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工匠精神
2016-07-05王博
谈谈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精神内核为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相较于掀起热议的工匠精神解读与呼吁,笔者更关注李克强总理在对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中,用了“培育”这一词。
培育,原词意为“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生长”。不难看出,就工匠精神而言,在相对客观的角度上,处于“幼小阶段”的基本判断,必须有充分认知。
基于此,谈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匠精神,既要看到行业发展现状,又要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行业内所展现出的状态。简而言之,在自主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同样呼唤培育工匠精神。特别是从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条分析,值得精益求精的细枝末节,还有不少。
正如工匠精神的描述那样,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作为服务民众出行的关键一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工匠精神的每一份体现,关乎着民众的出行体验。
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越发坚定的“走出去”步伐,使得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任何一个行业,在快速发展时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发展速度至上的惯性思维模式,市场不等人,早一步开拓,早一天受益。然而,若在这一过程中疏忽了工匠精神,极其易于出现市场抢占了却守不住的尴尬。以国内汽车行业为例,经历了疯狂发展阶段成为世界第一市场之后,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双不足,致使汽车企业在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时,需要作出艰难的调整。
笔者认为,讨论工匠精神,尤其是思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衔接前文后语,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这就不得不提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一前一后的延伸与定位,与工匠精神的内核相呼应,将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引导。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之引发各行各业的追问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