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
2016-07-06王珍德
王珍德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的课程。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充实、整合教材内容,丰富学生感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全面的发展。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活教材资源
翻看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图文并茂,色彩丰富。教材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图片与文字一起共同建构了课程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让他们能更直观地从书本上的内容去联系现实生活。这些插图作为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取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接受情感的熏陶。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图片,而且包含着简明扼要的活动提示,与生动有趣的活动模块。在这本书中,孩子能看得到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涵,找到教学的切入口。首先教师必须先把教材的设计意图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重组和创造。只要我们能合理、灵活地利用好教材,就能极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开展《我爱我的家》主题活动中,请孩子来介绍自己的家人。首先让孩子在课本上画一幅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结合课本中的小图示,说一说爸爸妈妈的生日是怎样度过的,你为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结合课本一幅幅图示,再现了孩子最常见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说出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引导孩子审视自己的幸福生活,关爱家人。
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学校资源网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师要引领孩子学会观察,敏于体会,乐于感受,深挖本校、本地区涵盖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建立本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资源网络,实现社区、家庭、学校三维互动的教育氛围。
在农村乡土气息融入孩子们的的视野。广袤的田野山川,淳朴的民风民俗,这都是孩子学习的沃土。不断挖掘本土资源,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真实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大胆创新,结合当地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爱好特点灵活地使用。
在开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之前,组织学生搞一次“秋游活动”:在校园中漫步,看红叶飞舞,赏黄叶飘飘,了解色彩绚烂的秋天;走进田野,领略金黄的稻田,了解壮阔美丽的秋天;走进果园,品尝脆甜的瓜果,了解肥美丰硕的秋天。有了这样的直接体验,孩子们捕捉到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搭建了《美丽的秋天》单元活动的资源网络,并针对自己对该资源的了解制定了“校园里的秋天”、“田野里的秋天”等小主题,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方案,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了秋天的探秘活动。
三、运用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型,这使得本课程内容丰富,并且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开阔学生视野,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多媒体资源以其拥有音乐和画面的优越性,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思考。
信息化速度的逐渐加快,信息化教学的普及,让我们能亲身感知,世界的逐渐变小。它为教学打开一个窗口,通过孩子自己的网络挖掘与探索,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去学习去成长。教师可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民族大家庭》主题活动中,教师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调查全班学生的民族情况,通过调查结果说一说,汉族这个多数民族有哪些传统。教师布置本课任务,这节课学生通过浏览网络,查阅书籍了解其他少数民族。教师给学生分小组,安排组长及其职责。派发调查活动表,讲解在网络上查询相关信息要注意的事项。要求组长在学习活动中做好指导,监督组员写好调查表。全班汇报,请学生介绍自己通过网络调查的情况。其他孩子作补充,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或者补充。开展研究性学习,开放电教室,让学生自主上网冲浪,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了学生小主人角色。
四、立足学习生活,重视师生人才资源
师、生是品德与生活课堂中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学习的引领者,实践者,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品德与生活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過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懂礼仪有礼貌》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再现生活场景,唤起孩子内心难受,知礼而后效,一起学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在晚餐的饭桌上,小丽独自大吃大喝,对饭菜挑三拣四,对于妈妈的劝说置之不理。在小明家,明明摆放餐具,给奶奶盛饭,不挑食,不浪费,还帮妈妈收拾碗筷。在表演过程中,孩子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对于自己和他人行为习惯,都能有正确的理性判断。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效地指导生活,最终达到会生活,爱生活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儿童的兴趣所在,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营造一种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有爱心、有创意的生活。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及人文社会中去发现、去体验、去领悟、去动手动脑,获得全身心的发展。通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化地发挥儿童创造性,发现生活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