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2016-07-05胡玉娇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意境形式

胡玉娇

【摘 要】语文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关键词】教学语言;情感;形式;意境

语文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应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学语言风格是以“雅言”为正音、以“辞达”为目的、以“慎言”为特点、以启发性为追求。他的教学语言具有语言明白晓畅,且富于概括性、说服力的哲理思辨性等特征和风格。语文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一、情感之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以富有情感的语言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美是熔铸在教学言语的形象美之中,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倾泻,是一种动态的美,而情感的抒发要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完成,它融注于教学言语之中。如果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感号召力,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美育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实质上也是审美情感教育。而作为审美客体的文学作品基本是具有以情动人的特征,其中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性色彩浓厚的教学语言来教授文学作品,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因为,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耳和心,很好地实现寓教于乐,而且还能唤醒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的潜在热情,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审美情趣。

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二泉映月》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化地借助乐曲和文本的互通性,不断召唤,不断催化,使孩子逐步融化进阿炳的情感世界,心灵有了感应,体验有了升华,一个面对坎坷不折不挠的盲人艺术家在他们心中渐渐有了“圣光”,变得高大,变得圣洁!

二、形式之美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单一,要注意形式变化。讲话者的语速和语调对听者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速和语调。讲课的语速过快或过慢、声音太小、语调平铺直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

例如在讲授王维的《鸟鸣涧》时声调要稍高,速度要稍快,音量要中等,语气要轻捷;而讲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则声音要低沉有力,语速应较缓,语气要较重。再如在分析文章的难点时,语调应略高;讲到重点时,声音要缓而有力。总之,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式应随着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缓,遇激昂处当迅急,正如琵琶女的弹奏一般,变化无端却各有其妙处。

三、意境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意境美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层次性。它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心性逐渐升华的一个渐进过程,具体表现为:

第一,语文教学语言感性层的审美意境,指以耳、目为主一切审美感官所感受到的愉悦。这种审美意境,偏重于以感性直觉能力直接感受通过语言传递的社会、自然、艺术中的审美对象,似乎无需借助思考,便不假思索地唤起感官的满足和喜悦,达到悦耳悦目的情境,进入感性愉快的审美经验状态。所谓“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就是对这种由感官对审美对象直觉产生愉悦的状态的生动描述。

第二,语文教学语言理性层的审美意境,指通过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的有限形象,从语言传递的信息中捕捉和领悟到审美对象内含的某些深刻意蕴,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愉悦,获得悦心悦意的审美效果。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灵自由和谐的状态。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读者只能从童子的答语中想象,问的是你的恩师在何处,但作者继而又把采药在什么地方也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语,把问句隐去。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是在何处。这短短的几十字,便把诗作者对隐者的钦佩以及寻访而不遇的怅惘之情表达得悠远绵长。

第三,语文教学语言心性层的审美意境,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的表现,是一种有规律而不受规律的约束,有道德而不受道德强制的心灵自由感受,是一种悦志悦神的审美意境。所谓“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是对人的意志、毅力、志气的陶冶和培育;所谓“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而与无限同一的精神感受。这种审美感受不只在于耳目器官,也不只在于感受理解,而是对语言传递的审美对象的一种出神入化的禅悟,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

总之,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方式,而课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则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风格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厚的知识积淀、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完美结合。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会给学生莫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学生也乐于接受。语文教材中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社会和自然进行选择和概括,从而创造出了比自然和实际生活更美更高的艺术形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丰富和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与浓郁的语言环境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感受作品、去热爱生活、去体悟人生。

参考文献

[1]贺义廉.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孙国营.浅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美[J].美与时代,2005,(5)

[3]任亚娜.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沈冬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J].吉林教育,2009,(12)

[5]李青松.谈谈语文课堂教學的语言美[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意境形式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