系起来,把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把学科要求和教学效率联系起来,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合理地安排课程课时,针对幼儿心理特点来安排课程的时间,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来安排课程的内容,保证幼儿文学素质培养真正地落实到位。
2.为了提高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幼儿文学素养的教学要求,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向专业高、能力高、素质高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让这些人才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专业的职业能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可以对幼儿学生进行文学乐趣的培养、文学情操的陶冶,激发幼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创新能力。
3.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幼儿文学教育中具有实践价值,这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
4.教师要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必然会遇见很多教学中的难题,这是许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新手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他们会怕因误导学生而影响自己的教师形象。因此,中职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解决教学难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要多研究、多请教、多探讨,不能让问题困扰自己,不能把问题推给别人,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时必须加以指导的。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幼儿文学作品中内容包括童话、科学、生活知识等,这些文学作品各有特色,互为整体,相互联系,只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会文学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存在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的问题,达不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要求。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进行角色转变,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应完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创造情境。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灰姑娘》童话故事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忆起童年时的公主梦想,交流故事情节,在观看电影、回忆童年、讨论真善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唤醒隐藏在内心的童趣,积极参与对童话的学习热情,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老师在恰当时机再归纳、提点童话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设计问题。教师在儿童故事中设计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小袋鼠》是一篇幼儿诗,教师可以通过“一物长得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以打谜语的方式来让学生回答谜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启发学生用幼儿的眼光、思维去思考小袋鼠前面为什么有个大口袋?大口袋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能抓住动物特征,又提示学生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了解幼儿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对他们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
3.增加幼儿游戏。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也是孩子。多组织一些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充分激发,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极致发挥,帮助学生有趣有效地学习幼儿文学,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举办多阅读、试创作、仿表演等文学类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加强阅读和创作是比较好的教学手段。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内容有趣,色彩鲜明,都是创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多研究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儿歌模仿、故事改编,然后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模拟表演。定期开展幼儿故事比赛、读书比赛、童话表演等文学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是我国幼师学校的普遍现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其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校内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校内教师往往是闭门造车,其教学能力难以有所提高,只有加强校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校内教师多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其他教师的良好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幼儿文学学科不仅是要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更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以,中职教师也要多去幼儿园观察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沟通方式,了解幼儿学习的态度和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教育出优秀的幼师人才。
3.培养教师勇于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要努力钻研教学问题,多和有经验的教师讨论幼儿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多参与教学交流性活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幼儿文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不仅要让学生抒发文学的纯真天性,更需要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幼儿文学素养,就要积累幼儿文学学科的教学经验,深层探讨幼儿文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幼儿文学学科的教学水平,为幼教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幼儿文学:中职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J].中职学前教育研究,2010(1)
[2]郭利华.怎样提高幼师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J].山西教育(教学),2010(8)
[3]罗捷.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文学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黎 华(1979— ),女,广西梧州人,广西梧州商贸学校助教,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语言教学。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