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没骨花形式初探
2016-07-06陈福彬
陈福彬
摘 要:没骨法由宋徐崇嗣所創,虽无片纸流传,但其于宋代花鸟影响深远,于同时期花鸟作品中可窥见徐氏“隐没骨线,概以色图之”的没骨法表现样式。
关键词:没骨;骨线;徐崇嗣
没骨花是没骨法的最重要表现样式,没骨的概念也最早出现在没骨花之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明确记载了徐崇嗣始创没骨花一事:“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荃,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荃并二子居宝、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荃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签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1]这段记录虽然内容详尽,却不是徐崇嗣始创没骨花的最早记录。
比《梦溪笔谈》稍早的《图画见闻志》中所引用蔡襄的题语,说明了徐崇嗣“没骨花”在这前并未出现。“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房卧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2]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黄居宗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后因出示两禁宾客,蔡君漠乃命笔云: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仿之也。”[2]这段话清晰地记录了徐崇嗣创作没骨花的过程,并且对没骨花的形态特点作了描述。
《梦溪笔谈》关于没骨花的叙说,以及《图画见闻志》中蔡襄的题语,这些论述都直指没骨法由徐崇嗣一人所创,从源头上给没骨法带去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感到疑惑,此法真为徐一人所创乎?《唐朝名画录》说边鸾画“下笔轻利,用色鲜明”。《古今画鉴》言“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这两处画论可以发现讲究设色与精于设色是早期花卉题材作品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图画风闻志》中郭若虚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与“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这三处对于色彩的论述有个共通点,都强调设色,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且工细程度相近。区别在于唐人浓艳鲜明,诸黄轻色染成,用笔新细,而徐崇嗣更进一步,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这三者之间明显存在着传承关系,只是在表现的度上面有一些变化,其中徐与诸黄这间更是非常接近,否则诸黄岂能定其为院品。在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黄筌则孟蜀主画师,目阅富贵,所作多绮园花锦,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真似粉堆而不作线圈就是没骨画法,只是更多强调其色彩之厚度,也由此可以猜测徐没骨画直以彩色图之应当在色彩厚度上比诸黄的真似粉堆要薄。《童书业美术论集》中则大胆指出“黄筌始创‘没骨花”。对于研究徐崇嗣所创没骨花形态,便可以从同时期相近的绘画作品中发现相类似的没骨图饰表现形态。
首先来看《出水芙蓉图》,传宋吴炳作(图1),画面描绘一朵粉红色盛开荷花,花下衬托荷叶一片,荷叶下藏荷梗三枝。全图以精妙的笔法,艳丽的色彩,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是南宋工笔画小品的代表作。其中,荷花占据了整个画面,从体量上与视觉表现上都成为画面的中心,在碧绿荷叶的衬托之下,形成鲜明冷暖对比,夺人眼球。最妙之处在于,花瓣的描绘以淡淡的色线勾形,隐约可见,以淡红色渲染出花瓣细腻湿润的质感,体现了画家不凡的写实功力,可谓“工与诸黄不相上下”。这种细腻的表现程度已经完全达到诸黄的水平,并且做到赋色之妙。在花瓣的表现上,用笔极新细,不用墨色,只是用淡粉色轻勾出花的造型,复以胭脂来渲染表现,“直以彩色图之”。可以说出水芙蓉图中花瓣的表现方式,与徐崇嗣改变家法,吸收了诸黄的表现手法之后而创新出的“没骨法”,在表现样式上是极为相似的。
吴炳此作的手法,在清代恽南田作品中可以得传承,如其所画写生牡丹花的表现方式,以淡胭脂色勾勒繁复花形,以淡胭脂渲染花的阴阳结构,再以白粉渲染花瓣的厚度与质感。与出水芙蓉相比较,花的品种虽不同,样式各异,但表现手法与细腻程度却是如出一辙。
再看真宗时期画院画家赵昌的作品,画史记载,赵昌是受徐崇嗣没骨法影响比较多的一位画家,而且擅长于写生,并自号“写生赵昌”,形成了黄家院体之外,与徐崇嗣并立宋朝的画家,在北宋中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昌没骨法作品最典型的当属《写生杏花图》(图2),团扇、绢本设色,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采用传统的折枝样式,描绘了一枝正处于盛开之际的杏花,繁花锦簇。画家用极细腻的手法,将杏花粉白洁静、温若丽人、积白如雪的姿态与情境刻画得栩栩如生。在表现手法上,白色杏花以极为轻淡之线勾形,非特别注意,难看出勾线痕迹,再将白粉层层渲染,近似平涂,实则层次分明,充分体现杏花瓣细腻温厚之感,再加之花朵层叠密置,更加体现花瓣如积雪般的视觉效果,属于运用白粉手法极佳的典范之作。这种隐没骨线,以白色图之的表现方式,可视为赵昌传承徐氏没骨手法。此作与《出水芙蓉》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花朵的表现用没骨法,花托处的处理也同样用了隐没骨线之法。细看可发现花托在用浓重胭脂设色之前,先用胭脂色单钩造型,复以胭脂表现浑厚质感,与花瓣表现可谓异曲同工,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表现力,整体而不失细节,形全而景茂。
与《写生杏花图》表现手法相似度最高的应属于《梨花鹦鹉图》(图3)。此图从题材的相似度,到画面表达情境意趣的相似度都非常接近,只是在《梨花鹦鹉图》中多了一只鹦鹉,使画面的形式更富有动感。梨花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起到衬托鹦鹉、制造气氛的作用,这一点来说,《写生杏花图》在内容的表达上更加纯粹。在手法上两者却是惊人的相似,用纤细的淡墨线条勾勒出锦簇的花团,再辅以白色渲染出梨花冷艳压雪的色彩效果。这种对于折枝的精细描写,以及高度形象的自然情境再现,只有在写生自然的情况下才能得以表现。这种同类型手法的创作,反映了赵昌没骨法在当时的影响,以及整个画坛对于这种手法的认可和推崇。
这种相似性同样存在于南宋四家马远的作品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远《倚云仙杏图》(图4),绢本设色小品,绘一枝杏花如轻灵润秀、堆粉砌霜之姿。用笔精细工整,设色淡雅,气韵生动。他所表现的内容与赵昌的《写生杏花图》一致,同样是绘制一折枝花卉,并把其作为唯一的表现对象。这种画法传承了北宋花鸟一贯的折枝手法(以一枝体现整体、由点及面,见微知著)。在细节的表现上,花瓣同样是先用淡线勾勒,分出阴阳向背,及翻转结构,然后用白粉渲染出杏花似雪的视觉效果。在花托的表现上更是与《写生杏花图》如出一辙,以色线勾形胭脂平染,似乎可以推测马远就是学赵昌的没骨写生之法。除了这些相似点,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折枝和构图的表现上明显不同,马远此幅折枝形态消瘦,而赵昌所绘丰腴。这似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时政治形态对于画家的影響。马远在“马一角”的构图中就体现出了家国情怀,在本幅画中,马远同样采用从画面左下角向上伸长出枝的方式。马远虽传承了赵昌写生没骨之法,但在运用此法表现作者主观情绪与审美寄托时,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状态,没有赵昌的轻松、潇洒,而是一种家国沦散、生灵萧索的失意。
宋画中徐崇嗣没骨法不仅仅只是见诸花卉题材,在表现蔬果的《豆荚蜻蜓图》(图5)中所用同样是没骨手法,有意思的是这张作品的右下方留有徐煕的款,虽然画论中没有此画记录,更无法定为徐煕真迹,是为伪款,但表现形态上确体现出了典型的徐家没骨形态。画面以折枝花鸟的样式描绘了一枝豆荚,稍头开着紫色的小花,还有两条斜挂着的未成熟的小豆荚,在豆荚的末梢停着一只蜻蜓,由豆荚枝干弯曲的状态,可以看出这只蜻蜓刚刚落下,由于惯性枝干弯曲,蜻蜓正振翅调整平衡,非常生动细腻的瞬间,是作者深入生活细心观察的体现。在表现手法上,没骨法体现于折枝豆荚,其中豆荚花先用白色塑形,而后用紫色渲染出花瓣厚度和结构翻转,纯以色彩表现,盖不见骨线。在叶子的表现上没骨手法更加明确,作者先用墨线勾勒出叶子轮廓造型,后用石绿色平涂渲染,骨线隐没。由于时间久远的关系,部分石绿色已掉落,呈现出断断续续的色线痕迹,更加体现了此作中,“隐没骨线,以色图之”的没骨样式,既不是不用骨线,而是骨线藏于其中,突出色彩的表现。此作没骨法还有一处,体现在豆荚叶的形状的勾勒上,有意识地弱化叶子的细节变化,强调整片叶子的几何块面,加上颜色运用的统一,使得豆荚体现出一种非常整体的效果,是典型的隐没骨线的色面造型方式。
在林椿的《白桃小禽》(图6)中对于复瓣桃花的表现,与《写生杏花》、《梨花鹦鹉》《倚云仙杏》所用手法一致,花瓣由淡墨勾形,施以白粉,叶以墨线定形,复以石线,技法纯熟,只在于表现细节造型上更关注于桃花的自然变化,如长短、翻转、聚散,也更写实。造型的生动与提炼较前几件稍弱,因此判断可能为后世仿林椿之作,但其选择的手法确是参考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加以惯用的折枝表现,配以细笔禽鸟,水平不出宋人花鸟小品之右。
这些作品从侧面反映了徐崇嗣所创“没骨花”的形态,虽然历史上没有徐崇嗣的真迹遗存,但通过这些相关联的同时期作品分析,我们便可窥见徐氏所创“没骨花”典雅、细腻、温婉的艺术风格。通过这几件作品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徐崇嗣所创没骨花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影响了宋代花鸟的形态,丰富了宋代严谨、细腻、精妙的花鸟表现。
参考文献:
[1] 沈括(宋).梦溪笔谈校(卷十七)[M].胡道静,校注.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6.
[2]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卷六)[DB/OL].中国知网古籍数据库,http://www.cnki.net/kcms/Detail/frame/Gxdb Sectton.aspx?BH=2094932.
[3]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 周密(宋).云烟过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童书业.童书业美术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 宋画全集编辑委员会.宋画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