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2016-07-06郑仓鑫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法律常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

郑仓鑫

【摘    要】“一案到底”教学法是从案例教学法分离出来的,具有连贯性、层次性、完整性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论文立足于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实施办法,同时,针对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部分作出了案例示范,对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  法律常识

“一案到底”教学法也是近几年教学改革中优秀学者们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总结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了初步的实践,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一案到底”教学法更适用于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部分。因此,笔者总结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对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1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至今,我国国内学者对“一案到底”并没作出统一的权威的概念界定,各家对“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解读都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一案到底”这个命名有多种提法,如“一例到底”、“一理一例”等等,对其内涵的定义也是大同小异。如秦力、陈志红认为,“‘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所要教授的知识点之间互相联系的情况下,选用一则呈现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2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不同课程中的具体方法不同,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中,對“一案”的选取在内容、典型性、有效性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案到底”教学法能否彻底、有效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具体实施。

2.1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环节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一案到底”教学法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首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取舍案例

《法不可违》是初中七年级(下)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在第四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框内容承接上一框题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法律的内容之后,更深入的介绍违法行为的含义、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为下一框题《防患于未然》做好知识的铺垫。

其次,搜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并进行优化

在搜集和选择案例时,必须在梳理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叛逆心理强。这个时期也是违法行为多发的时期,而且,初中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违法犯罪带来的危害,加之自律性差,不自觉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确定案例的呈现方式与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笔者确立了案例的几个层次,小华的故事按照不同的发展层次,每个层次呈现的典型事例有所侧重,案例的呈现方式主要以故事叙述的形式,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案例设置有效问题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将本课“一案”的问题设置如下:案例(1)对应的问题是:小华现在这种行为是否违法?这种行为应该依据什么法律予以处罚?案例(2)对应的问题是:小华这种行为较之之前的行为有什么不同?这一次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案例(3)对应的问题是:这时小华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

通过三个案例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并自主进行挖掘本课内涵,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

2.2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环节

“一案到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要依托于巧妙设置的课堂教学环节。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展示典型案例

首先,在导入本课时向同学们阐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法律”展开。究竟哪些行为违法,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通过一个“过马路”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红绿灯的变化,引导大家进行讨论:不按交通指挥灯过马路是不是违法行为,并通过发言引导同学们认同“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违法行为,接着引入本课的主体内容,引入本课的“一案”。

其次,用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本课的“一案”(1)(2)(3)三个部分,每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案例(1)小华现在这种行为是否违法?这种行为应该依据什么法律予以处罚?——请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与其他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探究性问题进行讨论会引发同学们的思考、碰撞和交流,在案例初就进行讨论会使同学们被本课的内容吸引,有助于后续学习。案例(2)小华这种行为较之之前的行为有什么不同?这一次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请同学们进行自由发言,有前面案例讨论进行铺垫,自由发言会使每个同学调动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案例(3)这时小华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应该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这时请同学们深入进行思考,将思考的答案写下来,并对比小华前后的行为,想一想小华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分享升华本课主题。

第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下转97页)

(上接92页)通过层次渐进的案例和根据案例提出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层层递进的案例,使同学们代入案例中,进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最后,当同学们完整分析“一案”的三个部分之后,跟随着小华的行为各个发展阶段,学生能够很容易总结出小华最开始的行为只是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之后又损害了他人利益,涉及到民事赔偿,最后小华不思悔改终于触犯《刑法》,发展到了犯罪行为。

教无定法,好的方法必须由所有教师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将其进一步规范化,这必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会时刻保持进步的思想,高昂的情绪,为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育部文件,2014年修订

[2]Richert,A.E.,Case,methods and teacher education:using cases to teach teacher reflection.,in Tabachnich,B.R.etal.z(eds.).,Issuer and practices in inquiry-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1991

[3]黄志刚.“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政治课堂的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

猜你喜欢

法律常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
婚姻关系法律常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法律常识一“典”通
关于宅基地的几点法律常识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