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

2016-07-05宝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广东台山529200

科技传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设措施结构特征

唐 宝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广东台山 529200



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

唐宝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广东台山529200

摘要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配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自动化发展,智能配网结构正在逐步得以建设与发展。要想最大程度地普及智能配网建设,首先就要掌握并了解智能配网的结构、架构特征,其次积极开展配网系统建设。

关键词智能配网;结构特征;建设措施

智能配网系统是建立在智能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基础上的一个系统,能够有效支持并带动配网朝着智能化、先进化方向发展。智能配网系统的建设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GIS技术的运用,自动化计量设备的配置以及智能配网的维护、维修等,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精力,掌握科学的规程和技术。

1 智能配电网介绍与结构分析

智能配电网主要是依赖于现代化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形成的配网架构,所谓的“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配网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养护多个环节,以此来达到对配网的先进化、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配网的智能化运行。经过实践研究表明:智能配电网的运行、运转与维护,能够有效延长各项电气设备、电力装置的使用周期和时间,控制配网改造成本,也能全面提高配网运行效率,确保供电更加安全、合理、稳定。特别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加大配网的智能化建设力度能够全面提升配网运行效率,达到高效通讯、信息高速传输等目标。

以下图1为智能配网结构图。

图1 智能配电网结构图

从以上图1可以看出,智能配网结构主要依托于IP网与GIS平台,运用多种智能化先进技术,例如,智能采集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化计量技术等,各类技术彼此配合、相互促进,最终打造出一套健全完善、协调共促的技术,同步支持配网的智能化运转。

该配网结构的实际工作、运转状态:利用高端、合理的通讯技术、凭借智能仪表来每时每刻监督、检测并采集配网系统相关数据、信息,为电网的智能化决策、分析等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等存入数据信息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等共同支持于配网系统的优化、更新与完善,支持设备的长时间运转,同时,也能实现配网系统重组、优化与重构。同时,MIS系统可以具有信息调动功能,能够自由、灵活地从数据内调动各类信息,为配网管理系统、ERP系统等提供服务,以此来解除配网运行中的问题,例如,信息失调、不对称等。

2 智能配网的建设研究

2.1GIS与SCADA系统的建设

智能配网系统主要依托于GIS系统、SCADA系统来建设。其中GIS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将其安装在智能配网系统,主要负责地理信息的显示、呈现等,依靠该系统还能达到图像、数据、信息等的调度、显示等功能,以此来为配网SCADA系统提供信息数据,也能为配网的调度提供充实的图像、信息和数据等,同时,当智能化配网系统出现故障时,GIS系统也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化定位、检修,提高故障检修工作效率。目前,GIS技术在智能配网系统中又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例如,逐渐朝着配网故障预测、分析、检测,负荷预测、空间数据挖掘等方向发展。

2.2自动化计量设备配置

智能配网应该采用智能化、自动化计量设备系统,采取自动化计量模式,以此来最大程度地确保计量工作效率,提高计量精准度,并集中监测非法窃电现象。自动化计量设备主要指的是智能仪表、智能电表等,所谓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化计量技术的优化与完善发展。

利用智能电网可以达到对各个时间段、各个区位电能消费信息的采集,根据所采集的数据信息来实行分时定电价的制度,以此来达到“削峰填谷”的均衡式供电服务,辅助用电客户避开高峰时段、合理消费、科学安排消费时间等。

而且智能化电能计量设备也能够最大程度地防范客户窃电风险,其自身能够自动化定位窃电位置,辅助窃电违法行为的自动化追查与管理,从整体上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质量与供电服务水平。

2.3配网远程监控系统

一个地区的配网系统如果受到外界因素,例如,地形条件、地貌特征、交通条件等的不良影响,则会加大

配网系统的检修工作量,对此,可以引入配网远程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对配网运行的远距离监控,同时,依托于高速率光纤通讯系统进行远距离监视、监控。传感器系统也能对配网进行自动化监控、远程控制,当配网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故障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号,从而支持并促进配网故障的安全处理。

智能化配网系统中,状态传感器正在逐步取代故障指示设备,这一传感器可以更为精准、客观地呈现配网运行中的故障、状态,并精准地定位故障,依托于配网通讯系统达到对数据、信息等的检查、监测与预测分析,更加高效、快捷地查明故障类型、成因等。

2.4智能配网的维修与养护

智能配网系统实际运行中难免遇到多种问题,应该围绕配网系统展开分析,加大养护与维修力度,具体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智能配网设备的使用周期。配网设备长时间处于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出现腐蚀变质与老化现象,通过对配网设备使用情况的剖析来预测其使用时间,明确其目前的运行状态,必须及时检查配网中相关元件、设备等是否存在受损、破损、老化、击落等问题。第二,智能配网系统的优化、完善与发展。智能配网系统也要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完善,加大对智能配网系统设计的勘察力度,明确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参照智能配网自身的结构特征、负荷增长规律等来创建负荷预测、分析模型,最终打造出一套科学的配网设计方案,从而智能配网系统的优化、完善等提供科学的凭证和合理依据。第三,智能配网运行潮流的监测。要切实参照配网负荷工况的动态变化情况来对应分析配网的运行模式、故障状态,来对应进行负荷方式与方法的控制与调节,以此来推动智能配网朝着最优化潮流发展。

3 结论

现代化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配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多种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配网系统中,发挥着对配网运行的支持作用,能够妥善提高配网运行质量和水平,提升配网运行效率,从整体上打造出高效率的智能配网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成山,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三)带开闭所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7):58-61.

[2]吴金明,陈琳.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评估的必要性与体系构建[J].科技与企业,2014(23):210.

[3]武尚君.浅谈加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J].电子设计技术,2014(2):93-95.

[4]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38-41.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5-0125-01

作者简介:唐宝,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

猜你喜欢

建设措施结构特征
论莫言小说的复线式结构特征
高校办公室凝聚力建设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析
结构特征的交互作用对注塑齿轮翘曲变形的影响
多措并举,切实推进高校考风考纪建设
特殊环境下双驼峰的肺组织结构特征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分布及结构特征
基于测井响应评价煤岩结构特征
C-PRrpp半群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