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开展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2016-07-04王正芬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正芬

摘 要: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程式化、模式化教育风气盛行,再加上地域、文化氛围、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些都给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针对以上弊端,就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课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但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高耗低效”的现象较普遍。那么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有效教学呢?

一、运用导学案,引领学生自读课文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即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还是学生的作业。因此,导学案设计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由易到难,简明扼要。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教师在上课时,要以上一节课发下的导学案为本,组织教学,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和展示,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二、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理论中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正确定位,但一直以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都忽视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作用,大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学不到位,担心学生学不细、学不透。教师以讲代教,扼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自信心,不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动嘴表达、动脑思考、动笔写作的机会较少,这种现象必须改变。但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好多农村学校开始向一些先进的学校学习高效课堂的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教师在课堂的授课不得超过15分钟;有些学校甚至直接照搬别的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使得现阶段很多农村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进入一个两难境地,改革的结果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学生个体差异性太大,如果对自己的学生不加分析,就简单机械地模仿,这样的改革必定会失败。“满堂灌”和“完全放手”都是两个极端,语文教材各有千秋,语文课堂也应千变万化,我们应该按照不同文本的要求,正确定位师生角色,该教师讲授的,教师必须讲,该放手让学生解决的,就不要硬“揽着”,教师和学生有时可能会是“双主体”角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定位师生角色,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博采众长,营养智慧。合作伴随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合作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查阅资料、集体讨论、解决疑问。合作形式有两人合作,多人合作。每一组成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学习的最佳搭档,要互帮互促,互为对方负责。每堂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小组学习的效果,评出“最愉快的合作小组”。对于课文的识记由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教师随机抽查,如果学生学习不过关,检查人应引咎自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语文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教学过程是探索联系实际和学生实践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联系实际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任务和事物,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写周记等。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让语文课接近生活和社会。比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调查身边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店铺招牌的用字,区分正误,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五、及时评价,总结学习内容

这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有效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认识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像原先那样要求学生“你应该学到什么”“你应该记住什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是情感认识,也可以是知识的积累等等。我们相信,只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现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而这些正是我们有效教学的目标之所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唱主角,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