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贫困生“双线资助”体系探究
2016-07-07韦春芳周玲妃
韦春芳 周玲妃
【摘 要】分析“双线资助”体系的定义及意义,以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为例探索“双线资助”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中职学校 经济困难学生 “双线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30-0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尤其是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广西在校中职生都享受免学费政策。既要解决贫困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又要帮助贫困生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让其健康全面发展,是中职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双线资助”体系的定义及意义
继2007年5月全国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后,杨晓慧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的《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文章中提出了“双线资助”体系,国内部分学者和资助工作者就此问题陆续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资助工作的理论,对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杨晓慧等学者对“双线资助”体系概念的总结和笔者在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贫困生“双线资助”体系是以对贫困中职学生进行“物质资助”为基本保障,并通过提供“精神资助”使受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贫困生“双线资助”体系相较于偏重“物质资助”的传统体系,在当代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中职学校贫困生“双线资助”体系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中职教育发展而言,以人为本、践行全面发展观,就是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实现学生的良性和全面发展;就是要建立科学发展观的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培养道德、开发智能、训练技能、锻炼体能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都为农村学生,许多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学生。为贫困学生提供足额的资助资金,是践行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础;为其进行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是精神层面的“资助”,这样的“双线资助”体系正是响应当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双线资助”体系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有效平台。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将其确立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未进入中职就读之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基础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给中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双线资助”体系恰恰能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有效平台。通过“双线资助”体系,贫困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后,经过公平民主的评选,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获得基本的物质资助,这为贫困生能安心在校园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进一步通过各类校内奖助学金和相关活动激励贫困生,使其增强对父母、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思想进一步得到洗礼;通过资助后的引导和教育强化中职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其思想朝着“反哺社会”方向发展。
第三,“双线资助”体系是彰显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从狭义上来说,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过程要彰显公平正义,使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得到适当的资助,体现当代教育的公平正义。而在资助过程中,如果单纯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资助”,忽视了“精神资助”,那么最终将导致“物质资助”没有达到使贫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终极目标。“双线资助”体系通过“物质资助”彰显教育公平,通过“精神资助”促进贫困生健康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双线资助”体系的构建
(一)以“以人为本,精细量化,公开透明”为评选原则,规范各项资助资金发放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各项资助项目划定的受助标准评选,保障“物质资助”到位。
1.学生提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评选。由学生本人自愿提出资助申请及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在以班主任为班级民主评议小组组长带领下,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担任评议小组成员,组织全班同学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和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荐名单,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初审。
2.初步推荐名单和材料提交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复审。各班级班主任根据初审后的名单进行相关信息采集,汇总相关材料并装订成册,将初审结果和相关材料一并送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进行复审。
3.线上线下两步公示。将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复审通过的受助学生名单经全国资助系统进行公示,后通过校园公布栏对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原因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在“物质资助”过程中,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始终认真研读国家相关政策,严格按照各资助文件要求的评选程序,层层筛选,为构建“双线资助”体系划好“物质资助”这条线。
(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对学生开展“精神资助”
在“精神资助”方面,广西第一工业学校注重从精神方面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助学资金的作用。
1.以“学生成长中心”为平台,加强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励志教育。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成立了“学生成长中心”,对“双线资助”体系的“精神资助”提供了专业的实践平台。“学生成长中心”占地面积24平方米,环境温馨舒适,内有舒适沙发、桌椅等设施,还有相关心理、励志书籍60多本,让学生在安静、轻松的氛围中思考探索,不断提高和成长。在“学生成长中心”安排1名有全日制本科学历、8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应用心理学导师长期为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励志教育,并定期开展专项心理辅导活动。
在“学生成长中心”,贫困生可以就升学、就业、生活、学习、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等问题与专业应用心理学导师进行沟通,从而从精神上对贫困生进行引导。
2.树立典型,培育“精神资助”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中,资助文化是其中重要的文化形式,对中职贫困生优良品格的塑造、情操陶冶、心智启迪及促进贫困生乃至全校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好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班集体”、“资助征文”等活动的评比和组织学生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比赛”等活动,将获奖学生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大部分中职生融入宣传活动中,形成校园正能量,不断营造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
3.立足引导、多管齐下,开展贫困生喜闻乐见的素质拓展活动。全面实施“双线资助”体系以来,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组织贫困生参加2015年广西“教苑杯”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并获三等奖;组织贫困生参加“感恩国家资助、行动回报社会”系列感恩活动,包括2015年春南宁植物园师生植树活动、2015年和2016年“雷锋精神学习月”贫困生到社区进行家电义务维修活动等;组织贫困女生参加2015年2016年“女生自强不息”女生节活动。
通过针对贫困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贫困生与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交流得到了强化,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职学校构建“双线资助”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一是注重“物质资助”,让中职贫困生在“以人为本,精细量化,公开透明”为评选原则下,为其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二是注重“精神资助”,以人为本,加强对贫困生引导,促进贫困生全面健康发展。二者之间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中职学校应发挥出资助工作的最优效能,培养出掌握一技之长、诚信感恩、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构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双线资助”模式的思考与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3]成宏涛.于甜.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双线资助”模式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学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广西中职教育‘双线资助体系构建研究”(2014ZZ041)
【作者简介】韦春芳(1986— ),女,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助理讲师,商品经营专业教师兼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干事;周玲妃(1987— ),女,广西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助理讲师,商品经营专业教师兼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学生保卫科学籍干事。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