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
2016-07-06詹会兰李剑罗旭明
詹会兰 李剑 罗旭明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实际评价得到了正确性验证。我们先对一般性指标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并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值,最终根据熵权值建立评价模型。
关键词: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相关度分析;标准化处理;熵权法
1 模型建立
1.1 指标相关度分析确定評价指标
利用相关性刷选指标公式:
刷选出评价指标为:一级指标:生态文明建设;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生态活力(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农药施用强度)、社会发展(人均GDP)、协调程度(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1.2 指标标准化
由于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变异程度,使系数的实践解释发生困难。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和自身变异大小和数值大小的影响,故将数据标准化。可采用对指标的标准差标准化和对变量的离差标准化的方法。
1.3 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值
其中,Hj表示熵值,n表示所需评价指标得个数。
由此得到各指标熵权值:森林覆盖率:0.331027,自然资源保护域区面积比:0.153822,农药使用量:0.158311,空气质量指数:0.095973,人均GDP:0.134953,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0.125913。
1.4 利用熵权值建立生态文明指数计算模型
2 模型应用
2.1 典型地区生态文明指数计算
选取吉林、北京、广州、四川、湖南、陕西、上海、甘肃、河南、新疆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利用国家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结合上述模型,分别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指数计算及评估:
计算及评估分两步:一是要进行p值的计算,该值代表了该地区的生态建设程度;二是要通过计算的p值对该地区进行综合评价,由于p值的得出受标准化后的指标(筛选指标)制约,因此综合评价需结合筛选后的六项指标来进行。
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吉林、北京、广州、四川、湖南、陕西、上海、甘肃、河南、新疆;森林覆盖率依次为:0.77、0.67、1.00、0.66、0.93、0.79、0.14、0.15、0.37、0.00;自然保护区比重依次为:0.61、0.26、0.20、1.00、0.12、0.09、0.06、0.85、0.00、0.52;农药使用量依次为:0.62、1.00、0.12、0.55、0.04、0.93、0.98、0.44、0.00、0.87;空气质量依次为:0.72、0.00、1.00、0.78、1.00、0.33、0.11、0.36、0.86、0.33;人均GDP:0.33、1.00、0.49、0.12、0.18、0.27、0.95、0.00、0.14、0.19;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0.92、0.96、0.84、0.68、0.80、0.48、1.00、0.40、0.44、0.00。
得到地区P值分别为:吉林:0.676351;北京:0.675923,广州:0.648656,四川:0.636046,湖南:0.553641,陕西:0.551131,上海:0.475394,甘肃:0.334976,河南:0.279312,新疆:0.275031。
2.2 分类评价
按p值的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评估并进行级别分类并划分为优等(p>0.6)、中等(p>0.4)、差等:
(1)吉林:吉林省的p值最高,为0.676351,即吉林的综合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我国较高水平。吉林省工业水平高,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重金属及化石能源资源量丰富,结合以上各点,其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及空气质量指数必然较为理想。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符。
(2)北京:北京的p值摆在第二位,为0.675923。北京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的森林覆盖率高。但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最差,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生态文明指数,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周边废气排放企业的整治。综合来讲,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划为优等,这与实际相符。
(3)根据p值,四川、广州亦划分有优等;湖南、陕西、上海划分为中等;甘肃、河南、新疆划分为差等。其中很明显中国东部及中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较好,而西部地区较差,符合实际,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3 结论
通过使用指标相关度分析方法,我们确定了最终的评价指标,同时进行指标得标准化处理,利用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值,最后利用熵权值建立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模型。我们选取了我国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生态文明评价,将吉林、北京、四川、广州生态文明划分为优等,湖南、陕西、上海划分为中等;甘肃、河南、新疆划分为差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从而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2]陈华友,周礼刚,刘金培.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