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现存问题与设计思考

2016-07-06袁正华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袁正华

摘 要: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居民间本就亲密的邻里关系,结合安置区居民交往活动特征,积极建立居民的归属感,设置多样化的空间功能,多从老年人及儿童交往需求出发进行设计,整体提升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综合考虑经济因素。达到促进邻里交往活动的发生,使居民快速融入新的居住环境中的目的。

关键词:安置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

安置区是指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所建的居住点。[1]由于政府整体统一安置,相对城市住区淡漠的邻里关系,习惯了我借你根葱,你吃我碗米的乡村邻里之间关系并不会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而马上发生变化,安置区居民有着比一般城市住区居民更多的交往需求与积极性。安置项目没有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方对此类项目也不够重视,导致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安置区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设计思路,为日后的设计工作进行参考。

1 安置区户外空间现存问题

1.1 乡土记忆的缺失

乡土记忆是人们对乡村的印象与意向,它包含了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家园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构建的程,是一种乡村居民们所享的集体记忆。[2]乡土记忆可分为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及空间场所几种类型。乡村中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乡间雨后麦田气息,年节当中各种活动都承载着安置区居民过去乡村中生活的记忆,而现在安置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手段较为模式化,环境中居民过往的生活记忆再现更是无所涉及,空间往往不能有效承载居民的归属感。

1.2 空间的领域性较弱

安置区建筑的规划布局多为均质的排列布局,空间没有明确的领域划分与空间序列的变化,住区与组团及单体建筑间没有基本的过渡手段,空间界限模糊,场所的领域感不强而且缺乏层次,影响居民户外活动时对场所的合理、清晰的选择与组织,也影响到归属感的建立。

1.3 模式化的设计方式

现在城市中的商业居住项目开发,户外环境设计上更多的是片面追求视觉华美,设计重点多放在售楼部门前,住区入口及中心广场等核心景观点,同样可能发生交往行为的不显眼位置,往往被忽视,没有很好的设计。整体设计较为模式化,很多空间都是拼贴形成。安置区此类问题更加严重,模式化的粗糙设计使得空间功能定位模糊,环境的同质化严重,特色不强,居民对环境缺乏归属感,空间不能很好地被居民所使用,造成空间的浪费。

1.4 配套公共设施布设不合理

很多安置区各种配套公共设施的布设不合理,如垃圾箱放置位置,没有充分考虑人行习惯,只是简单的放置于住宅的出入口。垃圾箱下地面铺装材料也没有做特别选择,不利于清洁,如清运不及时,夏天低层住戶的感受可想而知。很多安置区在规划车位时,没有充分考虑机动车的数量增长,或者没有对车辆的停放做到有效的引导,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最后扰乱了整体的景观效果,也不利于住区内居民的户外活动安全。

1.5 景观细节需要提高

由于造价成本及重视程度的问题,安置区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足。设计上往往在大的主题和规划上的图面效果做得很好,而在真正落实设计效果的细部设计上则虎头蛇尾,最终不能很好地体现设计的思想,而本就水平有限的景观施工基于不完善的设计,施工质量则较为粗糙,整体的景观效果可想而知。

2 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2.1 建立与居民相适应的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依附于社区归属感。[3]我们可以通过对场地位置、大小尺度及私密程度的不同,建立不同所属的多层次空间领域感;通过在模式化的居住环境中进行差异化设计,运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人体感知丰富空间的效果,增强各个空间的识别性;通过对居民过去乡村生活环境当中的元素进行梳理、提炼然后再现,将居民过去生活环境当中的集体记忆注入安置区,使居民触景生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安置区归属感。

2.2 设置多样化的空间场所

很多时候,住区邻里间交往行为是一个“1+1≥2”的过程,各种活动交融碰撞经常会促进更多活动的发生,所以多种功能空间能满足不同目的居民使用,不但会带来居民的汇聚,也是居民户外活动本身的需求。如儿童活动区常常需要提供可以让看护人长时间停歇的场所,家长们长时间在一个空间接触,必然会发生交往活动,共同的话题也让他们的交往更为紧密。户外活动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也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本就不富裕的安置区户外空间,在有效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带来安置区居民更多交往的可能性。

2.3 侧重考虑老年人及儿童的需求

中青年人一般忙于工作,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无暇使用住区的户外空间,所以住区户外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很多时候是中老年人及儿童。对于安置区来说,大量的留守人员也是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体,往往老人与儿童之间还是照看与被照看的关系。所以安置区在各个交往场所中,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两类人的行为习惯与功能需求。

2.4 提升空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空间环境质量不光是视觉上的华美,还包括日照、通风、噪音等物理环境,施工质量及住区的生活秩序等整体因素。对安置区居民来说,环境质量对居民户外活动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日照和通风等物理环境因素。充足的光照是调动人们户外活动的有利条件,在户外活动空间的位置选择上,要分析场地日照时间,选择日照时间相对较长的位置进行空间布设。在空间周边植物的选择上,可以多考虑落叶乔木的使用,起到夏季遮阴,冬季透光透热的作用。声环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场地与住宅单元间的距离及植物遮挡等方式来实现。

2.5 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

安置区项目无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投资有限,所以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要本着经济性原则,不做过多装饰,多在功能、布局及促进邻里交往上下功夫。在居民主要停留场所重点设计,弱化如上班、上学通勤等短暂停留空间的景观细节。园林材料上多考虑砖材、真石漆等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多使用安置区内居民过去生活环境中广泛种植的乡土树种。植物规格也可以在成景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半个到一个档次,乔木胸径减小1~2公分,价格差距巨大大,但很多植物只需1~2年的生长便可达到理想的造景规格。

3 结语

迁入现代化城市居住环境,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在居住环境的质量上及生活的便捷程度上都有着很大提高。但是安置区项目,不能简单运用常规城市住区户外环境的设计手段,需要考虑安置区居民间本就亲密友好的邻里关系,结合安置区居民交往活动的各种特征,积极建立空间中居民归属感,设置多样化空间功能,多从老年人及儿童的交往需求出发进行设计,整体提升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因素。我们需要避免传统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上的不足,通过促进邻里交往活动的发生,使安置区的居民可以快速融入新的居住环境中,将安置区真正当做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梦洁.长沙市农民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 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

[3] 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0.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