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速写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7-06谢孝珍
摘 要:建筑速写是艺术设计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前高校课程中针对钢笔画写生大多是一种尝试性、入门性的训练,建筑速写写生因不同专业具体要求也各有侧重点。无论什么专业,练就一手扎实的建筑速写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建筑速写就是运用钢笔、铅笔、毛笔等绘画工具快速低绘制建筑及其配景,对于初学者来说,若及时注意某些问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速写;构图;线条
1 选景
选景比较考验个人的审美修养。在户外写生时,你看到的现实场景很杂乱,除了建筑主体,还要关注配景、远景及观察视角。学生通常选择有远景、中景、近景的场景作画。远景包括蓝天、白云、远山、飞鸟等;中景包括田野、河流、湖泊、树林、建筑等;近景主要包括近树、花草、行人、道路、路灯等内容。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场景,一定要有三个层次,这样画面才有空间层次感。
选好场景后,如果画面很有调理并且层次分明,作画者通过构图直接绘制即可,若选取的场景存在一定的不足,则要适当取舍或借景。
2 构图
选好场景后就要构图。好的构图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构图在整个作画过程中不会占用太长时间,但它对整幅作品的成败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风景写生时只要把握以下构图的美学原则,很容易创作一幅构图好的写生作品。
(1)均衡原则。均衡就是以某一点为轴心,使上下左右都均衡,在构图上给人一种心理上而非视觉上的平衡感。例如,画面的左侧有一条路,路的两侧均有民居建筑,右侧的民居建筑面积较大,而左侧只需要有适当的建筑配景或墙做衬托即可,如此会给人产生一种心理平衡的美感。这在绘画和设计中经常出现。
(2)黄金分配割。又称美学分割。黄金分割意为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总长线段与长段的比等于长线段与短线段的比值,其比值等于0.618。由于这个比值能适度地刺激人的视觉,其长短比值能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赏心悦目。一般情况下每幅写生作品都会有一个画眼,也就是视觉中心,这个视觉中心点的位置恰恰就在画面的垂直中线的黄金分割处。建筑速写时,在选择建筑所在的地平线时,也要依据黄金分割原则。
(3)对比原则。对比原则主要体现在画面物体面积大小的对比、线条疏密和强弱对比。恰当的对比可以有力地体现画面的艺术感。
3 透视
透视,是指在平面上呈现出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建筑速写中透视是表现建筑空间和体积的重要因素。因此,透视要求准确无误,而且视点要恰当。
在建筑速写中,透视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一点透视只有一个“灭”点,画面比较简单、严肃,适合表达变化较少的建筑或室外空间。例如,比较规则的园林、纪念碑、教堂等建筑空间。两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有两个“灭”点,这种透视比较常见,适合一般建筑物的空间表现,构图比较灵活自由。三点透视有三个“灭”点,适合表现建筑的俯视和仰视角度,此种透视对于表现高大雄伟的建筑或场景以及宏大的地面建筑有独到之处。只有熟练掌握以上三种透视,在建筑速写中表达空间体积方能得心应手。
在建筑速写中,很多学生比较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透视视点选取不佳;第二,透视幅度不合理;第三,透视规律把握不到位。以上问题若能解决,就比较容易呈现建筑速写的空间和体积。
4 线条
唐代的张彦远说,“无线者非画也”。[1]线条是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在中西方古典绘画中留下了很多用线条创作的作品。线条是建筑速写很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它是体现一幅作品面貌和气质的关键。
建筑速写中,用线一定要简约、流畅、生动且要有疏密对比。简单概括的意思就是能用一条线表达的时候就不要用多条线来表现,而且不要简单重复表现。流畅,顾名思义如流水一般通畅,运笔时气要均匀,不犹豫。生动主要指的是要抓住物象的特征,简单准确地表达。古人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可见,画面的疏密对比是线条排列组合的一个美学原则,建筑速写的线条疏密一般是根据受光与否来确定。通常情況下建筑主体和植物配景的背阴面是可以处理得密一些,这样有背光的感觉,受光面可以处理得疏一些,因受到了光照,比较明亮。建筑速写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处理的线条关乎整幅作品的品质。
线条的强弱对比是表达空间的关键因素,线条的强弱对比基本上是按照“近实远虚,近强远弱”的原则进行处理。受光部分的主要物体的转折线和轮廓线要强一些,背光部分和远处的轮廓线要弱一些,同一根线条也要有强弱对比,亦是根据受光远近来判断。
5 配景
建筑速写中,作为主体的建筑不是孤立存在,要和周围的环境共融相生。一幅好的建筑速写必然有优秀建筑配景的衬托。建筑配景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山石、湖泊、行人、车辆等。
在建筑速写中,配景往往起衬托和点缀的作用,只有熟练掌握,才能使其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 总结
以上建筑速写的要点都是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初学者来说,若掌握了以上几个要点,建筑速写就入门了。
参考文献:
[1]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 谢赫.六法[M].陕西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谢孝珍(1980—),女,山东枣庄人,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及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