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实效性高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6-07-06王廷英
王廷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语文教学中的“小打小闹”,认为其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需要那么“讲究”,只是做基础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字词即可。恰恰相反,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是其它阶段语文教学所不能比的,从兴趣培养来说,能够奠定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学习方法来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语文使用能力来说,是积累自信、认识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实效性高是小学语文课堂的第一要求,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拥有更多的学习感悟。本文笔者以打造实效性高的小学语文课堂为目标,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
【关键词】打造 实效性 小学语文 课堂 积极性
课堂的实效性,即学生在上课期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是否具有延伸性,能帮助学生的课下思考。实效性高的课堂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减轻语文学习负担,在更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语文。
一、低年级抓张纲领预习,高年级主张自主预习
首先,预习是为课堂学习做基础,学生对语文课文有事先的了解,那么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听课,且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技巧和习惯方面还未养成,所以预习起来不知该从何处下手,而且放任不管也会造成低效预习的结果。因此,建议采用纲领预习的办法,老师制定预习大纲,学生通过回答大纲中的问题来进行预习,能快速把握中心思想和重点,且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课堂教学。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有更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可以让他们完成自主预习,只要要求设计几个课堂问题,并组织答案,再标记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能增加他们预习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是推动他们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预习。
二、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学生课前预习是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很难提高其积极性和兴趣。而课堂导入则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一个好的、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到学生的目光,聚焦他们的精神,从而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提高课堂实效性。小学语文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一些故事、风景、古诗等都有让人心仪神往的一面,这也是在课堂导入中需要给学生展示的。或者老师可以用和生活相关联的例子,让学生产生思考和联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来听课寻找答案。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还可以利用学生资源,让他们依据预习情况现先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老师进行答疑。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而进行的课堂讲解,他们的精神更容易集中,更利于课堂听讲。
三、精确而变化的教案实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老师在课前制作教学方案是必须的,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加顺畅的课堂讲解。依据设计的大纲,逐渐完成教学任务,时刻把握教学方向,能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老师必须精确按照自己的教案来教学,防止出现思路跑偏,或者是因为突发事件而耽误课堂进程的事情。如果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临时引入一些话题,也要适可而止,将话题再次引入到教学的“正道”上来,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但是只要没有发生,我们永远无法做最精准的预料。我们的人生是这样,更何况由这么多孩子組成的集体呢,更是容易在教学当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一节好的课堂、实效性高的课堂不是完全尽在老师掌握,而是即使脱离了老师的掌握,依然能够“悬崖勒马”或者是加以利用,回归到教学中来。而且学生的学习进度是在课前无法设计的,只能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当然不是调整大的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法和思路,换一个角度来帮助学生理解。还有一些明显过大或过小的教学目标也要做及时的纠正,然后在课下进行总结反思,防止下堂课出现这样的问题。实效性高的课堂不是老师学生紧张,老师紧绷,而是能够通过更加轻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必要时安排学生进行中间休息,用一则寓言故事、笑话等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然后再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松弛有度,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四、明确而精练的课堂总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课堂总结是点睛之笔,学生也要依据课堂的总结来进行课下的复习。所以组织精练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总结是很关键的,而如果这个过程完全由老师来进行,那原本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变成了对总结知识的记忆,这样只能形成短期的印象,不利于长期的语文学习。所以精练明确的课堂总结需要从学生那里获得,先由学生进行思考,初步总结出几点;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选择几点最具代表性的意见;最后是老师的统一整理,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总结和精练语言。其实这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兴趣最重要,他们对课堂总结的关注点可能更在于需要完成什么作业。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低年级学生,让他们从说一两句总结性的话开始,逐渐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五、多样而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虽然课外活动已经属于课后时间,但是它和课堂是息息相关的。首先课外活动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再巩固,有利于实效性的继续发挥。再者课外活动也是对语文思维的一个巩固和加强,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还有课外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让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所以课外活动也是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应该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语文呆板、字面化的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如组织辩论赛、组织演讲比赛、记忆故事比赛、成语大赛等比赛形式;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并写调查总结报告;还能设计黑板报、绘画周报等,学生可以自由添加内容,设计属于自己的报纸。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其总体学习语文的实效性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兴趣的引导和方法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精确语文教学方向,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占为己有”,才是最具实效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科技展望,2014(20)
[2]赵厚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