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07-06白银江
白银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地教学。
【关键词】语文 创新 思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创新教育,应该是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的,以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创新人格的养成为指向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当然不可否认,思维定势也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回答。“你想问老树什么?”。于是,便有无数个充满想象的答案,学生们有的说:“我想问老树有多少根头发?”,有的说:“我想问老树生了多少个小宝宝?”,还有的说:“我想问老树有多少只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又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如果要自己去称象时该怎么办?同学们各抒已见,有的说:用人换掉石头,这样可以不让人去搬石头,有的说做一个大跷跷板,让大象站在一边,另外一边让人做上去,不也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吗?也有的说造一个大电子称,用称称一称,这样就打破了思想定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良好的心理氛围能产生创造欲望,只有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學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就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学生就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甚至异想天开。如教《乌鸦喝水》时,我这样问,“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小朋友们更聪明,大家动动脑,还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接着演示自制光盘,荧屏上出现了半瓶水,不断摇晃,一只头戴问号的乌鸦在瓶子上面不停的盘旋着,有趣的画面,轻松的环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况。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乌鸦可以找来一根空心草杆子,就可以象我们喝可乐一样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找来塑料袋,把瓶子里面的水倒进塑料袋里”,有的说:“可以找一个斜坡,把瓶子放在坡上就可以喝到瓶子里的水了”……。学生想出了一系列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情况,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三、通过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从简单的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这个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开始质疑而发现的。还有:“地球中心说”、“太阳中心说”等这些定论无不是在怀疑中被一一否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引导学生敢于坚持歧见,大胆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敢于怀疑一切,挑战一切的无畏精神,以此来支撑他们独特的人格和创新精神。
四、通过启发点拨引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在想象的天空中,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有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跳到另一个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教学《小鱼的梦》时,在学生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眼,脑中浮现图像,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蓝蓝的大海中,一条美丽的小鱼儿快活的游玩了一天,累了,晚上它躺在妈妈的怀抱中睡着了,于是它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什么呢?学生们有的说他梦见了自己坐着宇宙飞船来到了星空,和星星捉迷藏;有的说他梦见了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了;还有的说,他梦见了海水被污染了,回到家中发现妈妈死了,小鱼哭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联想到了人——自然——环保的关系。也认识到了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五、通过勇于操作实践,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很难有所作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和培养。爱迪生1300多项发明,无一不是亲自实践的结果。让学生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手脑并用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条件。
如在学习《春天》这组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放开思路,广泛挖掘课文宝藏,捕捉一切可能为语文活动所用的有利因素,我结合学校工作,策划校外活动,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找春天、赞春天、说春天、画春天、制作剪贴报和春景图,引导学生抓住生活的连接点,演绎生活情趣。
又如在学习《植物》这组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植物世界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我提前让同学们收集各种植物,并将其制作成标本,并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将植物的主要特点、生长习性制作成为精美的信息卡,并在班里建立了信息站,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从而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地教学。同时,我们要紧密联系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否则,它只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是不可能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