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6-07-05杨海燕

关键词:心内科高龄住院

杨海燕

(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卫生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杨海燕

(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卫生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住院患者460例临床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0%,感染部位大多为呼吸、消化等系统;感染病原菌最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于高龄住院患者,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可保证医院感染防控以及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继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心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年龄的增长导致机体功能逐渐下降,继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实践证明,对老年住院患者,积极展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460例资料,患者均符合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内容。年龄均超过65岁,平均年龄(77.2±4.2)岁;其中男226例、女234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8±3.3)年;基础疾病方面,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病症患者,分别177例、110例、88例、44例、41例。

1.2 方法

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评价标准包括四个等级,即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方面,不会引发过度的呼吸障碍、心悸等问题,属于心功能代偿期)、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会引发心悸、乏力,以及心绞痛等症状,休息时症状缓解,属于Ⅰ度或轻度心衰)、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日常活动会引发上述症状,属于Ⅱ度或中度心衰)、Ⅳ级(不可从事体力活动,休息时伴有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属于Ⅲ度或重度心衰)。对患者实施实验室样本检测,了解并统计感染病原菌及其分布情况。了解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并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分析,确定主要感染因素[1]。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感染部位分布

研究对象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0例,感染率达到了8.70%。见表1。

表1 患者感染部位

2.2 患者感染因素单因素分析

患者在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其他观察指标方面,均与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侵袭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2.4 病原菌分布情况

共取患者26份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包括血液、尿液以及痰液样本,共检出病原菌21株,铜绿假单细胞病原菌占据的比例最大,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如表4。

表2 感染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3 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4 病原菌分布情况

3 讨 论

本次研究显示,医院感染率为8.70%,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患者产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与心功能衰竭,全身性缺血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发现,心内科高龄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征;①呼吸、消化、泌尿系统感染部位为主,与患者缺乏运动、长期卧床、吞咽方式等有关,继而容易引发肺部感染。②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患者最多,由于该细菌分布广泛,免疫低下患者可引发多种感染,病菌比较常见且致病性强,对此加强医院环境、医疗器材的消毒尤为关键。③经过多因素线性分析,发现侵袭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临床护理包括以下几点:①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抗感染方面,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实施定期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消毒工作到位。②落实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通过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强化患者抗感染意识,同时增强患者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③有效降低侵入性操作,无论是在抗生素药物应用,或是在消毒工作等方面,都要严格规范操作,继而保证护理效果。④做好患者运动、饮食、心理等基础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身心状态变化,积极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继而更好的保证患者预后效果[3]。

综上所述,针对于患者的护理,尤其心内科高龄患者,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为了保证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需要切实了解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症状特征,继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治疗综合效果。

[1] 杨凯桂,陈利娟,古利晖.心内科住院高龄病人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5,(35):3563-3565.

[2] 闵存丽.高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2):82-84.

[3] 牛晓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4(10):237-238.

本文编辑:吴宏艳

The nursing for senile in-hopsital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in cardiology

YANG Hai-yan
(Huang Town Shuangliu district hospitals in Chengdu City,Sichuan Chengdu 610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nursing for senile in-hopsital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in cardiology.Methods Choosed 460 senile in-hopsital patients clinical data to tak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8.7%,the infection position was respiratory,digestive system,etc.The main factors was antibiotic,invasive nursing procedure.Conclusion Treating senile in-hopsital patients should analyze the infection factors to insure in-hospital infection to extend in clinic.

Cardiology;Infection;Nursing

R473.5

B

ISSN.2095-6681.2016.35.113.02

猜你喜欢

心内科高龄住院
妈妈住院了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