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习作前有效准备行为的实践研究

2016-07-06刘晶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文盲圆明园景物

刘晶

自从《小学生习作前有效准备行为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整个研究团队立足本校,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针对人教版三至六年语文教材,开展小学生习作前有效准备行为的策略研究,现提炼出以下几点策略方法:

1、故事重演法——看图作文、创编故事等想象类习作前学生的准备行为

在习作前,学生把图上内容或心中所想的故事情节转化为亲身经历,这就是故事重演法。

写人记事类习作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但不算是难点,毕竟学生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课堂教学中,难点是想象类习作的指导。学生没经历过的事情,写出来缺乏真实性。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故事重演法来突破这个难点。如五年级下册看图作文《小足球赛》,图中只画出各个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学生如果在习作中只注重这几点的描写,习作势必会很平淡。尤其是女同学,本身对足球不感兴趣,不可能会把这篇习作写生动。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在习作课前一周,发两个足球交给学生,通知学生一周后举行踢足球比赛。学生听了以后,即使是女生,也都全身心地来练踢足球,比赛时场面十分热闹。等到一周后的习作指导课,教师出示课题——小足球赛,指导看图以后,学生奋笔疾书,把小足球赛的激烈(如“球像离弦的箭一样朝守门员直奔而来”)、场上队员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如他想:“刚才因为我的失误已经让我们队丢了一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对方再进球了),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这篇习作都得了“优”。故事重演法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四年级上册看图作文《关爱》也十分适用这种方法。

这种故事重演法还适用于编童话或续写类习作。学生在头脑中设定好创编的内容,然后将想象的内容与别人演一演。在演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在编排时的不足,也通过表演来纠正,这样再去写作,创编的内容就合情合理了。

2、情感储备法——写景状物类习作前学生的准备行为

情感储备法是学生在习作前,就对所描写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把这种情感作为情感基调来指导写作。

对于写景类文章,学生的准备行为肯定离不开观察和好词佳句的积累,这几乎是每位语文教师都会指导到的。但写景类文章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表达对某一景物的喜爱之情。学生是怀着对景物的喜爱或赞叹之情来下笔的,不是直接描画出大自然中某一景物的样子,“情”字是从书面语言渗透出来的,要体现出习作的语文味道。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一篇描写秋天美景的习作,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习作并不是很简单,他们往往抓不住“美”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引导学生放眼四望,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再进行细致地观察,并说说自己被什么景物所吸引,是因为它很可爱还是因为它的某一方面令你惊叹。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可以引导。比如随手捡个银杏树叶,师可以说:“你看,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经过老师一引导,就激发学生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这基本就确定了学生的写作基调——喜欢。“我手写我心”,写景时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心走,心里喜欢哪个景物,就细致地观察那个景物,不用面面俱到,做到重点突出,情感中渗透美就可以了。

3、资料调查法——议论类习作前学生的准备行为

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比较全面地收集评议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进行整理、运用,就是资料调查法。

小学阶段习作中的议论文,并不是像《为人民服务》这样正规的议论文,而是指谈看法、说观点的文章,如《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假文盲》观后感。这些观后感往往让学生评议发生在历史中一定大背景下的事件的看法,学生对这些事件很陌生。此时,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

调查事情发生的社会背景。比如《假文盲》观后感。学生在习作前要清楚这几个问题:什么是文盲?一九八四年文盲多吗?那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才不会是文盲?只有让新世纪的孩子们了解了这样的问题,才会凸显那四个假文盲的可恶,学生对他们的批判才会深刻。

调查资料,还原历史。《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的准备,应重点放在对圆明园毁灭前的美图和数据资料搜集方面,展现圆明园的辉煌与伟大。学生只有体会到圆明园毁灭前有多美,才会对火烧圆明园的八国联军有多恨,才会激发学生要振兴中华的决心。

4、动笔积累法——记人叙事类习作学生习作前的准备行为

学生在习作前,把已经积累的经验、资料等以摘抄或随笔等文字的形式呈现和保存起来,就是动笔积累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写习作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学文本里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作手法等,这时就需要学生动笔积累,才能体现“学”的内容,再加以运用,为习作服务。动笔积累法主要有写小练笔、记日记、摘抄好词佳句。

这里重点阐述小练笔的运用。小练笔,是短小的动手练笔,也就是小型作文,或作文片段。它篇幅小、形式活、时间短。本课题中的小练笔,不是语文课本中附在课文后的小练笔,也不是学完课文有感而发的小练笔,而是大习作中的一个片段,为本单元的大习作服务的。小练笔虽小,但它确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降低习作难度,突破习作难点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就以写人类文章为例,习作前要有进行针对某一人物细节描写的小练笔。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在习作之前,学生就可以抓住本单元的描写王熙凤、严监生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学生先确定出本单元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及所要表现的人物品质,用一个精彩片段来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某一方面,已达到突出人物鮮明特点的目的。习作课上再把这一小练笔呈现出来,互相品读评议小练笔,再修改,补充开头、结尾,一篇大作文就完整了。这样的练笔训练,无论在形式要求上还是在训练要求上,都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学生有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

但要注意一点,小练笔的描写一定要细致、深入,围绕中心来突出某一方面的描写,空洞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建议教师针对大习作前的小练笔在习作前一周内为完成,否则学生有些遗忘,内容和情感会衔接不上,小练笔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关于学生习作前有效准备行为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因习作的不同合理地进行运用。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致力于学生习作前的准备研究,使这一研究领域更完善,更深入,真真正正地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文盲圆明园景物
《假文盲》的启示
四时景物皆成趣
“新文盲时代”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写写冬天的景物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明证
满江红·圆明园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