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育人,静待花开
2016-07-06李丽
李丽
《教育的细节》一书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真敏锐的眼光,阐述了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看法。暑期读此书,颇有一种美的享受。教育因细节而美丽,本人结合自己平时教育女儿的点点滴滴,来说一说如何关注平时的教育细节。
记得女儿第一次玩拼图是在两周岁不到,我选择了木质的9块拼的拼图板,图案是各种女儿喜欢的小狗、熊猫、猴子等。当时我先挑了比较简单的熊猫图案让女儿拼。在拼之前,我先给女儿讲了,根据板上的图案把一块块图形拼起来,并且我还先示范了一遍。女儿大致知道这是要把一块块图形拼起来,于是急急忙忙的也来试一试,结果当然是一次次的失败。我一旁也不时的给她提示,甚至幫她一起拼好,但是结果是拼不好再加女儿已经没耐心了。
连续好几天傍晚,我们娘俩都围着这只熊猫转,在我看来特简单的事,在女儿手里成了越不过去的障碍物。最终,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从此,好一段时间女儿都不爱搭理这只熊猫。事后,我也很后悔自己说了那句话。
怎么办,难道真就这么放弃?于是,我有意识的在女儿面前拼了拼图。嘴巴里还假装说着一些口诀,这块天空,是这里的,这块是眼睛和嘴巴,是这里的……嘿嘿,一连好几天,女儿自己主动凑上来了,而且还自己把熊猫拼好了。
由此我也想到,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总有诸多的问题抛给学生请他们回答,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明了,有的学生还蒙在鼓里,这时我们有时不禁会觉得,自己讲了这么多,口水都讲干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小傻瓜。或者你明明讲了又讲的一道题目,为何还是会有那么多学生错。
有时问题并不在学生,而在于,你是否给了他们自己思考、消化的空间,你自己是否失去了耐心,抑或是你的某一言语、某一动作可能误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
习惯是学习的必备条件,但好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培养的;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兴趣也不是天生的,是靠慢慢熏陶的。
也许我太过着急,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有点拔苗助长了。在我女儿七、八个月时,我会指着书上的对她说,你看,一个小姐姐、小宝宝、小哥哥等等。再大点,我会说,你看,这个小哥哥在干嘛干嘛。白天要上班没时间带,于是每天晚上看书成了我们娘俩必做的功课。从起先的五六分钟,到后来的十几分钟、半小时,一小时。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晚上喝完奶粉后看书成了女儿的习惯,同时对看书也形成了浓厚的兴趣。
我不是为了夸我女儿有多棒,或是证明自己有多成功。只是觉得,在平时的教育中,还是要注重对学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就像在音乐课堂上,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爱绍兴地方戏,那么如何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硬是让他们学自己不爱学的,不如先来解决他们的兴趣爱好问题。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就算你不说,孩子也会主动的进行学习。
在平时教育中,有一句话你肯定说过“有不懂的一定要来问老师”。那么有学生来问吗?多吗?答案肯定是,很少。
这里我再来说一说我女儿的问题。她现在快四周岁了,“为什么”这三个字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句话中,而我成为了她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对于同一问题她会周而复始的问,当然,她的很多问题都是无厘头,让你不知从何回答。
“妈妈,为什么云是白色的”“为什么这本书上没有他们的妈妈呢”“你刚才在和爸爸说什么,为什么呀”“为什么小羊的小的,羊妈妈是大的呢”……
孩子在还未踏入校园前,她的思维是发散的、有无限的想象力,她没有“敢不敢问”这个枷锁,所以千奇百怪的问题在她看来是那么的平常。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外在因素的不断增多。我们平时在学校里恐怕再也碰不到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到底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这些一线老师值得深思的。
不少家长都会说,我们小时候也很活泼的,也会问很多问题。那么长大后,特别是在小学高段,似乎孩子与我们仿佛有了隔阂。
在这里,我想说,无论我们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无论他是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学生,你都应视他为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理智的教育,多给孩子点空间,多做一些教育的总结,花儿总有开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