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五感化研究

2016-07-05李静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困生

李静

【摘 要】每届初一新生的教学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面对现状,学校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通过目标导引,前景感化;“读”懂学生,理解感化;互助小组,同伴感化;校园小品,笑声感化;师生结对,和谐感化的五感化的学习习惯培育教育,让学困生在被尊重中、互助中,和谐关系中自觉改进学习习惯。通过研究既有效改进目前初一学困生学习习惯,又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学困生今后的人生发展。

【关键词】五感化;学困生;学习习惯

一、问题提出

(一)困境:审视初一教育教学现状堪忧

我校创办于2011年,是一所直属初中,生源主要来源于城镇小学和附近农村小学,其中农村生源占25%左右。在从这三年的办学期间,学校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即在同类学校相比中,我校初一新生“尾巴”大,体现在初一年级两个学期期中和期末检测中后30%学生比例最大;其次也体现在初一新生管理难度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学习问题的现象较多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教学时把最多的精力用于那些所谓的“尾巴”。

(二)沉思:关注初一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针对现实,学校和老师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终究效果不大,“大尾巴”现象仍然困扰着学校和老师。2013年3月学校进行了一些调研。

第一步,召开教师座谈会。

座谈对象是我校目前担任初一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及曾担任过的部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30位,座谈主题是每班后后30%学生学习问题和原因分析。

老师们都认为,初一学生由于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尤其在后30%学生身上表现得更明显,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差,尤其是课堂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问题最明显,包括上课时不能迅速准确地施行教师的教学指令,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积极主动对待老师提问,不能及时完整地完成课堂笔记,作业书写不清楚,错误率较高,完成率低,不能及時订正作业错误。老师们结合从初一入学以来的几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也是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步,对学生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函盖学生在学习中所形成的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学习及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在初一年级各班中进行,从每个班级抽取5—8名由于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计70人,构成了调查研究的样本。(问卷调查表见附件1)

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1: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根据调查结果,这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前准备、听课、做笔记、回答)、课后学习(作业、作业矫正)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习惯问题。

第三步.根源分析。

1、学习动力不足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作为他们重要活动方式的学习也反映出这样的特点。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已经开始渐渐理解自己学习的意义和责任,但他们管理自己的能力还很有限,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强,常常经不起各种引诱和干扰,导致学习动力缺失,尤其是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习目标不确定

学困生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这样的学生缺少必要性的唤醒水平和认知反应,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懒于做作业,不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若问起现在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他们常常会一时答不上来,或者说没有想过,从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二是学习目标的不稳定性。他们对自己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缺乏认知,制订的目标或高或低,又常常因为自身个性特点、意志品质、外界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停地更改着自己的学习目标。

(2)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自信,自认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学习成功没有很高的期待,学习过程中必然不能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

在这方面比较严重的是学生形成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指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力感就是学生连续受到学习、测验或考试挫折,便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他们一旦形成习得性无力感,便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破坏性。第一,降低学习动机:对学习无要求,消极被动,兴趣索然。第二,认知出现障碍:自惭形秽,丧失信心,对待学习自我放弃,不战而败。第三,情绪失调:烦躁,冷淡,悲观,沮丧,陷入抑郁状态。这些体现在学习上就会出现习惯不良的问题。

2、学校情感关注缺失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相当一部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知识教育与方法能力教育重于情感教育,对这部分学习习惯差且学习薄弱的学困生缺乏必要的情感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而是听之任之,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整堂课游离于课堂之外;作业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使有些学生距离任务目标太远,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导致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或抄袭,或不按时完成;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量身定做”,导致学生屡次受挫,失去对前景的展望和前进的动力,从而逐渐自我放任;师生关系冷淡,教师投入情感力度不够,甚至冷嘲热讽,影响学生自我行为习惯改进的愿望达成。这样一来,学生的归属、接受、支持和爱的情感需要也就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这会引起其自尊水平的进一步降低,进而导致他们以后的学习行为更加失当,产生“滚雪球”似的恶性循环效应,这一效应就是初一学困生学习习惯逐渐恶化的普遍过程。

(三)感化:实施初一学困生的素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四款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同样,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也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从这些国家法律政策和地方条例等可以明确看出,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改善学困生学生校园生活品质。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学困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智力水平与其他学生并无差异;学习基础相比其他学生较弱;学习兴趣缺失;课堂学习和作业等习惯差;学习成绩较明显落后于班级其他同学。

2.良好学习习惯:这里所指的“良好学习习惯”主要指课堂学习和作业两个领域。具体表现在:学会听课、学会回答、学会记笔记、学会做作业。

(二)研究目标

在此背景下,我校确定了“初一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五感化研究”。通过研究,了解和掌握目前我校初一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和成因;在五感化中寻求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等的策略和方法。

(三)理性认识

1、学习与习惯的关系理论

据资料分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3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学习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了学习过程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或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用公式表示为:SEr=D×sHr,SEr代表反应势能,D代表内驱力,sHr代表习惯强度。该公式指学习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所决定的,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会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这就要视习惯强度而定。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即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的制约,这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重视研究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所谓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三个部分。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习惯与元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初中生学习习惯新要求

(1)学习内容不同

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加深。语文、数学、英语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内容相继增加,历史、地理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而且这些内容更趋于专业化、系统化,科学性、概括性加强,形象性、趣味性减弱,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

(2)学习方式不同

由于初中课程多,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同时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注重总结学习方法,对于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即使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若不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掌握理解、归纳总结反思,逐步改进学习习惯,也会使成绩每况愈下。甚至许多小学时学习成绩不错、有时还冒尖的优秀学生升入初中后出现掉队的现象,逐步变成“学困生”。

(3)教师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课堂教学节奏快,侧重点强,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精确性,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初中学习区别于小学學习的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必须养成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习惯,并对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反思与展望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学生们的一些坏习惯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的。尤其是学困生。有些学生由于以前的放任自流已形成习惯,从而感到改进完善自我太难了,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反复到以前的样子。“知难而退”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这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他们的进步。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同样表现出有时进步有时退步。有时由于教师和家长督促不够,导致学生好习惯时常夭折。学困生在学习上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势必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劳永逸,要在他们的反复中看到进步,认真反复抓,耐心抓反复。

(二)多学科同时配合

学习习惯渗透入各个学科及各个教学五一节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靠班主任,或者自然科学单一学生是不够的,需要各学科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才能防止“内耗”。班主任或单一学科的教师要与其他学生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相互之间经常互通情报,采取共同对策,常常可以取得较效果。当然还需要取得家长的极力支持和配合。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不仅限于我们研究的方面,还包括从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方面入手进行培养,即注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许多新的经验还有待我们去总结,许多措施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完善。我们将以此次研究为起点,努力去多做一些关于初学生教育和成长方面的研究,推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及时跟上学生的心理变化

学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情感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由于对学生的世界了解不够,有时很难跟上学生的思路,很难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今后我们将更多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

参考文献

[1]张爱卿著《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孙云晓著《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黄煜峰、雷雳著《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如何让学困生走进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