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016-07-05苏婵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互联网+”的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的内在契合行。高职院校应在这一背景下,建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方式上应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过程上应实现课堂内外的联通,目标上应实现层次与结构的多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为社会培育人才。
关键词:高职;立体化;人才培养;“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建国一百年时,中国制造综合实力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显然,在新的历史时期,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职院校而言,在“互联网+”的宏观语境中,如何使人才培养与学生的技能养成、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以及与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全面促使人才培育与制造产业在生产方式、形态以及未来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全面结合,已经成为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理念的重要手段在于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中,立足“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背景,探究人才培养过程中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课堂内外的联通和以及培养目标上层次与结构的多元,必不可少。
一、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和运用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是能面向未来智能化的制造业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其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就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合理地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全面培育“智慧型”人才。
第一,实现教学资源建设中虚拟与现实的结合。通过数字技术,将既有的教学资源纳入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教学体系之中,使虚拟的数字技术与各种教学要素有机搭配,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在对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媒体化的处理过程中,既可以优化教学目的,亦能够发挥系统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其面向未来制造业人才储备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从一而终的贯彻和实施。具体来说,对于面向未来智能型制造产业所需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首先,要有统一目标下的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坚持智能型、数字化、高技能、强素质的标准;其次,坚持教学资源形式建设的多样化。既可以有PPT课件,也可以制作动画图片、插入视频文件,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再次,还可以搭建整合校内和校外教学资源的自主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1]
第二,实现教学活动进程及教学反馈中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众所周知,“中国制造2025”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和愿景,其理念和实施方式,已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生产和制造工艺,因此对人才知识结构亦提出了非同往常的挑战和要求。首先,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坚持数字呈现、立体阐释的原则,实现启发式教学。传统制造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机器奴役着人,人有被异化的挫败感。与之相适应,传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掉入到类似于工业生产的机械模式中,人才培养过于机械化和程式化。因此,与制造产业的未来愿景相适应,高职院校的技能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智能装备,教师以服务的角色、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通过讲解、呈现和练习等立体方式,实现知识的传播。其次,在教学反馈的进程中,搭建互动平台,实现知识延伸。作为培育未来制造业劳动者的高职教育,既要能在教学中创造问题,同样也要提供可以让学生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因此,这其实有如此内在逻辑理路:在教学中预设问题;建立诸如微博、网站等可以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验证;帮助学生总结问题,明确知识,培育能力点。[2]再次,在教学评价中,建立虚拟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学习评价。这也就是说,在学习评价中,改变一考定水平的模式,而是要立足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立体化模式,通过虚拟技术,将抽象、远离生活的知识具体到实例和未来工作情境之中,使技能人才的培养真正能够落实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工作实践之中去。
二、课内与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与“互联网+”追求开放、持续和互动的思维方式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因此,在高职院校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坚持课堂内外的联通,就非常重要。众所周知,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当成认识活动,对学生的培养被置于静态的教学语境之中,人才培养视角也就游离于社会之外,能力开发仅仅被置于既有的教学设计范畴之内,教学主导一切。在这样的模式中,人才培养被局限于课堂范围,实践资源难以利用、职业角色无从体会、体验经验无法积累,学生无法再经验总结和反思中提升实践能力。[3]因此,实现课堂内外的联通,势在必行。
第一,从现实课堂到数字情境,实现知识延伸。所谓现实课堂,是指师生处于共同语境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上所述,现实的课堂应紧密结合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将教材、教案、实验内容和课后练习等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问题的探究。在现实的课堂中,虽然运用了数字技术,但是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模仿和复制的话,显然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创新的需求[4],实现其数字情境延伸,必不可少。所谓数字情境,就是依托于数字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標,创造适合学习主体知识运用的、能激发其学习欲望的学习背景、学习场景和活动条件。因此,“构建数字环境下职业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5]是当今后将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如此,在数字化情境当中,资源“一站式”、问题“情景化”、方式“探究化”、目标“明确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以激发,创新能力逐渐培育。
第二,从理论认知到职业角色,实现能力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紧扣“中国制造2025”的愿景,就是要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更注重于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当然,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是的理论认知——明确这一特点,就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通理论认知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实现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拓展。首先,在教学引导中,要将专业知识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虽开设有职业规划课程,但往往与专业知识割裂,事实上,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学生才会根据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去了解职业生涯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其次,在心理引导中,将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心理建构相结合。因此,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时刻在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导向等方面,围绕课程与技能、知识与运用等问题,以及具体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等途径,建构学生的职业心理角色。再次,在思维引导中,将课堂知识教学方法与现代企业工作和管理制度相结合。在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更要将现代企业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以及其竞争与合作机制补充到课堂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熟悉社会环境、转变角色的能力。[6]
第三,从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实现情感过渡。无论是处于何种环境,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始终需要以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为催化剂。一方面,在校园生活中,要以情感作为知识传播的催化剂。通过师生思想交流、情感共鸣等方式,引导其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确立;另一方面,關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并将校园生活中良好的情感体验,传递至社会生活,培养学生面对未来职业时,阳光、积极、自信的职业情感和社会生活情感。
三、层次与目标的立体和多元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与专业和行业的细分密切关联,因此,在为未来培育和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时候,正确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针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恰当地把握时代的教育环境,并因此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同样至关重要。
第一,技能立体教学层次的划分。“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和协作化,而科学技术发展也将高度专业化和综合化。这就要求高等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等特点”。[7]与“互联网+”对人才专业能力的细分及需求相适应,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进一步细分,根据学生层次来开展技能教学。首先,在理论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知识储备,并划分相应层级。学生主体千差万别,资质和后天学习过程也各有差异,很难一概而论,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其持续学习能力,厘清个性差异,寻找形成差异原因,是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在实践教学中,要分层次协调组织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合理组织各个环节。根据学生实践能力的不同,适当安排虚拟情境实践、校内实训(实训和实验等)以及校外企业的生产实践等不同层级的教学过程,既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也能使人才培养能够避免流于形式而切实地落到实处。
第二,多元智能教学目标的达成。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曾指出,人类的智能说多元的,教学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契合于这种多元的智能,如语言、逻辑、人际、自我认知等等,各人在多元的智能领域,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组合优势。[8]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时,也应从学生完整人格的培育出发,将学生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作为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基本目标。换句话说,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育,从职业的角度来说,说要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人,但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则是要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在知识、职业的角色建构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进而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刁叔钧.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化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49-252.
[2]杨军玉,田会杰. 关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2):160-163.
[3]王 刚.我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7): 61-62.
[4]李卫平,宋 强.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163-164.
[5]曹育红. 数字环境下职业教育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7):138-140.
[6]雷晨, 陈永杰. 帮助学生转换职业角色的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8):50-51.
[7]分层次教学研究——独立学院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A]. 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二)[C].大同:2014-08-01.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6.
作者简介:
苏婵(1982—),女,湖南浏阳人,研究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