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07-06雍辉
雍辉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新理念,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 新理念 实践能力 问题情境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掌握新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我每一节课都制订了明确的教学目的。目的明确的教学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做到目的明确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力求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例如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这节课,教师首先应明确目的: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让分数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要学会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整个教学过程要以教学目的为中心,所有教学语言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且在讲解时,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小孩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太久。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抓住教学目的组织语言,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目的要明确不仅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还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我针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五百个梨子加一百个梨子等于多少个梨子?对此我还要学生思考:口算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学生对这样和“吃”有关的问题兴趣很大,会进行积极思考,大致会出现以下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五百梨子是五个百,一百梨子是一个百,五个百加上一个百就是六百;第二、五百梨子加上一百梨子等于几,因为五加一等于六,所以五百加上一百等于六百;学生之所以会这样积极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就是因为我针对教学目的提出了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中,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用数学课件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旋转”中,我利用课件制作了各种图形,在方格纸上来演示各个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体验图形转换的特点,生动形象而且学生易于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使得既定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多媒体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策略。
三、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课前预习是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凸显出来。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只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要认真,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
4、课后巩固习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是重要的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并能举一反三,然后再做作业。
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身边,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从事理中明确算理。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计算一课中,我创设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超市,货架上陈列着文体类商品(事先我从体育室借来的),其中篮球标价98元/只,排球45元/只……一位同学跑上去,营业员连忙说:“欢迎光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同学说:“我想买一只篮球。”营业员:“98元。”学生拿出100元,营业员找给学生2元,学生说:“谢谢。”營业员:“欢迎再次光临。”通过“买篮球”,让学生感悟:①98元靠近100元,②多付就要找零。这样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让学生从生活事理中明白为什么“多减要加”,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