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2016-07-05王利平
王利平
【摘要】青年教师在学校师资力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学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现今高校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针对以往研究中很少针对性的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成长进行深入的剖析,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经过调查研究了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方法,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 教学水平 企业培训 学徒制度 听课 绩效考核
多年来,我国各项事业所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一直处于匮缺状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高职院校教师需求量增加,这就导致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出现在了高职院校的岗位舞台[1]。这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拥有高学历的国家人才,具有坚强的理论知识基础,头脑思维活跃,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这就给青年教师赋予了独特的优势。但是高学历的人才不一定就具有优秀的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栋梁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乎国家整体发展的问题[2-3]。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教育局相关人员、多所高职院校资深专家、经验教师以及青年教师等进行了电子版问卷调查或者当面专访,其针对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具体途径。本文对这些途径做出了总结归纳,包括企业培训、学徒制度、听课制度、绩效考核等,这些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参考。
一、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师德是一切能力取得认可的基础。刚走到教师这一岗位的青年教师必须成功的发生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4]。
二、加强和完善校内校外培训制度
众所周知,一般的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从事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的高深度的学习,外加小部分的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这个背景出发,刚从高校毕业不久就走到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岗位,这样的青年教师是不满足高职院校教师技能的要求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具体实施措施可以分为校外培训即所说的企业培训和校内培训即所说的学徒制度。
企业培训就是将有一定欠缺的青年教师送到相对应专业的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切切实实的在企业工作过,才能感受到企业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才能知晓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娴熟的操作能力和强大的理论知识教导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人才。
学徒制度就是让青年教师严格以学徒的身份跟着学校资质比较深的教师学习,以一名学生的身份理论课去“听”,实训课去“做”。学校为达到培训合格教师的目的,应对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尽量少排课,给其合适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待其教学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安排其大幅度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这两项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教学水平。
三、加强科研监督机制
科研工作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5]。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科研要求的是创新,所以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科研科有助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加强青年教师科研监督机制。
四、丰富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要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机会,让青年教师深刻体会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具体方式有听课制度,此制度包括两项内容:公开课和学习课。
公开课,即对其他人公开的课程,其他人可以为教师、学生或者学校领导,考虑到是以共同学习目的的,一般为同行教师(至少八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过来听课,然后对此节课程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对该教师对此课程所讲述内容和所采用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公开课要求学院每位在职教师每学期开展两次公开课,通过“别人指正,自己改正”的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习课,即以个人为单位,随机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要求青年教师一星期至少参与一次学习课,并学习总结该教师上课过程中的优点,并和自己相对比,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存在哪些不足,并不断的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水平。
这两种模式相结合,通过“别人指正,自己改正”和“自己指正,自己改正”的方法,使自身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
五、建立激励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全校或全院激励机制,比如全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制度和教师考核绩效制度[6]。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制度,也可以让其进行培训进修和科研立项方面,在时间和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完善考核绩效制度,包括教学纪律、学生成绩、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多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也就是所说的绩效工资。通过这样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有效的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充分提高其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娟, 张永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 阅江学刊, 2014, (4): 90-94.
[2]周芳军. 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 江西大学学报, 2010, (2).
[3]贾丽凤, 张素罗.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調查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1(2): 141-142.
[4]毛乃佳, 林凤.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构想[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 1).
[5]孟繁华.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对策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14-15.
[6]柳薇.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 时代教育, 2007, (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