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空间与展示空间的场域关联
2016-07-06张春
张春
摘 要:在艺术创作中,作品,展览场域,观众,一直是艺术创作者除作品本身外考虑的最多的三个因素。从传统的只是把作品展示在展台,观众围观来看的展览方式发展到根据展览现场来制作,布展作品,期间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文是本人在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班进行的实验性教学,针对以上的三大要素进行的对展览空间,观众展览互动,展览空间与创作空间的关联性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并进一步对教学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以此能继续探讨三者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创作空间;展示空间;实验性教学
为期四周的陶艺空间营造课从一开始就是要把这次课程的展示空间氛围定格到一个极尽可能的状态。我们把这种释放的空间定在了湖北美术学院的陶艺专业的教室大空间,空间外草地和一个正在动工的土坡。并希望通过陶瓷作品的展示来更好的理解作品,场域和观众之间的关联,并产生新的空间体验。
课程第一阶段的进度非常缓慢:以一个自由的抽象形为基础,做到一半时改变塑造的方向,使得泥塑的固有形态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作者不停的观察,修改360度空间的物质形态。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非常多的有机形体的出现,这样做法让泥土变成作品的形态有所改变。这是有利于下一步的训练的。
1 内外空间的相互影响
形态的改变是对地心引力的防抗也是对内空间的自我控制,于是对于除作品以外空间的蔓延也随之开始。这个外空间包括艺术空间,社会空间和观众个体空间。比如一个学生将一个扁平状的陶人放置在陶艺教室的必经门口,气质非常轻松,进来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个“开玩笑”的人,那么这其实也是在改变人们行走的姿态,也改变了外在空间的人的行动轨迹。
内外空间是互相影响的,作品的存在改变了外部空间的状态,让空间产生更多的情绪,而空间对作品的形态和结构也自然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如图1徐雁飞的《锁链》:陶锁链因为缠绕U形钢管而改变直线的语言。而锁链在缠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其它丰富的空间也随之产生,整个作业显得安静,沉重。视觉上还是很具有冷暴力且带点工业感的体会的。
基本上这次课程所有的作业都是在寻找到好的展示空间之后再进行泥稿的创作的,这和以往陶艺作品先创作后考虑展示在时间关系上做了颠倒。而这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对未完成的泥稿进行简单的低温素烧,再进行结合展示。所以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大部分的作品基本都是从要展览的空间出发再进行创作,这使得作品和展览空间融为一体,这种内外空间的关系显得非常的和谐统一。
如一学生将整个建筑为身体,,以门为衣襟,依顺把手做了一个陶的中国节扣,她用带有明显暗示的中式衣扣的形态把建筑身体化,这个门扣就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节点,这样童话化的对空间的处理方式不禁有些烂漫的气质。
2 开放空间和隐蔽空间的利用
课程之初目标就很明确,展示的空間不仅仅是室内,也包括户外,对于户外的展示除了要和整个自然环境协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尺度上要尽可能的放大,因为以自然为单位的空间尺度变大,环境变得不那么单纯,这方面包括很多元素,比如光线和其他物质。如果光源不集中,又加物体上尺度不大的话是很容易被自然淹没作品的空间。如一些同学将作品直接放在户外的树木,草地里,户外分散的光源和凌乱的场域感使得作品的存在感变得很低。而好的和户外空间结合的作品应该是能够充分考虑到这点并利用这点变成其作品的优势的,可以做到与自然沟通。
有同学只做了陶的《大地印章》,她找到一处正在翻新土壤的工地,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给这块地盖个属有自己名字的章。这件作业刻意没有烧成,这方面的考虑属于对陶瓷材料自然属性的探索,比如土壤和泥土之间的联系。雨水冲唰之后,印章也就消失了,使得整件作品和自然联系的十分紧密。同样的想法在同学中也不乏,如有同学将很多地缝进行连接,缝补。这件作业似乎更多的站在绘画的角度看待不同色彩,质感的陶瓷原料。这些都是尝试,挖掘泥土在展示上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果赋予独立作品以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安置在一个非常好的在自然中展示的方法,那么作品原来的面貌也会随之改变。如图2喻娟的《盲文·光明》将盲文放大到正常的凳子的大小,在户外有带一点公共性,并且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盲文单纯意义上我们非常好理解:光明是每个盲人求之不得的希望,而盲文使得他们能够阅读和社会接触。而将盲文以户外公共家具的形式展出一定程度上也是与社会这个大空间回应的体现。这种回应本身也体现了对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
巧妙利用自然的元素来烘托泥塑作品,部分同学也都多少都有所体现。如有同学在用户外一棵大树下种植了许多陶瓷蘑菇,在数量上尽可能的密集,避免被环境忽略。而种陶瓷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意思,在概念上将陶瓷赋予生命。又如同学将自己的陶瓷做成条状,混合在草地里,使得整个作品如同青草一样生长自由且具生命力,这在概念上是和种陶瓷是一样的。
此次课程除了对开放的大空间进行整体的掌握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尝试是对于空间中一些隐蔽空间的发现和利用。
对于隐蔽空间的发现我们可以看一看图3邱晨同学的《小草》,她的作品就非常合理地利用了陶艺大空间里作品制作柜和地面的夹缝的空隙空间,然后种上自己做的瓷小草,她说这是在表达生命力的一个训练,而观众对于自己的作业一开始可能不会马上有所反映,因为它们太小,太边缘了,但是这就是她的目的:让小小的生命力发挥不显眼的作用。这也是制作者内心没有存在感的体现吧。
同样的,图4胡凯的《连接》存在的空间也非常的巧妙,利用建筑物的U型钢之间的夹空,用和钢一样有现代语言材料特点的钢筋对这堵墙进行连接。
根据这个课程寻找空间展示让同学们尽其所能得去寻找特别的空间,比如有同学就选了教室一个不起眼的水池作为他的展览地点。池子周围有很多灰尘,光线也很暗,这令她十分喜欢,他觉得这样的地方应该长点蘑菇,于是她根据池子的三角地带做了林林星星的蘑菇。
另一方面在《物体空间训练》运用物体与物体挤压,交错时产生的有趣空间进行展示。但不足的是有些作业由于不是事前想好,为了这个样的空间展示而产生,所以展示出来后发现物与空间稍显勉强。
更有同学利用室内建筑零件,将作品悬挂,粘贴,堆放在空间角落,半空,极大范围的发挥工作空间变为展示空间的可能性。这其实已经在吧展览空间的概念模糊化,即任何的空间都可以是展览空间,甚至于作品的制作空间
3 自我空间的探索
那么除了关怀周围的环境而做的训练之外,是不是有别的注重表现自身空间体感的作业呢?当然有,因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有个别同学还是对表达单纯的物体本身有浓厚的兴趣。
比如图5孔国利的《指印》,他说训练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又喜欢动手,后来在此玩泥巴的过程中偶尔发现用手使劲握住泥巴后,在泥巴上会有弹性有记忆的保留你身体的痕迹,这点让他兴奋。于是他做了几十个这样行为下的泥巴,挑选了其中形态较好的放大。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光影在他的作业上的体现是明显且有用,每一个空间比例有区别也不失和谐。有点亨利摩尔关于头骨的塑造。
4 总结
整个课程训练虽然时间仓促但过程基本完整,根据空间创作的方向会成为同学们今后观察空间形态,综合展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同时会为自己的创作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最后三天时间也让同学们有一次自己独立布展的经验。不仅仅如此,最后他们每个人有5分钟的汇讲。觉得从方案讨论,考察空间,制作,展示到汇讲,每一个课程训练都应该看成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创作过程,在物体的表达和语言的表达中不断清晰自己的创作方向和意图。我想这是创作方法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整个课程下来有闪光点也有不错之处。同学们普遍反映这个课程很有意思,这样的方式让制作的空间既是工作室又是展厅,制作者,观众能在这个融合的空间里有所交集。观众在参观工作室作品的同时也会变成作品的制作者之一。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更加的自由甚至有游戏心态。这改变了以往陶瓷作品只能放在展台上的命运转而向更宏大空间体验,虽然在这个课程中同学们的对空间的控制力还稍显薄弱,但一旦有这样的课程训练和有意识地去控制空间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最后呈现出来的必然会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