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文化

2016-07-06陈亚娥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文化

陈亚娥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带来了文化的自由发展,其中便产生了“说客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类型。这些说客们由于目的性的差异与个人修养的高下,使得他们在“说客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才使得这种文化更显丰富多彩。

【关键词】春秋战国  文化  说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分离的时期。但从文化角度来讲,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自由意识,学术最繁荣的时代。

社会大分离时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为了让自己的同家能更好地生存于其间或者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各国都在积极地谋求变法图强。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劝说来使别国与自己结成利益集合体。这使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得到更好的体现,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各国统治者把视线下移,学术范围也跟着下移,新兴的士人阶层成为了民族主流文化精神的担当者。社会上的“养士”、“用士”之风就兴盛了起来,士人在人格上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性,他们可以自己奔走游说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

这一时期的说客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游说拜官、奉命游说以及说服君王。虽然他们都同属于说客,拥有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说客本身在道德品质高低、劝说目的性的差异,使得他们在语言技巧,说客心态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一、游说拜官

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统一良好的人事制度,很多士人都想通过游说君主踏上仕途从而施展抱负。在那个大分离动荡的时代,游说拜官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游说拜官的第一步,理所应当的就是与君谋面。当然,面君只是一个前提,游说的关键还是要看你的想法能不能打動君王的,游说之士只有适应君主的心理需要,才能被接受和录用。

同样是游说拜官,但各自的目的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大抵可以把他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弘扬道义,二是为了功利。

春秋中后期的孔子是士人阶层游说的第一人,自鲁定公十三年到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97-484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孔子认为自己游说出士是为了实现“弘道”的理想信念,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十几年间他始终恪守坚持他的出士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秦伯》第13章);“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第7章)真正的做到“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卫灵公》第32章)。

虽然从境界上来说,弘扬道义这是一种更为高尚的追求,但是如果单纯从取得仕途来看,一些看重功利的说客反而更能够得到统治者的认可。他们从功利出发,逐步地放弃自己的理想,走向迎合君主需求的这样一条道路。

在这类型的说客里,吴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吴起是卫国人,在卫国游仕不遂,又游说到鲁国,时正值齐国攻打鲁国,鲁军欲任他为主将,但因其妻是齐国人而怀疑他。吴起“欲就名,遂杀其妻”以表不亲附齐国,鲁君于是任命他为主将。后因遭人诋毁离开鲁国游说魏国,后又离开魏国游说楚国,终在宗族作乱是被乱箭射死。

除此之外,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们游说的目的更是只为了一己私利。苏秦在以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卷3,《秦策一》)之后,转而“以纵散横”说斡旋于六国之间。张仪说楚遭陷后,辗转从赵到秦,提出秦联合韩魏攻打齐楚的连横主张,并极尽狡诈欺骗楚王削弱楚国之能事。

二、奉命游说

奉命游说,多是临危受命,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大国攻打小国的现象时常出现。许多小国面对大国的进攻时,没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抵抗,小国君主面临敌人进攻时往往选择派遣说客说服敌国退兵。在这样的背景下,说客就担负起了国家存亡的直接重任了。

关于这类说客,最早有记载的是春秋时期的烛之武。烛之武在郑国被秦晋围困之际,只身一人出走到秦国去说秦王。烛之武到了秦国以,直中秦王的要害,使得秦王不但从郑国退了兵,还派兵驻守在郑国。由此而可见烛之武游说技巧之高超。

与烛之武一样在国家面临进攻甚至是灭亡的时候,临危受命的还有战国时期的唐雎。安陵是战国时期魏的附庸小国,秦灭魏后,原以为略施小计便可吞食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为了维护安陵主权与尊严,与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使得“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魏策4》)挽解了国家的危机。

越国的文种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说客,越王被夫差包围,退守于会稽山,国家危在旦夕,此时文种挺身而出,承担起劝退吴国军队的重任并且成安哥拉地说服了吴,使国家转危为安。

三位说客在同样国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都成功的利用自己出众的说客技巧说服了敌人,保住了国家的安全。尽管他们采取的方法途径是不同的。不过就他们的思想而言,都是忠君爱民,而且胸怀韬略的。即使他们有的对国君有不满之处,但是出于爱国爱民思想,他们并没有推却任务责任,而是走上了捍卫国家利益的道路。

三、说服君王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另一种说客,他们的职责是说服自己的主君,使其听取自己的建议。战国时期齐国的周忌与赵国的触龙就是这类说客中最典型优秀的代表。

邹忌是齐威王时期的相国,根据《战国策》里记载,邹忌借由自己与徐公比美一事,悟出了人生道理,于是以此事进谏齐王,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以此窥到,“王之弊甚矣”(《齐策》),建议齐王广开言路,纳言除弊。齐王采纳其建议,国力逐渐强盛了起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策》)。

公元前265年,赵国赵惠王死后,赵孝成王年幼,赵太后执政。秦军趁机攻打赵国,赵国危殆。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必要长安君做人质才出兵。形势危机之时,触龙挺身而出,从容无畏,他用委婉的方式向太后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赵策》),最终打动了太后,挽救了齐国。

这类说客采取婉转的方式劝说是有原因的:首先,像这样打个比方、讲个故事容易被人接受。其次就是他们劝说的都是自己的君主,都是独揽大权的国君。自己的生死可能往往就只在国君的一时喜怒之间。直接进言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观点还没有陈诉完就被拒绝或是遭致杀身之祸。

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以来,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说客现象才如此的普遍。无论你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去划分说客,借以评价他们精神的高下;但是他们身上一些共有的优良本质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所有的这些说客,他们都具有渊博的知识,只有拥有知识,他们才会继而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独特的说客文化。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富五车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萌芽期|春秋战国
谁远谁近?
历史喵第二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