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还是“富民”
2016-07-06甘重花
甘重花
【摘 要】从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苏联每位领导人上台后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斯大林上台伊始,就结束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开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又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而1985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最终没有让苏联走向强大,而是解体。那么,历届苏联领导人上台后为什么要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政策是相互对立的还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这些政策都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苏联每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上都面临着对“强国”还是“富民”道路的选择,而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强国”之路,造成国进民退。本文试图从“强国”还是“富民”的角度分析苏联历史上历次经济政策的变动原因,及对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形成一个比较认识与启示。
【关键词】政策 强国 富民
一、斯大林模式
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所面临的形势是内为落后的农业国,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显然,让国家变得强大,改变在国际上所处的不利地位,成为斯大林等领导的当务之急。但如何强国,是沿着英国模式,先发展轻工业,积累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还是直接走工业强国之路?是斯大林面临的选择。最终,斯大林选择了工业强国之路,也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发展重工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原料、劳动力等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资金问题。怎么办?斯大林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把过去的私有制变为单一的公有制,农业上进行集体化运动。实质上是通过国家权力的方式,让人民把自己私有财富贡献为国家所有,继而为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
斯大林模式是成功的,因为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并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斯大林模式又是失败的,因为畸形的经济结构让苏联在重工业上十分强大,但是农业和轻工业却得不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进而影响到了对政权的不满。斯大林强了国家,穷了人民,形成了国进民退的局面。
二、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接替上台的赫鲁晓夫想改变“斯大林模式”下这种极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优先发展农业。最为典型的是大规模开垦荒地,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种植玉米。可以说,赫鲁晓夫对国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是正确的,但在思维定势上却依然是错误的,这就是放弃不了苏联要做社会主义霸主并和资本主义美国争霸的野心。最后,农业发展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改革力度上又没有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模式,国际上和美国的争霸又处于了劣势,是人民生活没有改变,国家地位反而降低,在一片批评下,赫鲁晓夫下台。赫鲁晓夫改革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把强国放到了第一位,所以人民生活没有大的改善。
三、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决意改变美苏争霸中苏联的劣势,于是穷兵黩武,更加注重军事工业的发展,使当时的美苏争霸中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下风。但一个政权如果输了人民,赢了世界也还是会输。当勃列日涅夫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自鸣得意之际,人民生活已陷入极端贫穷,这个国家生产了每一个家庭都可以配备一台的坦克,却没有每顿饭能吃起的一块面包,而很显然,人民不能吃坦克。所以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还是强国大于富民,国进民退。
四、戈爾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是接任于国家危难之际,改革于世界形势变化之间,戈在1985年上台之后,先进行了经济改革,但因为没有对国情的正确认识,也因为改革的措施、力度、策略等的不当,所以经济改革没有成效,于是又转入政治领域,提出:“建立公开地、民主地、人道地社会主义”,结果给苏联人民的思想上带来了混乱,加上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在摇摆中走向了瓦解。
五、中国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与反思
纵观苏联历届领导人的经济建设,可以说走过了这样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即:国家集权→经济计划→军事强国→世界争霸。应该说,历届苏联最高领导人都被强国与争霸思维所绑架。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进行强国,就势必要集中国家权力,对人民的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对国民财富进行统一的分配,所以到最后导致苏联成了军事上的巨人,经济上的瘸子,国家失去了正常走路的平衡性,政权大厦的倒塌成为了一种必然。这也说明,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要平衡发展,不能只重视强国,而牺牲人民利益。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也和1922年的苏联一样,面临着复杂的内外形势:内为落后的农业国,外有西方的封锁与包围。再加上近代109年的列强侵略,以致毛泽东等一代领导人对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有强烈的愿望。怎么能让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呢,很显然,中国采取了和苏联同样的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又同样面临着一个发展重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于是,中国从1953年到1956年进行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和轻工业做牺牲,在国家权力的干预下,为重工业建设积累资金。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积累、低消费实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强国梦。在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建设,国家国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上天等,都成为中国强大起来的标志。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却没有大的发展。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文革”中国民经济更是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十年“文革”的劫难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于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首要选择的是“富民”而非“强国”的道路。
纵观中苏两国在经济建设道路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深刻启示,即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要平衡进行,千万不能穷兵黩武,不能争霸逞强,不能把一国人民的福祉绑架到国家的争霸野心中去,而是要综合平稳,要统筹兼顾,要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牺牲人民利益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历史上希特勒的德国是教训,发动二战的日本是教训,斯大林以来的苏联道路也是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