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7-06高翔
高翔
【摘 要】新课标以来,学校以及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美化他们的心灵,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本文讲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 美化心灵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就是老师在课上讲,学生并没有完全吸收的情况。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也很少,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进步的阶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忍受着灰尘的洗礼和蜘蛛网的装饰了。有一个调查显示:中国每年人均读4.5本书。这与以色列平均每个国民一年要读65本书,俄罗斯每人每年是55本,日本每人每年是40本,韩国每人每年是11本的数据实在是相形见绌。所以阅读能力已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它综合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
1.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数处于叛逆期,性格特点不一,在学习上表现的也不积极。所以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抓住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阅读一本书籍一般就是一次阅读课程了,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现代的孩子完全行不通。教师应该引入在课堂中一些具有生动形象、有着丰富色彩的场景,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一个小话剧,新颖独特的形式往往会得到学生的青睐,他们会为了编排话剧通读课文并且熟记课文,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只要打开学生兴趣的阀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像传统的方式中,学生被动的等待老师传授知识,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的更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新科技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第一点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上网查找朱自清的的资料,写作背景和时代,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课上,让学生积极发言他们所找到的内容,与全班同学共享,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课文,可以以动画短片的形式讲下课文的大致内容,以此来抓住学生的兴趣,再进行小组讨论文章内容。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自己去获取知识,不仅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来展示自己。举行阅读书籍大竞赛,采用根据故事梗概猜出书名,或者根据书名说出作者等等形式,给学生一周时间的准备,给出他们一个大致的范围,让他们课下去准备,有了竞赛的原因,每位同学都想拔得头筹,在这一周的准备时间内,他们必定会多多阅读书籍,由此提高了阅读能力。比赛不是目的,举办比赛就是为了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奖项,鼓励他们今后的阅读。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时间。在教学安排中,教师要安排阅读课程,带领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在家中,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后进行半个小时的阅读。其次,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不要强加给学生必须要看什么类的书籍,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就算是漫画书也没有关系,刚开始的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只要他们能安安静静道德坐下看书就可以,在培养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可以给学生安排书籍供他们阅读。最后,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率的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同时锻炼了注意力。
在阅读积累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安排阅读的计划,帮助学生制度阅读图书笔记,读到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优美的语句或者不懂的内容,都可以摘录到笔记本中,教师再对这些内容做出统一的解答。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他们对阅读后的感想和体会,为了激励学生阅读,在班级中可以举行“阅读之星”活动,评选出笔记和读后感写的优秀的学生给予他们“阅读之星”的称号,以此来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3.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以及篇章结构等信息,达到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教师需要设置相关的任务,指导学生运用预测、扫读、略读、分析、推断等方法来理解文章,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增强自己的阅读体念,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
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一个学习目标,主要是近期一段时间内通过阅读学习想要达到的成就。在完成近期目标之后,再制定一个近期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使学生慢慢的补充的课本外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2,12
[2]张艳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2,09
[3]倪岗.关于“定篇”类选文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9,05
[4]钱林波.“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再辨析——與高培权先生商榷[J].语文学习,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