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资助育人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2016-07-06张霞
张霞
女大学生资助育人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张霞
摘要:国家实施大学生资助计划,其本质是通过经济扶贫达到精神扶志的效果,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要做好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在传统资助育人方式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是进一步丰富评定系统的内容,促进技术升级;二是实现教育方式的柔化和多样化;三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资助过程中做好心理疏导;四是根据不同学生和家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资助方式等,以推动资助育人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女大学生;资助方式;心理;育人
一、前言
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是确保高等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通过经济扶贫达到精神扶志的效果,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从个人发展层面来看,通过给贫困生提供物质资助,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克服一定的经济困难,为其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还可以通过资助育人行为,从精神上帮助其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其坚强自立、积极阳光的心态,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社会进步层面来看,资助贫困生能够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利的流动,为社会公平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奠定基础。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资助工作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具体展示,又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能力优秀的大学生,既是实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是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国内学者关于资助育人的研究有着丰富的成果,如资助育人机制模式研究、资助对象教育系统化研究、学生资助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研究等。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十五”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中都有研究贫困生问题的重点课题。关于高校学生资助的基本理念,国外学者也有深入研究。目前,影响较大的资助理念主要有两种:一是从社会公平出发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二是从经济理论出发的“教育成本分担”的理念。[1]
本文重点关注贫困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即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从当下时代特点出发,分析当前高等院校贫困女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创新思路。尤其注重从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态出发,不仅关注贫困女大学生自立、自强等积极的心理体验,同时还关注其敏感、自卑、得失心强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深入探究其心理状态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分析目前资助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提供依据,笔者先后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期间共发放209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5份。主要调查对象为中华女子学院2012级、2013级在校贫困女大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背景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定,高校贫困生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者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2]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生也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助工作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是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要内容的多元体系,包含宣传教育、困难程度认定和评定等一系列过程。奖,是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形式的奖学金;贷,是指学校或金融机构针对在校生开展的免息或减息助学贷款;助,即国家助学金,是指地方政府给予贫困生每月一定数额的助学金;补,是指学校专门拨款给予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减,是指减收或免收学费;勤,是指学校针对贫困生设置一些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勤工助学以及在校内外兼职等形式获得一定的报酬,以缓解经济压力,补贴学习和生活开销。[3]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则制定和自下而上的申请机制。学校、院系负责制定明确的评选和奖励的总则、细则,完善各环节的实施与监督机制,落实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形式的资助工作,使贫困学生根据其在校的良好表现和贫困程度得到资助。
三、贫困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1.贫困生经济情况
从对中华女子学院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来看,调查者中有48%的人每月生活费用在500— 800元之间,30%的人每月生活费用在300—500元之间,每月生活费用在800元以上与300元以下者分别占15%和7%(见图1)。
贫困生的家庭平均年收入普遍低于5000元,39%的人家庭平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33%的人家庭平均年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20%的人家庭平均年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也有极少数人家庭平均年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占比为8%。
图1 贫困生每月生活费用
2.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
在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下,农村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城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调查发现,约23%的贫困女大学生学费靠父母供给,而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产品为主,这种收入一是低,二是不稳定。贫困生就读无疑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
3.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多样
调查数据显示,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种类多,而且分布较为均匀(见图2)。调查者中,25%的人父母无固定收入,22%的家庭处于贫困地区,17%的家庭需要赡养老人,10%的人父母长期生病或患重病,16%的家庭孩子较多,兄弟姐妹都在读书。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社会保障和福利较少,贫困女大学生家庭更容易出现家庭成员去世、患病、下岗、失业等变故,为她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图2 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四、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适应能力、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5]调查数据显示,78%的贫困女大学生家庭氛围良好,父母对其宠爱有加,但也有22%的贫困生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很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贫困女大学生某些特殊的心理状态对资助工作有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自立自强,踏实努力
生活的艰辛锻炼了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得她们在有恒心、自律性、意志力等方面优于非贫困生,也更加独立、懂事,遇到问题首先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不想给亲人和朋友带来负担。[6]当被问到认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品质时,2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吃苦耐劳,18%的人认为自己独立自主,各有17%的人认为自己坚强或者节俭,16%的人认为自己乐观,12%的人认为自己有毅力(见图3)。
图3 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的品质
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生活比较节俭。调查数据显示,85%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在穿衣打扮上过得去就行,不必追求名牌;13%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需要定期购置新衣;2%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穿衣服要时尚而有品位。
96%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只有靠自己努力才可以改变未来,而仅有4%的被调查者否认了这一观点。关于愿意接受的资助方式,37%的贫困女大学生表示愿意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资助,30%的贫困女大学生愿意通过在校各类奖学金获得资助,17%的贫困女大学生愿意通过助学贷款获得资助,11%的贫困女大学生愿意通过学校困难补助金获得资助,只有3%的贫困女大学生愿意通过社会获得资助(见图4)。这说明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很自尊和自立,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图4 贫困女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资助方式
多数贫困女大学生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在学校获得奖、助学金的比例比较大。贫困女大学生实际获得资助的情况是,31%的人通过助学贷款获得资助,30%的人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资助,19%的人通过学校困难补助金获得资助,15%的人通过各类奖学金获得资助,只有3%的人获得过社会资助(见图5)。
图5 贫困女大学生获得过的资助方式
2.得失心重,心理压力大
由于求学和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贫困女大学生普遍自尊心较强,不甘人后,相对来说得失心也较重,防范心理较强。为了回报父母的高期望,她们在生活、学习、就业方面容易产生较大压力,学习动机上功利性强,对奖、助学金等比较在意,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根据调查,29%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28%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经济压力,21%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17%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的压力,还有5%的贫困女大学生面临情感上的压力。对于就业压力的态度,有59%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比较忧虑,21%的贫困女大学生表示比较无奈,但有20%的贫困女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
3.敏感多虑,易自卑或自负
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一半的贫困女大学生愿意私下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介意大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有25%的贫困女大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由于经济状况有差距,成长环境不同,导致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有所不同。对此,有的贫困女大学生不免感到心理不平衡,为了寻求自我认同,她们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一旦感到落差就容易产生自卑感。同时,由于自尊心、好胜心较强,贫困女大学生在接受帮助的时候易感到被同情或者被怜悯。
4.面临人际交往压力,不善于倾诉
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严于律己,吃苦耐劳。她们独立性比较强,内心比较敏感封闭,遇到问题不善于寻求帮助。据调查,有14%的贫困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感到拘谨和放不开,有78%的贫困女大学生偶尔感到拘谨和放不开,只有8%的贫困女大学生比较开朗,从来没有感到拘谨和放不开。同时,48%的贫困女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会向其亲人或朋友求助,37%的贫困女大学生会自己解决,只有3%的贫困女大学生会向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2%的贫困女大学生会向辅导员或导师求助。这说明大部分贫困女大学生遇有心理困扰时,除了会依靠亲人或朋友外,并不愿意向其他人求助。
五、贫困女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被资助的学生心理波动大,行为态度容易消极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心理不稳定,比较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据了解,贫困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较非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多,集中表现为心理压力大、防范心理强、有挫折感、人际敏感等,这些心理问题不利于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贫困女大学生自尊心强,在接受资助时会产生“嗟来之食”的心理压力。有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困,有失颜面,不愿意透露家境,因而主动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有的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较强,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低人一等,一踏入校园就失去了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还有一些贫困女大学生性格内向,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得封闭孤立,不愿与人交往。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不利于开展资助工作。
2.过于关注受助结果,忽视资助精神
近年来,受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风气的影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当教育,部分大学生信仰缺失,道德下滑,思想趋于功利化、物质化、低俗化。一些大学生存在着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补助“应该”的思想,出现了主动伸手“要”和“争”补助的现象。为了得到资助,同学之间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致使有的人做出违反诚信和道德的举动。在困难程度相当或同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助指标限制,有的同学失去了谦让、宽厚、包容等优良品质和维护团结的大局意识,缺少感恩和回报思想,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养成了虚荣挥霍、等待援助等不良习惯。
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资助过程中,高校对资助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宣传教育不够,使得申请资助和得到资助表现为单一的物质传递过程,缺乏对学生的政治、道德、法律等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学生仅仅了解资助信息,却对资助的内涵知之甚少,认识较为浅薄,资助工作未能达到育人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因为资助行为存在单一物质化的问题,资助评估标准较为刻板。有的高校主要以学习成绩为资助评定标准,仅将其他的综合测评成绩作为参考,忽略了学生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爱心、责任感等的培养。[7]单一的评选标准导致学生认为只要个人发奋努力,保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学生的人格未得到全面培养,制度育人层面存在缺失。
3.信用体系不健全,学生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主要还是依据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由于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几乎没有高校会对贫困生的家庭状况进行实地考察,这就难以对学生的经济状况做出准确的评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从调查数据来看,对贫困女大学生在库学生的评定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贫困生推举公平合理,但是仍有22%的学生认为有的贫困生实际上并不贫困,还有3%的学生认为尚有贫困的同学未被评为贫困生。
资助评定和实施机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以诚信为必要条件。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确实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如有的人贷款后还款不及时,特别是有的人毕业后工作流动性比较大,不主动和银行、学校联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
从以上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长期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比较注重资助的程序与投入,却忽视了其所产出的德育效果,未能很好地达到既在经济上帮扶学生、又在精神上教育学生的初衷。其中,贫困女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况是造成多方面问题的潜在因素。心理问题随贫困而来,却不一定随脱困而走,因此,从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入手,寻找新的资助途径,是创新资助育人方式的突破口。
六、贫困女大学生资助育人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1.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心理辅导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人文关怀内涵,两者的结合是资助活动的真谛和内在追求。在面对资助时,部分学生会有理所应当的想法,部分学生会认为资助是他人的怜悯而有抵触的情绪,这都在所难免。高校应当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将资助工作与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8]作为资助工作的排头兵,高校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被资助对象的心理健康,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心理导师的角色全面跟踪被资助对象的心理活动。对于产生自卑情绪的学生,适当进行心理干预,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重拾自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使贫困女大学生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杜绝消极的等、靠、要思想,进而增强其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6]高校要培养所有学生自助、自立、自强的精神,在优良的校园精神氛围中,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会更加平衡,从而减少抑郁、自闭等心理障碍的发生。
2.规范资助程序,科学制定标准
贫困生认定的过程即是资助目标锁定过程,也是价值评判的传递过程。首先,要科学制定贫困生资助获得标准。不仅要对成绩和贫困程度等基本指标进行考察,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志愿精神、参与集体活动情况等综合素质指标,激励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正确认识资助评选活动的要求和寓意。
其次,在将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贫困大学生特定个体时,提高目标准确性和额度合理性。科学、准确、规范地做好贫困学生认定工作,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大难题。政府应量化贫困认定标准,出台细则以供各大高校执行。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统计信息系统。高校应尽可能委派教职工进行实地调查,每年抽查一部分贫困生家庭,以此来杜绝造假现象,给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资助环境。对不遵守制度约束的行为应及时进行惩处,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学生也可利用制度赋予的权利来及时得到资助。
3.加强诚信教育,做好道德引导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资助活动中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也是国家实行本举措的应有之义。在奖、助学金评定过程和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过程中,针对少数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状,高校应当广泛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包括报刊、网络、橱窗等,承载正面、积极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养成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的诚信品格。通过诚信征文活动、诚信标兵表彰、诚信合同签署、榜样或典型人物实例塑造等方式,营造守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舆论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带来的价值和付出的代价,让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融入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中。此外,强化感恩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对其提供帮助者,使其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4.创新资助形式,能力带动精神
长期以来,以财物形式对贫困学生直接资助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这种资助方式一是缺乏激励学生上进和自立的功能,二是难以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容易让部分学生养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切实提高贫困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物质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问题。
贫困女大学生相对比较内敛、踏实,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贫困女大学生也偏向于较为保守的就业方向。[9]据笔者调查,选择工作时贫困女大学生最看中的三项因素分别是经济收入(26%)、工作环境是否和谐(24%)以及工作的稳定程度(15%)(见图6)。而关于大学毕业后的设想,57%的同学选择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34%的同学选择考研,6%的同学选择自己创业,3%的同学表示还没考虑过。这说明大部分贫困女大学生对工作能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比较看重,而有创业意向的不多。
图6 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三项要素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创新资助方式,来打破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她们的创新活力,开阔她们的眼界,开发她们的潜能,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尽可能缩短她们与成功的差距。还可以通过向贫困生赠书、为她们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从学习必需品、专业技能培训或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种形式的资助,变单纯的经济资助为学习资助、技能资助或心理资助,这要比直接给贫困生提供物质帮助更能够锻炼她们的能力,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资助尺度,科学统筹地帮助学生从源头上解决实际问题,应是高校资助育人方式的最佳选择。[10]
5.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高校资助活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特点安排适宜的资助方式。对于因发生紧急状况而经济情况恶化的贫困生,以及特殊家庭如单亲、孤儿家庭的贫困生,应做好工作预案,制定应急资助机制与心理疏导机制,以便及时解决贫困生切实、紧急的困难,预防其心理危机的发生。
笔者认为,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的难点在于论证创新方式的可行性,即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保证资助育人工作因地制宜、取得成效。一些所谓民主的方式有时却是简单粗暴的[11],譬如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姓名、班级、困难等级等相关信息在院系进行公示,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公开,实际上会对“上榜”的贫困女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因此,高校进行贫困生资助务必更加突出人文关怀,在组织形式上应尽量由各院系具体负责资助工作,做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垂直管理全院(系)各班级,各班级由专人负责本班的宣传、组织工作。在政策咨询、困难申报、助学金和生源地贷款申请等环节上,只针对所有申报人员,在小范围内开展工作,尽量避免无关人员干预其中。对认定结果,采取“不询问则不告知”的原则,关心相关结果的同学,可向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提出查询请求。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资助的评定、发放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从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来看,她们是既坚强又脆弱的群体。[12]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在完善资助体系的同时,特别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充分传达资助活动所蕴含的思想扶助与精神扶志的深刻内涵。要在传统资助育人方式的基础上,推动资助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就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增加新的元素,不断丰富评定系统的内容,促进技术的升级;实现教育方式的柔化和多样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资助过程中的心理疏导;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家庭特点选择适宜的资助方式等,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特殊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罗友晖,王维民,陈磊.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6).
[2]朱银娇.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的选择与资助管理体系的构建[J].大观周刊,2013,(6).
[3]李振江.基于育人目标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4]冯文静,苗春霞.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新模式的构建[J].前沿,2013,(20).
[5]王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功能[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6]陈守珊.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27).
[7]刘益青.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资助”与“育人”工作[J].科技风,2012,(21).
[8]吴燕端.大学生资助体系下诚信和感恩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9]孙静月.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框架研究[J].科教导刊,2013,(10).
[10]黄艳.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1).
[11]高德毅.关于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内涵发展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12]白泽朴.浅谈高校女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5).
责任编辑:董力婕
Research on Subsidization Methods for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ZHANG X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subsidization is to give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students who have difficulty in paying tuition fees on the one hand, and to mentally strengthen their life goals and faith. It’s important to combine both purposes, and is worth researching.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subsidized students, this essay suggests new methods of subsidization, including enriching standards of assessment systems, upgrading and diversifying teaching patterns, emphasiz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roviding different aids choic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families so as to innovate the subsidization methods.
Key words: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subsidization methods; psychology; education
DOI:10.13277 /j.cnki.jcwu.2016.03.004
收稿日期:2016-04-20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16)03-0028-07
作者简介:张霞,女,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财政学与金融学。10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2015年校级课题“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10003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